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從松竹齋向華俄道勝銀行借款到現在,時間又過去了兩年半,張繼林和張幼林相繼完成了私塾的學業,賦閑在家。

    張繼林還是一如既往地看書練字,張幼林則給自己放了長假。

    這天上午,張幼林早早地來到了叔兒家的院子裡,忙着給鳥兒喂水喂食,樂此不疲。

     張繼林站在石桌旁規規矩矩地臨帖,他見堂弟根本就沒有要讀書的意思,于是擡起頭教訓起來:“幼林,你有完沒完?你呀,怎麼說你好呢?别淨跟我爸學,成天不是玩鳥兒就是養蟲兒,那叫什麼你知道嗎?那叫玩物喪志!” 張幼林譏諷地回敬他:“哎喲!還玩物喪志?我說哥,我們都喪了什麼志了?” 張繼林恨鐵不成鋼,他搬出了《禮記》,說男子漢大丈夫總要有個志向吧?就像《禮記&#8226大學》裡說的,要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張幼林一聽這話就煩,跟堂哥戗戗起來:“我活得好好的,幹嗎要治國平天下去?天下人要都去平天下,鬧不好就得亂套了,幾千年來無數讀書人誰沒這種抱負?可實際上呢?治國平天下輪得上你嗎?從來是成功的機會少,失望的時候多,所以又出現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說法,不過是給自己找個台階兒下。

    ” 張繼林明知道他在胡扯,可又一時語塞,張幼林于是繼續闡發:“就說咱倆吧,你好好讀書,為的是将來‘兼濟天下’;我呢,玩個鳥兒養個蟲兒什麼的,為的是‘獨善其身’,咱們兄弟各有各的志向。

    ” 張繼林賭着氣扔下手裡的毛筆:“算了,我不跟你說了,道不同不相與謀。

    ” 張幼林拎起了鳥兒籠子:“繼林哥,您慢慢寫着,千萬别松勁,保不齊哪天張繼林的大名兒就上了國子監的進士碑了,不是狀元也得鬧個榜眼什麼的。

    ” “你幹嗎去?”張繼林伸着脖子問。

     “我溜達溜達,‘獨善其身’去。

    ”張幼林轉身走了。

    他煩透了張繼林從私塾先生那兒趸來的這些陳詞濫調,心想,有這麼個堂兄真是要多沒勁有多沒勁。

     張幼林拎着鳥兒籠子漫步在街頭,他東瞧瞧,西看看,漫無目的地閑逛着。

    逛到南橫街,被無賴王小二和銅六兒盯上了。

    這兩位都是直隸人,和張幼林的年紀不相上下,在京城沒有正當的職業,靠坑蒙拐騙混飯吃。

    銅六兒先是瞧上籠子裡那對兒紅子了,琢磨着沒十兩銀子拿不下來,再看張幼林的打扮、做派,準是個有錢的少爺。

    王小二一馬當先,他從懷裡掏出一個瓷瓶就迎着張幼林走過去了。

     王小二走到張幼林的身邊,故意撞了他一下,手裡的瓷瓶掉在地上摔碎了。

     王小二一把揪住張幼林:“嘿!這麼寬的大街,怎麼淨往人身上撞?” 張幼林火了:“明明是你撞的我,怎麼反咬一口呀?” “我還說是你撞得我呢,得嘞,我這瓷瓶怎麼辦吧?” “怎麼辦?活該!”張幼林心想,想訛大爺我?門兒也沒有。

     看熱鬧的人群圍了上來,銅六兒混迹在其中。

    王小二給看熱鬧的人作着揖:“各位老少爺們兒,你們來評評理,有這麼欺負人的嗎?今兒個我媽病了,沒錢抓藥,我一咬牙把祖傳的寶物拿出來,想送到當鋪當點兒銀子,誰承想讓這位爺把瓶子撞到地上摔碎了,我這可是北宋鈞窯的‘海棠紅’,就這一瓶子沒五百兩銀子拿不下來,這位爺,您看着辦吧。

    ” 張幼林冷笑着:“喲嗬!還知道鈞窯的‘海棠紅’?學問還真不淺,你還知道點兒什麼?” 王小二裝出委屈的樣子:“這位爺,您這是怎麼說話呢?光天化日的摔碎了我的‘海棠紅’,還想賴賬是怎麼的?” “我看你長得就跟海棠紅似的,見過那玩意兒嗎?别說是你,就是你爹、你爺爺,你家祖宗八代也不知道鈞窯的窯口朝哪邊兒開,去去去!一邊兒涼快去!跑這兒蒙事兒來了?”張幼林要走,銅六兒湊上前擋住了路:“你這人怎麼這麼不講理啊?你把人家寶貝摔了還出口傷人,連我這路過的都看不過去了。

    ” 王小二一把揪住張幼林:“走!咱去衙門那兒講理去!”銅六兒跟着煽風點火:“對,告他個兔崽子!” 張幼林大怒,伸手給了銅六兒一個耳光:“你敢罵人?” 銅六兒向張幼林撲過來,張幼林靈巧地閃開,銅六兒撲了個空,一頭栽倒在路邊的台階石上,腦袋磕出了鮮血,不動了。

     王小二大喊:“不好啦,殺人啦,快來人呀……” 張幼林驚慌起來,不住地辯解:“不是我打的,是他自己沒站穩,大夥兒要給我作證啊……” 銅六兒滿臉是血,躺在地上一動不動,起哄架秧子的好事者吐沫亂飛,在指手畫腳地解說,張幼林的鳥籠子也摔壞了,籠子門兒大開着,鳥兒早不知飛到哪兒去了。

