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賈诩說服張繡,和曹操化敵為友
關燈
小
中
大
着正前方。
聽他如此吊詭的安排,李孚一陣皺眉,進門時還彬彬謙讓,這會兒卻要先聲奪人了,搶先拱手道:“建忠将軍,在下乃冀……” 張繡揚手打斷:“我知道你是誰,别說那沒用的!我隻聽不參與,有什麼話你同他論,待會兒我自有主張便是。
”他知道兩邊都是能說會道的,沒有賈诩自己這點兒口舌說着說着就得叫人家繞進去,索性光聽不講。
李孚平生還是頭一次遇上這種事,不由一怔,哪知對面郭嘉已先開了口:“在下請問李兄,你家大将軍身為朝廷重臣,為何心懷不軌謀奪社稷?” 李孚聽郭嘉一開口就扣了個罪名,故作不屑道:“郭兄想賊喊捉賊嗎?在下實不知心懷不軌謀奪社稷的究竟是誰。
”說罷故意瞥了他一眼,不屑地揮了揮衣袖,又轉向張繡一陣冷笑。
郭嘉見李孚渾身上下都有解數,越發不敢怠慢,步步緊逼:“袁紹勾結僭逆袁術索要玉玺,天子明發诏書公布天下,世上何人不知何人不曉?此人包藏禍心實乃天下禍首。
”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李孚輕揮衣袖漫不經心道,“你說我家大将軍圖謀不軌,真憑實證何在?拿出來給我和建忠将軍看看呀?”他料定郭嘉不可能把書信帶來。
“現有兩封書信存在省中,濟陰太守袁叙已然認罪伏法,你們還想抵賴嗎?” “那全是假的!”李孚死不認賬,“想那袁術數月前已死于江亭,與我家主公既無串通之事,也無北上獻玺之舉。
反倒是曹孟德曾派遣劉備等三将攻打壽春,恐怕那傳國玉玺早被你們私自藏起來了吧?” 郭嘉撫掌而笑:“哈哈哈……李子憲,你這河北名士扯起慌來面不更色。
我家主公遣劉備三将乃是兵出徐州阻其北上,哪裡到過壽春?” “這幫人的話從不可信。
”李孚目視張繡朗朗大言,“想當初曹操不過一無名小将,我家大将軍憐其有微末之才,分其兵馬、助其糧秣、授其奮武将軍之職,原指望他能胸懷社稷征讨黃巾逆賊,不料曹操既渡大河,逼王肱于東郡、篡兖州于濮陽、逐金尚于昌邑、弑張邈于雍丘,作威作福謀害邊讓等三士,攻伐徐州屠戮睢陵等五城。
我家将軍念及舊情不忍刀兵相見,哪知此賊翻臉無情越發張狂,進而劫持聖駕到許縣,把持朝堂戕害異己,指鹿為馬謀害忠良,曹賊真乃天下第一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無恥之人!” 郭嘉也不示弱,反唇相譏:“子憲兄過譽了,論起無恥,曹公哪比得上你那主子袁紹啊?本四世三公之後,備受國恩蒙以重任,卻胸懷不臣倒行逆施,自宦官亂政之時就勾結董卓兵踏洛陽,乃天下荒亂之禍首!舉義以來群雄并起,念其尺寸祖德推為盟主,可是他都幹了些什麼呢?逼殺韓馥搶奪冀州,攻打孔融禍及青州,勾結草寇搶占并州,如今又殺了公孫瓒占據幽州,謀害王匡誅殺臧旻,三子裂土私霸一方,欺壓黎民縱容豪強,悖逆不軌禍亂朝綱!叛君王、欺兄弟、忘恩義、賣朋友,種種損陰喪德千奇百怪的醜惡行徑,我家曹公哪比得了?” 張繡坐在那裡,一陣陣寒意從背後襲來——袁曹都是一丘之貉,翻臉無情劣迹斑斑,日後無論跟了哪個都要小心呢!正錯愕間見李孚發難道:“我且問你,當今朝廷是天子的朝廷,還是曹賊的朝廷?” 郭嘉雙手抱拳舉過頭頂,恭恭敬敬道:“當然是我大漢天子的。
” “那可就奇怪了……”李孚一捋須髯故作詫異,“當今天子居于深宮受制于人,尺寸诏拜皆是曹賊獨斷。
放眼豫兖之地,哪一個縣令是天子親任?哪一處兵馬屬天子統轄?我怎麼不曉得?” “料你孤陋寡聞之輩也不曉得。
”郭嘉不屑一顧道:“豈不聞桓譚《新論》有雲‘國之興廢,在于政事。
