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城來了,這不,我也跟着來了。

    老兄,上次的事兒,兄弟我給你找了麻煩,這次……” 得子趕緊擺手:“得,别提這次了,三郎,跟你這麼說吧,這次你就是把我親爹請來說情,我也不敢管你的事兒了,上次差點兒把我飯碗給砸了,”得子指了指莊虎臣,“要不是我們莊掌櫃的開恩,我早卷鋪蓋了。

    ” 莊虎臣對三郎提到的“我們家額大人調到京城來了”頗感興趣,他饒有興味地問道:“是額爾慶尼額大人嗎?” 三郎點點頭:“您也認識?” “認識!得子,請這位兄弟進去坐會兒,我就不奉陪了,你們聊着。

    ”莊虎臣走了。

    得子可沒有請三郎進去的意思,他瞧着莊虎臣走遠了,愛搭不理地問:“你有什麼事兒呀?” “老兄,我哪兒敢再提讓你幫忙啊,上次你老兄為我受了牽連,我心裡一直過意不去,這回好了,往後我也能住在京城了,咱們交個朋友,也算互相有個照應,這麼着,哪天晚上你有空兒,我請你喝酒,就算我給你賠不是了。

    ” 得子心裡犯嘀咕,他打量着三郎:“就是喝酒,沒别的事兒?” “真的沒事兒,咱哥倆兒好好喝一頓。

    ”三郎很是誠懇,得子隻好勉強答應了。

     莊虎臣如約又來到了額爾慶尼府,用人這回是笑臉相迎,把他帶進了客廳。

    額爾慶尼顯然已經把莊虎臣給忘了:“您是……” “額大人不記得我啦?” 額爾慶尼想了想,沒想起來:“瞧我這記性,這些日子見的人太多,記不住喽!” “宮裡頭,乾清門外,張榜公布您新任内務府禦用品監管……”莊虎臣提醒着,額爾慶尼一拍腦袋:“噢,想起來了,您坐,您坐,别站着。

    ” 莊虎臣坐下,從随身帶着的藍布包袱當中取出缙紳,翻到其中一頁,遞給額爾慶尼:“請您過目,您的大名兒、官階品級、籍貫、出生年月日全在這上頭兒了,還有什麼不周到的地方,隻要您提出來,随時給您改。

    ”額爾慶尼接過缙紳,把有關自己的那一段兒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很是興奮:“莊大人,您真行,那天我還以為您就這麼一說呢。

    ” “哪兒能啊!” 用人送上茶來,莊虎臣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自打您的前任調走了以後,這個位子空了好些日子了,額大人剛上任,忙壞了吧?”額爾慶尼頻頻點頭:“忙壞了,忙壞了,從早到晚,事兒逼着你,幹不完呀!” 又一個用人進來通報:“大人,順興居的掌櫃的求見。

    ”額爾慶尼擺擺手:“不見,沒看我正忙着嗎!” 用人退下了,莊虎臣趕緊進入正題:“額大人,我這上朝之外,主要是在琉璃廠那兒的榮寶齋當掌櫃的,這缙紳,就是我那鋪子出的。

    ” 額爾慶尼的眼珠子滴溜溜地轉着,明知故問:“是嗎?”他低下頭擺弄起指甲,顯然不想談關于莊虎臣那鋪子的事兒。

     眼瞧着說不下去了,莊虎臣趕緊變了話題:“額大人,今年皇上按正日子開筆書福嗎?”說到開筆書福,額爾慶尼又來了興緻:“正日子?恐怕今年得晚了!” “為什麼呀?” “事先沒作準備呀,您瞧,這位子空缺了這麼長時間,我剛上任,要置辦哪些東西,還兩眼兒一抹黑,顧不過來呢。

