第二十章

關燈
兒來了。

    ” “啊?額大人又抖起來了?那得趕緊準備準備。

    ”莊虎臣帶着衆人七手八腳地忙乎開了。

     不大一會兒,一隊辮子兵簇擁着額爾慶尼和張勳在榮寶齋的門口下了馬,張勳看了一眼門楣上高懸着的匾,走進了榮寶齋。

     莊虎臣的腦袋後面拖着一條臨時用麻繩編的假辮子慌忙迎上去:“大人請。

    ” 張勳在鋪子裡四處看着:“聽說,皇上以前使的禦筆、龍墨都是從榮寶齋進的?” 莊虎臣點頭:“沒錯,您……想用點兒什麼?” “我不用什麼,是給皇上用,還照老規矩辦,馬上派人送到宮裡。

    ” “是,大人。

    ”莊虎臣恭敬地答道。

     額爾慶尼湊近了莊虎臣:“張大人可是皇上面前的大紅人兒,皇上剛回宮裡,各項事務還沒落聽,張大人就張羅上了,一看,沒有禦筆、龍墨,這哪兒成啊?可不能壞了規矩,這麼着,張大人親自就過來了。

    ” 張勳在鋪子裡轉了一圈,臨走的時候發現了莊虎臣腦袋後面拖着的假辮子,他伸手抻下來:“掌櫃的,你這辮子……” “臨時湊合湊合。

    ”莊虎臣很是尴尬。

     張勳把假辮子狠狠地扔在地上,語詞嚴厲:“辮子湊合湊合也就罷了,本官不追你,可皇上的禦用品你可不能湊合,不然,後果你是清楚的。

    ” 莊虎臣的臉上冒出了冷汗:“不敢,不敢,額大人作證,榮寶齋賣的就是這塊牌子。

    ” 沒過幾天,莊虎臣就按照老規矩把皇上禦用的文房用品趕制出來,如數送進了官裡。

    他心裡還盤算着:這下兒可好了,和宮裡的買賣又接上了,往後榮寶齋的生意又能紅火起來……可誰承想,事情的發展并不像莊虎臣想得那樣簡單。

    7月12日,莊虎臣正走在前門大街上,忽然身後傳來密集的槍聲,他趕緊閃身蹿到旁邊一家飯莊的台階上,隻見一隊辮子兵倉皇逃竄,後面不遠處,政府軍的騎兵追趕上來,辮子兵落到地上的黃龍旗被政府軍的騎兵任意踐踏着,路上飛揚起漫天的塵埃……莊虎臣一時目瞪口呆,半晌沒醒過味兒來。

     馬路對面二樓的一個茶館裡,額爾慶尼垂頭喪氣:“唉,好日子還沒開始呢,又沒了!” 貝子爺苦着臉:“咱沒那造化,也就甭惦記了。

    ”貝子爺一扭頭,發現了莊虎臣:“哎,那不是榮寶齋的莊掌櫃嗎?” 貝予爺剛要探出頭去打招呼,被額爾慶尼攔下了:“您千萬别叫他,我還帶着張勳去了趟榮寶齋,給皇上弄了不少上好的文房用品,連銀子也沒給,說是先欠着,這下兒全褶子了,唉,往後可怎麼見人呢?我對不住莊掌櫃的呀……”額爾慶尼捶胸頓足,聲淚俱下。

     張幼林一直密切關注着局勢的變化,果然不出他之所料,皇上複辟的鬧劇隻上演了十二天就草草收場了,日子又恢複到從前的狀态,就跟沒發生過一樣。

    不過,經曆了這個變故,莊虎臣一下子蒼老了許多,腰也佝偻起來。

    張幼林心裡明白,這個打擊對師傅而言是十分沉重的,他在琉璃廠經商幾十年了,還沒這麼大筆的賠過銀子,所以,這天晌午吃過飯,張幼林特意到鋪子裡去跟莊虎臣聊天,給他寬寬心。

     張幼林逛進榮寶齋後院的北屋,他詫異地看着莊虎臣:“師傅,您這假辮子還留着呢?” 莊虎臣神色不安:“幼林,我這心裡頭後怕,要是皇上哪天再回來呢?” “沒有的事兒,張勳不就才鬧騰了十二天嗎?誰也不能逆曆史的潮流而行。

    ”張幼林在莊虎臣的對面坐下。

     “但願吧,你說,給宮裡送的那批東西,銀子還收得回來嗎?”莊虎臣心裡一直琢磨這事。

     “您找誰要去呀?額爾慶尼能出得起這筆錢?段祺瑞帶着兵又打回來的時候,張勳躲到了荷蘭使館,現在早不知去向了。

    ” “那就沒人抓他嗎?”莊虎臣還心存一線希望。

     “據說,張勳的元配夫人曹氏對張勳熱心恢複帝制很有看法,但曹氏管不住張勳,她知道這麼鬧下去沒有好下場,就派靠得住的人帶着三十萬兩銀票到廣州拜見了孫中山先生,一方面以此舉支持國民革命,另一方面也為張勳铤而走險的行為表示歉意,給張家的子孫留條後路。