政事得失,由于輔佐。
治國者輔佐之本,其任用鹹得大才,大才乃主之股肱羽翼也’,我家曹公輔政以來任賢良、興屯田、伐不臣、誅小人,功威赫赫揚名四海,乃是當今之周公、伊尹!” “謬矣謬矣。
”李孚笑呵呵駁道,“我看是任奸佞、興牢獄、伐良弱、誅忠直,罪行累累臭名遠揚,乃是當今之趙高、王莽!他若真是忠臣就該歸政天子安定黎庶……我看這樣好了,在下越俎代庖替我家大将軍做個主,若是曹孟德肯歸還大政退居林泉,這場仗當即作罷!還願立下盟約,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畢生不越大河一步。
怎麼樣?” 明知他說的是瞎話,郭嘉卻不能退縮半步:“捕猛獸者,不令美人舉手;釣巨魚者,不使稚子輕預。
非不親也,力不堪也!當今天子方及弱冠,曹公一旦推手,豈不任由袁紹逆賊宰割?” 李孚仰天大笑,舉手環指在場之人:“諸位瞧見了吧,心系金銮禦笏不肯縮手,我說曹賊是趙高、王莽果真不假吧?” “爾不過井底之蛙胡亂揣測。
”郭嘉揮袖而起,“凡人性難及也、難知也,故其絕異者常為世俗所遺失焉。
我家曹公奉天子以讨不臣,輔保當今天子垂拱而治,豈是你那狼心狗肺所能猜度?” “哼!我看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李孚也站了起來。
“奉天子以讨不臣!” “挾天子以令諸侯!” “奉天子以讨不臣!” 郭奉孝彈衣揮袖指東道西,李子憲指天畫地朗朗陳詞,大堂之上你一句我一句,口沫橫飛針鋒相對,兩人辯了個棋逢對手難分高下。
這唇槍舌劍也不亞于真刀真槍,在場之人無不皺眉,那些刀斧手都看呆了。
張繡本想擺個陣勢威逼他們吐露實言,沒想到把二人的鬥志激上來了,他隻聽了個一知半解,愈加心亂如麻舉棋不定,趕緊呵斥:“都住口!别文绉绉的,這些冠冕堂皇的話有個屁用啊!這仗你們誰能打赢?” 還是郭嘉嘴快:“曹公必勝無疑!現如今已揚兵河上連破無數營壘,袁本初毫無還手之力。
” 李孚卻道:“别信他的!那是我們大軍未到,暫叫他們搶了個先。
我河北精兵十餘萬,一旦開至黎陽定将曹操擊得瓦解冰消,螢火之光怎堪與日月争輝?” “你大言欺人!袁紹好謀無斷不通兵法,來了也是送死。
” “我看曹操才是無能之輩。
想當年敗陣汴水、兵困壽張,被呂布逼得無家可歸。
”李孚湊到張繡案前,“将軍還記得嗎?曹賊宛城之敗,被您殺得落荒而逃何等凄慘?手下敗将何敢言勇?” 這話正中張繡下懷,但他擔心的不是曹操用兵不濟,而是擔憂當年殺子之仇。
郭嘉見他臉龐抽動,心知情勢危急,也兩步搶到帥案前:“将軍莫聽他言!袁紹色厲内荏,豈能與将軍您相提并論?跟着他莫說打不赢,就是打赢也不會有好果子吃。
想當年張導、劉勳(xūn)、臧洪、麴(qū)義等都曾立下汗馬功勞,到最後皆死于袁紹的屠刀之下。
卸磨殺驢過河拆橋乃是袁本初一貫所為,您想想他還算個人嗎?” 張繡心念又是一動——這些話也不假,袁紹似乎心機可怖,并非良善之主。
李孚惱怒至極:“郭奉孝,别忘了你曾是河北之臣,現在跟了曹操就敢诋毀舊主嗎?” “呸!比你這種薤小人強!” 眼瞅倆人惱羞成怒都開始人身攻擊了,張繡的眉頭凝成個大疙瘩,實在不知該投靠哪一邊。
眼瞅着兩個越說越急,後來伏在帥案上都沖自己動說辭,張繡覺得耳鼓生疼腦袋發懵,一句話都聽不進去,渾身本事竟絲毫使不出來了。
正在此時,忽自堂下傳來一陣低沉厚重的笑聲:“呵呵呵……是誰來了,怎麼這般熱鬧啊?” 郭嘉、李孚一愣,但見十名刀斧手閃開大門,自外面低着腦袋慢吞吞走進一人。
此人四十多歲個頭不高,面相和善,臉色白皙,微有皺紋,胡須修長;身穿皂色文士服,青巾包頭,氣質沉郁,老氣橫秋,還