     兩個捕快很快趕到現場,他們撥開人群,掣着張幼林從人群裡往外走,張幼林掙紮着嚷道:“嗨,你們憑什麼抓我?又不是我打的,是他自己磕的……” “是不是你打的你說了不算,到刑部衙門自然會弄清楚,你老老實實跟我走。

    ”年紀大些的捕快半安慰着。

     張幼林執拗地掙紮着:“我不去!我還有事兒呢。

    ” 年輕捕快一把拎住張幼林的領口:“嘿,這小子嘴還挺硬,我拿人拿了快二十年了,還頭一次碰上這麼嘴硬的小子,你走不走?還非叫我動手不成?” 張幼林照着年輕捕快的手上咬了一口,年輕捕快疼得大叫一聲,松開了手,張幼林撒腿就跑,兩個捕快急忙追上去。

     張幼林蹿入了前面的集市,他跑過一個西瓜攤,用力将放西瓜的木案掀翻,西瓜滾了一地,兩個捕快被滾動的西瓜絆倒…… 一個用竹竿支起的涼棚,涼棚下的桌子旁有幾個人在喝粥,張幼林跑過來,兩個捕快已經快要追上他了,張幼林一把推倒竹竿,涼棚頓時垮了下來,茅草棚頂全蒙在兩個捕快的頭上…… 張幼林在集市上奔跑着,他時而鑽進攤位下,時而跳上攤主的木案,把集市鬧了個雞飛狗跳牆。

     在一個賣清真牛羊肉的木案下,他剛鑽出腦袋來,一隻大手一下子把他拎了起來,年輕捕快已經等候在那裡了,他氣急敗壞地看着張幼林:“小兔崽子,我看你還往哪兒跑!”衆目睽睽之下,張幼林被捕快們帶走了。

     莊虎臣的家離琉璃廠不算遠,走路大約半個時辰,可他平時因為鋪子裡事情多忙不過來,所以不常回去。

    昨天下午,陳掌櫃因為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又跟莊虎臣較起真兒來,到了晚上莊虎臣還覺得心裡憋悶,于是就賭氣稱病回家了。

     早上,陳掌櫃端着一個銅制水煙具,坐在太師椅上正準備跟賬房先生對賬,突然想起了什麼,他四處看看,問忙着擺弄宣紙的小夥計:“怎麼沒見莊虎臣啊,他上哪兒去啦?” “對了,莊師傅說,他有點兒不舒服,想歇一天,讓我跟您打個招呼,剛才我這一忙,就給忘了。

    ” “不舒服?都是喝酒喝的,少喝點兒什麼毛病都沒了。

    ”陳掌櫃顯然很不高興。

    賬房先生遞過賬本:“掌櫃的,您瞧瞧這筆賬,這兒。

    ” 陳掌櫃看了看:“怎麼啦,不就是那批湖筆嘛,有什麼不對嗎?” “我怎麼覺得這批湖筆的進價有點兒高啊,您瞧,這是進價,這是賣價,這是赢利,我琢磨着,這裡面……”賬房先生意味深長地看着陳掌櫃,把話收住了。

     陳掌櫃馬上關注起來:“你的意思是……” “我也是瞎琢磨啊,可沒有挑事兒的意思,誰都知道,像這種成色的湖筆在琉璃廠各家鋪子都有個約定俗成的價格,大夥都互相看着呢,你賣得貴,買主兒就不買你的,别的鋪子裡有便宜的,所以說,這種筆的賣價大家都差不多,沒什麼好琢磨的,值得琢磨的是進價,誰能抓到低進價是誰的本事,進價低利就大,可您瞧瞧莊虎臣的進價,高得有點兒離譜兒啊。

    ”賬房先生指着賬本說。

     陳掌櫃接過賬本仔細翻看着:“是呀,進貨是個關鍵,一不留神就容易被人算計,要是莊虎臣和賣家串在一起做局,故意把進價擡起來,然後從賣家手裡拿好處,這銀子掙的,可是神不知鬼不覺啊。

    ” 賬房先生乘機又找補了幾句:“掌櫃的,我給您提個醒兒,防人之心不可無啊,以莊虎臣的本事,到琉璃廠哪家鋪子都能混口飯吃,可他為什麼在茂源齋一蹲就是幾十年?從名分上說,也就是個大夥計,這裡面……恐怕是有點兒名堂。

    ” 陳掌櫃點點頭:“唔,你這一說,我還真得好好想想,他莊虎臣這麼精明的人,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吧?得,這事兒以後再說,現在當務之急是得問問莊虎臣,這批貨的進價是怎麼談的?夥計!”陳掌櫃高聲喊着,小夥計應聲走過來,“你去叫一下莊虎臣,就說有筆賬不太請楚,麻煩他來一趟。

    ”小夥計猶豫着:“掌櫃的,莊師傅在家呢,要不然……”陳掌櫃瞪了他一眼:“讓你叫你就去叫,哪兒那麼多廢話!”小夥計不敢言語了,趕緊轉身走了。

     天色已近晌午,莊虎臣還沒起來,他躺在炕上還在想心事,門外傳來小夥計的聲音:“師娘,我師傅在家嗎?” “炕上躺着呢,說是不舒服,你進去吧。

    ”莊虎臣的妻子撩起門簾,讓進小夥計。

     莊虎臣很詫異,他直起身子問道:“你來幹什麼?” “掌櫃的叫您去一趟,說是有筆賬不太清楚,麻煩您去說明白。

    ” 莊虎臣煩躁地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