    ” 莊虎臣搖頭:“怪不得沒人追究了,唉,還是開鋪子的倒黴,咱招誰惹誰了?這不成了一筆瞎賬了?” “師傅,您别太往心裡去,做買賣哪兒有不賠的?誰讓咱趕上了?您趁早兒把這事兒忘了吧。

    ”張幼林寬慰着。

     莊虎臣苦着臉:“幼林,我可沒你那麼想得開,好幾百兩銀子就這麼白白扔了?”他仰天長歎:“唉!這口氣我咽不下去呀……” 張幼林給莊虎臣續上茶:“師傅,算了吧,銀子已經扔了,您心疼也沒用,改朝換代就是這樣,誰也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連那宣統小皇帝都如是,更何況我們這些平頭百姓了?我看哪,榮寶齋的危機才剛剛開始,有什麼辦法?剛過了一個坎兒,眼前又來一個,就這樣一個一個的過,這就是人生啊!” 那一天,師徒倆一直聊了很久,直到掌燈時分,張幼林才起身離去。

     宋懷仁是個精明人,自從琢磨着要做字畫生意以來,他就和李默雲打得火熱,而李默雲也确實需要像宋懷仁這樣的幫手,倆人心照不宣,經常湊在一起喝酒聊天,推杯換盞之中該辦的也就都辦了。

     那天中午,李默雲把宋懷仁約到了南城的一家小酒館裡,三杯酒下肚之後,李默雲皺起了眉頭:“你說邪門兒不邪門兒?榮寶齋那大夥計一直就沒來找我,我就納悶了,這世界上還真有見着銀子不眼兒熱的?” 宋懷仁夾了一片醬牛肉塞進嘴裡:“别着急呀,他這是吊着你呢,你當誰都跟陳福慶似的,一下兒就上鈎?” “懷仁,你這麼瞧不上陳福慶,那幹嗎要到慧遠閣去?” 宋懷仁若有所思:“慧遠閣?那不過是我的一塊跳闆罷了。

    咱不說這個,大哥,你約我出來,有什麼事兒?” 李默雲表情神秘,他壓低了聲音:“我琢磨了好些日子,又找到了一條發财的道兒。

    ”他趴在宋懷仁的耳邊耳語了一陣子,宋懷仁的臉上露出了壞笑。

    李默雲給宋懷仁倒上酒:“老弟,隻要有你配合,這事兒準成,來,再喝一杯。

    ” 宋懷仁拿起酒杯:“千萬别讓陳福慶知道咱倆的關系,他賊心眼兒多着呢,老防着我。

    ” “我要是陳福慶也得防着你這小子,誰讓你腦子轉得快呢?放心吧,這點兒貓膩我全明白。

    ”李默雲轉念一想,“不過,陳福慶要是老防着你,這事兒也不好辦。

    ” 沉默了片刻,宋懷仁的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要不然,咱們打榮寶齋的主意?” 李默雲琢磨了一下,點點頭:“也行,管他是誰,隻要撈到銀子就成。

    ” 倆人碰杯,宋懷仁一飲而盡:“這就好辦了,等我找機會吧。

    ” 和李默雲喝完了酒,宋懷仁趕回了琉璃廠。

    快到慧遠閣的門口了,宋懷仁迎面看見莊虎臣踉踉跄跄,走路的姿勢不大對頭,他正盤算着莊掌櫃的是不是在哪兒喝多了,要不要過去攙扶,隻聽見“撲通”一聲,莊虎臣一頭栽倒在地上。

    宋懷仁趕緊搶上幾步,在路人的幫助下,背起莊虎臣向榮寶齋走去。

     衆人七手八腳在榮寶齋後院的北屋臨時搭起個鋪,宋懷仁把莊虎臣放到鋪上,雲生跑着去請來了嶽大夫。

     莊虎臣雙目緊閉,已經昏迷,嶽明春号了脈,什麼也沒說,他開了方子讓夥計去抓藥,又給莊虎臣針灸,直到太陽偏西,莊虎臣慢慢地蘇醒過來,他才起身離去。

     張幼林送嶽明春出來,一個勁兒道謝:“嶽大夫,謝謝您,給您添麻煩了……” “張先生,您老是這麼客氣,莊掌櫃的,怎麼說呢?”嶽明春沉吟了片刻,“他這病是從一口悶氣上得的,憋在心裡老下不去,時間長了就窩出病來了。

    ” 張幼林心裡清楚,都是那幾百兩銀子鬧的,唉,師傅怎麼就那麼想不開呢?他焦急地問:“莊掌櫃得休息多長時間?” 嶽明春看着他:“您是榮寶齋的東家,我也就不瞞着您了,他能醒過來,這一關就算過去了,但很難恢複到從前那樣兒了,體力和精力都會大打折扣,榮寶齋這麼大的鋪子,怕是支應不了了。

    ” 張幼林聽完嶽明春的話,就仿佛頭上挨了一悶棍,半天沒緩過勁兒來。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