聽他如此吊詭的安排,李孚一陣皺眉,進門時還彬彬謙讓,這會兒卻要先聲奪人了,搶先拱手道:“建忠将軍,在下乃冀……” 張繡揚手打斷:“我知道你是誰,别說那沒用的!我隻聽不參與,有什麼話你同他論,待會兒我自有主張便是。
”他知道兩邊都是能說會道的,沒有賈诩自己這點兒口舌說着說着就得叫人家繞進去,索性光聽不講。
李孚平生還是頭一次遇上這種事,不由一怔,哪知對面郭嘉已先開了口:“在下請問李兄,你家大将軍身為朝廷重臣,為何心懷不軌謀奪社稷?” 李孚聽郭嘉一開口就扣了個罪名,故作不屑道:“郭兄想賊喊捉賊嗎?在下實不知心懷不軌謀奪社稷的究竟是誰。
”說罷故意瞥了他一眼,不屑地揮了揮衣袖,又轉向張繡一陣冷笑。
郭嘉見李孚渾身上下都有解數,越發不敢怠慢,步步緊逼:“袁紹勾結僭逆袁術索要玉玺,天子明發诏書公布天下,世上何人不知何人不曉?此人包藏禍心實乃天下禍首。
”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李孚輕揮衣袖漫不經心道,“你說我家大将軍圖謀不軌,真憑實證何在?拿出來給我和建忠将軍看看呀?”他料定郭嘉不可能把書信帶來。
“現有兩封書信存在省中,濟陰太守袁叙已然認罪伏法,你們還想抵賴嗎?” “那全是假的!”李孚死不認賬,“想那袁術數月前已死于江亭,與我家主公既無串通之事,也無北上獻玺之舉。
反倒是曹孟德曾派遣劉備等三将攻打壽春,恐怕那傳國玉玺早被你們私自藏起來了吧?” 郭嘉撫掌而笑:“哈哈哈……李子憲,你這河北名士扯起慌來面不更色。
我家主公遣劉備三将乃是兵出徐州阻其北上,哪裡到過壽春?” “這幫人的話從不可信。
”李孚目視張繡朗朗大言,“想當初曹操不過一無名小将,我家大将軍憐其有微末之才,分其兵馬、助其糧秣、授其奮武将軍之職,原指望他能胸懷社稷征讨黃巾逆賊,不料曹操既渡大河,逼王肱于東郡、篡兖州于濮陽、逐金尚于昌邑、弑張邈于雍丘,作威作福謀害邊讓等三士,攻伐徐州屠戮睢陵等五城。
我家将軍念及舊情不忍刀兵相見,哪知此賊翻臉無情越發張狂,進而劫持聖駕到許縣,把持朝堂戕害異己,指鹿為馬謀害忠良,曹賊真乃天下第一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無恥之人!” 郭嘉也不示弱,反唇相譏:“子憲兄過譽了,論起無恥,曹公哪比得上你那主子袁紹啊?本四世三公之後,備受國恩蒙以重任,卻胸懷不臣倒行逆施,自宦官亂政之時就勾結董卓兵踏洛陽,乃天下荒亂之禍首!舉義以來群雄并起,念其尺寸祖德推為盟主,可是他都幹了些什麼呢?逼殺韓馥搶奪冀州,攻打孔融禍及青州,勾結草寇搶占并州,如今又殺了公孫瓒占據幽州,謀害王匡誅殺臧旻,三子裂土私霸一方,欺壓黎民縱容豪強,悖逆不軌禍亂朝綱!叛君王、欺兄弟、忘恩義、賣朋友,種種損陰喪德千奇百怪的醜惡行徑,我家曹公哪比得了?” 張繡坐在那裡,一陣陣寒意從背後襲來——袁曹都是一丘之貉,翻臉無情劣迹斑斑,日後無論跟了哪個都要小心呢!正錯愕間見李孚發難道:“我且問你,當今朝廷是天子的朝廷,還是曹賊的朝廷?” 郭嘉雙手抱拳舉過頭頂,恭恭敬敬道:“當然是我大漢天子的。
” “那可就奇怪了……”李孚一捋須髯故作詫異,“當今天子居于深宮受制于人,尺寸诏拜皆是曹賊獨斷。
放眼豫兖之地,哪一個縣令是天子親任?哪一處兵馬屬天子統轄?我怎麼不曉得?” “料你孤陋寡聞之輩也不曉得。
”郭嘉不屑一顧道:“豈不聞桓譚《新論》有雲‘國之興廢,在于政事。
政事得失,由于輔佐。
治國者輔佐之本,其任用鹹得大才,大才乃主之股肱羽翼也’,我家曹公輔政以來任賢良、興屯田、伐不臣、誅小人,功威赫赫揚名四海,乃是當今之周公、伊尹!” “謬矣謬矣。