    ” “額大人,這可耽誤不得,這是康熙爺定下的規矩,耽誤了麻煩就大啦!”莊虎臣一副推心置腹的樣子。

     額爾慶尼反問道:“怎麼個意思?莊大人,我剛上任,這裡面的道道兒還不大明白,有些人哪,成心不告訴我,就等着看我的笑話。

    ” “那是,您要是不出點兒錯,這位子不就坐穩了?别忘了,想頂您缺的人多着呢。

    ”莊虎臣這話說到點兒上了,額爾慶尼伸過腦袋來:“莊大人,您得跟我說說皇上書福的由來,我心裡好有個譜兒啊。

    ” “噢,這件事兒的由來其實也挺簡單,康熙爺的時候,有位詩人叫查慎行,是學蘇東坡、陸放翁這一派的,他是繼康熙朝王士祯、朱彜尊兩大家之後最有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後來當了内廷侍從大臣。

    ” “查慎行……”額爾慶尼想了想,“我好像聽說過這人,怎麼着,皇上喜歡他?” “是呀,康熙爺特别欣賞他的詩,最喜歡的是這麼兩句:‘笠檐蓑袂平生夢,臣本煙波一釣徒。

    ’康熙爺還寫了個大大的‘福’字賞給他,從那時起就成了規矩,每年的嘉平朔日,就是十二月初一,由皇上開筆書福,賞給在京的王公大臣和内廷侍從。

    ” “嘿,就着這兩句詩,多少人也跟着沾光啊!”額爾慶尼很是豔羨,莊虎臣又接着說:“到了雍正爺的時候,除了賞‘福’字兒給在京的王公大臣以外,還推而廣之,也賞給各省的總督、将軍、巡撫之類的大員,以示賜福蒼生,天下為公啊。

    ” 正聊着,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拿着一冊字帖跑來:“阿瑪,這個字念什麼?”這是額爾慶尼的小兒子,額爾慶尼拿過字帖看了看:“這念‘揸’。

    ”莊虎臣給孩子解釋:“‘揸’就是把手指張開的意思,還有,有一種毛筆叫揸筆,筆管兒短,又粗又肥,寫字兒的時候,要抓在靠近筆頭兒的地方,所以叫揸筆。

    ” “莊大人,說起揸筆我倒想起來了,皇上書‘福’得用揸筆吧?”這回額爾慶尼終于上套了,莊虎臣抑制住心中的喜悅,不動聲色地回答:“當然,這麼大的字兒不用揸筆哪兒行?跟您這麼說吧,皇上不光要用不同款的揸筆,還有個習慣,寫一幅字兒換一支筆,所以,宮裡每年為這事兒得進一批上好的筆墨紙硯,都是提前半年預訂的。

    ” “喲,多虧了您提醒,我還真得提前準備準備,不然到時候非抓瞎不可。

    ”額爾慶尼轉念一想,“莊大人,您怎麼知道得那麼清楚啊?” “我剛才不是告訴您了嗎?我除了上朝之外,主要是在琉璃廠的榮寶齋當掌櫃的。

    ” “琉璃廠我知道,可這榮寶齋……”額爾慶尼搖搖頭,“沒聽說過。

    ” “榮寶齋是家兒南紙店,開張沒幾年,專賣文房四寶。

    ” “怪不得莊大人――噢,不,莊掌櫃的,知道得那麼清楚呢,敢情您是幹這個的。

    ”此刻,額爾慶尼的戒心又提了起來,對莊虎臣也不像剛才那麼近乎了。

    莊虎臣卻并不理會,依舊像是對老朋友似的說道:“趕明兒我讓夥計給您送一套上好的文房用具來,讓您瞧瞧榮寶齋的東西,您若是使着好,往後宮裡購物您也就别費事兒了,跟我打個招呼就行了。

    ” “喲,這事兒可得好好琢磨琢磨,畢竟是給皇上當差,要有點兒閃失,我可擔不起責任。

    ”額爾慶尼立馬兒就縮回去了。

     “額大人,您放心,我莊虎臣懂規矩,咱一切按規矩來。

    ”莊虎臣的話意味深長,額爾慶尼的手下意識地敲起了桌子:“懂規矩就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