”李孚笑呵呵駁道,“我看是任奸佞、興牢獄、伐良弱、誅忠直,罪行累累臭名遠揚,乃是當今之趙高、王莽!他若真是忠臣就該歸政天子安定黎庶……我看這樣好了,在下越俎代庖替我家大将軍做個主,若是曹孟德肯歸還大政退居林泉,這場仗當即作罷!還願立下盟約,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畢生不越大河一步。
怎麼樣?” 明知他說的是瞎話,郭嘉卻不能退縮半步:“捕猛獸者,不令美人舉手;釣巨魚者,不使稚子輕預。
非不親也,力不堪也!當今天子方及弱冠,曹公一旦推手,豈不任由袁紹逆賊宰割?” 李孚仰天大笑,舉手環指在場之人:“諸位瞧見了吧,心系金銮禦笏不肯縮手,我說曹賊是趙高、王莽果真不假吧?” “爾不過井底之蛙胡亂揣測。
”郭嘉揮袖而起,“凡人性難及也、難知也,故其絕異者常為世俗所遺失焉。
我家曹公奉天子以讨不臣,輔保當今天子垂拱而治,豈是你那狼心狗肺所能猜度?” “哼!我看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李孚也站了起來。
“奉天子以讨不臣!” “挾天子以令諸侯!” “奉天子以讨不臣!” 郭奉孝彈衣揮袖指東道西,李子憲指天畫地朗朗陳詞,大堂之上你一句我一句,口沫橫飛針鋒相對,兩人辯了個棋逢對手難分高下。
這唇槍舌劍也不亞于真刀真槍,在場之人無不皺眉,那些刀斧手都看呆了。
張繡本想擺個陣勢威逼他們吐露實言,沒想到把二人的鬥志激上來了,他隻聽了個一知半解,愈加心亂如麻舉棋不定,趕緊呵斥:“都住口!别文绉绉的,這些冠冕堂皇的話有個屁用啊!這仗你們誰能打赢?” 還是郭嘉嘴快:“曹公必勝無疑!現如今已揚兵河上連破無數營壘,袁本初毫無還手之力。
” 李孚卻道:“别信他的!那是我們大軍未到,暫叫他們搶了個先。
我河北精兵十餘萬,一旦開至黎陽定将曹操擊得瓦解冰消,螢火之光怎堪與日月争輝?” “你大言欺人!袁紹好謀無斷不通兵法,來了也是送死。
” “我看曹操才是無能之輩。
想當年敗陣汴水、兵困壽張,被呂布逼得無家可歸。
”李孚湊到張繡案前,“将軍還記得嗎?曹賊宛城之敗,被您殺得落荒而逃何等凄慘?手下敗将何敢言勇?” 這話正中張繡下懷,但他擔心的不是曹操用兵不濟,而是擔憂當年殺子之仇。
郭嘉見他臉龐抽動,心知情勢危急,也兩步搶到帥案前:“将軍莫聽他言!袁紹色厲内荏,豈能與将軍您相提并論?跟着他莫說打不赢,就是打赢也不會有好果子吃。
想當年張導、劉勳(xūn)、臧洪、麴(qū)義等都曾立下汗馬功勞,到最後皆死于袁紹的屠刀之下。
卸磨殺驢過河拆橋乃是袁本初一貫所為,您想想他還算個人嗎?” 張繡心念又是一動——這些話也不假,袁紹似乎心機可怖,并非良善之主。
李孚惱怒至極:“郭奉孝,别忘了你曾是河北之臣,現在跟了曹操就敢诋毀舊主嗎?” “呸!比你這種薤小人強!” 眼瞅倆人惱羞成怒都開始人身攻擊了,張繡的眉頭凝成個大疙瘩,實在不知該投靠哪一邊。
眼瞅着兩個越說越急,後來伏在帥案上都沖自己動說辭,張繡覺得耳鼓生疼腦袋發懵,一句話都聽不進去,渾身本事竟絲毫使不出來了。
正在此時,忽自堂下傳來一陣低沉厚重的笑聲:“呵呵呵……是誰來了,怎麼這般熱鬧啊?” 郭嘉、李孚一愣,但見十名刀斧手閃開大門,自外面低着腦袋慢吞吞走進一人。
此人四十多歲個頭不高,面相和善,臉色白皙,微有皺紋,胡須修長;身穿皂色文士服,青巾包頭,氣質沉郁,老氣橫秋,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