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平定徐州,曹操和土豪稱兄道
關燈
小
中
大
明公!”關羽再施一禮,環視帳中諸将,滿臉鄭重道,“我在外面聽到公明兄的話了,我們西北漢子個個都是铮铮鐵骨,這話一點兒都不假!”說罷抽出腰間佩劍,就割張遼腕上繩索。
“大膽!”李典登時惱怒,上去就要奪劍,他哪是關羽的對手,叫人家推了一個趔趄。
于禁、樂進、呂虔全急了,都把劍拔了出來,要跟關羽玩命。
徐晃、朱靈一見不好,趕緊也動了家夥護住關張二人,大帳中立時寒光閃耀劍影森森。
曹操一拍帥案:“還有沒有體統啦?都給我放下!” 稀裡嘩啦一陣響,大夥全都把家夥抛了。
唯有關羽執拗,硬是先把張遼的繩索割斷才放下軍刃。
曹操冷峻的目光掃過諸将,心裡又是氣憤又是好笑——這些大将個個都是烈性之人,有四肢沒大腦,動辄惹是生非,但話說回來,但凡不是烈性之徒哪能沖鋒陷陣殺人不眨眼呢?氣也氣不得,惱也惱不得…… 關羽也是河東郡人,雖在劉備帳下聽用,但小沛數年沒少與張遼交往,甚是服其忠義贊其勇武。
他一向以劉備部屬自居,輕易不肯在曹操面前下跪,今日竟主動跪下了,将長髯搭在腕上,抱拳道:“張文遠乃義氣之人,關某願以性命相保,懇請明公将其收留。
”又扭頭對張遼道,“文遠,英雄一世何其短暫,負氣一死豈不把滿腔壯志都辜負了嗎?聽愚兄一句勸,投降吧!” “雲長啊,你這又是何必呢……”張遼不住搖頭。
關羽與張遼是曹操腦海裡始終萦繞不去的兩員大将,可偏偏就是不讓他輕易得手。
紅臉的隻從劉備不從自己,黃臉的甯死都不降,這馴服猛将可比征服美人難多了!對付女人還能霸王硬上弓,跟這幫人硬都硬不起來。
他起身繞過帥案,踱至近前:“英雄惜英雄,好漢惜好漢,文遠還是執意不降嗎?你素以義氣著稱,難道隻有呂布、高順是你的朋友?雲長就不是你的朋友,老夫也不堪做你的朋友嗎?” 論起這“朋友”二字,張遼的心當真是活了,他低聲道:“得友人益受友人累。
左也是朋友,右也是義氣,倒叫張某好生為難!” 曹操見他終于松了口,笑道:“老夫不否認呂布對你有恩有義,但是老夫還是當朝三公呢!大義小節皆在,文遠不難選擇吧?還有那侯成、宋憲、成廉皆在營中,若是你肯歸降,我就把他們以及麾下兵馬全交與你統領!你們可都是并州同鄉啊……” 張遼咬了咬牙:“也罷!士為知己者死,叫在下歸降卻也不難,還有一事相求。
”于禁等人都拿白眼珠夾他,心中愈加不滿——準你降就是天大的面子,還敢提條件。
曹操卻不急不惱:“但說無妨。
” “割據沿海的臧霸、孫康兄弟、吳敦等人也是我朋友,可不可以讓末将去遊說他們歸降?” 曹操眼睛一亮——真是求之不得啊!臧霸、孫觀、孫康、吳敦、尹禮、昌霸是割據青徐沿海一帶的小頭目,這些人都是土匪出身,趁世道混亂強占一方。
張遼若能把他們招降,徐州就算徹底歸順朝廷了,大可後顧無憂全功而返,日後對付袁紹時更安心不少。
曹操明知是個便宜,卻故意裝作猶豫的樣子,手撚胡須頓了半晌才道:“這個……唉!看在你的面子上,準許臧霸等人歸降。
” 李典一直跟張遼較勁,阻攔道:“不可!臧霸等人皆是害民匪類,豈可見容于朝廷?” “哼!”張遼駁道,“什麼害民匪類?臧宣高乃是泰山郡獄卒出身,天下大亂流亡東海,拉起義勇打過黃巾賊,好歹是朝廷任命的騎都尉。
孫氏兄弟等人雖是土匪出身,但隻殺贓官惡霸不曾欺負窮苦人,依我說當土匪的比那些貪官污吏幹淨多了!” 李典還欲再言,卻被曹操擡手攔住:“文遠說得對,隻要是英雄豪傑老夫來者不拒!” 張遼由衷感動:“曹公聖明,在下所剩數百兵馬皆在下邳以東,末将回去傳命,叫他們放下軍械過來投降……請您再給我十天時間!” “十天?!” “對,十日為期在下說服臧霸等人來至此間歸降。
” 李典又插話道:“河内戰事要緊,哪有十天等你!” “住口!”曹操實在忍無可忍了,“你是不懂規矩還是故意搗亂?虧你念了這麼多年書,國仇家恨哪個大難道分不清楚嗎!”李典憤于叔父之仇,又挨了訓斥,從來溫文爾雅的人竟氣得連連跺腳,把戰袍一甩,連禮都不施揚長而去,仰天大哭:“我李家的大仇啊……” 曹操沒顧得上管他,先承諾道:“好,老夫就在此等你十日。
” “謝曹公厚恩!”張遼一揖到地。
曹操伸手相攙,連扳了三次都沒扳動:“你這是幹什麼,我為你安排下榻之處,早早休息,有什麼事明天再辦吧。
” 張遼直起身道:“事不宜遲,末将即刻去辦!” 曹操見他目光堅毅,料是其意已決,便道:“也好,那你就放心去吧,十日之期成與不成都回來告訴我。
” 張遼一陣慘笑:“若是十天内我勸服不了臧霸他們,在下也沒臉回來見您了,尋處荒山自我了斷。
但願事成,明公多保重吧!”說罷頭也不回出帳去了。
曹操盯着他的背影,心頭一陣茫然,口中喃喃道:“此真義士也!公明、雲長,你們去送送他。
” 徐晃、關羽領命而去,曹操長出一口氣,呆立了片刻,又點手喚呂虔:“子恪,你與曼成素來交好,替我安慰安慰他,天下未平不可因私仇而誤大事。
再給卞秉捎個話,讓他在下邳戰利品中選幾件最好的铠甲兵刃送給曼成。
” “諾。
”呂虔心裡也不大痛快,但還是遵命而去。
“天不早了,你們都回去休息吧。
”曹操垂着頭回到帥案邊,這會兒已把跟杜氏佳人的那點溫存忘了,一心期盼張遼能順利回來。
諸将默默無言紛紛告退,于禁腳步沉重心中不安——張遼這厮還未進曹營就這麼得寵,又是撥他兵馬,又是準他帶朋友歸順,将來豈還了得?日後跟我争曹營第一将位置的人必定是他! 分封土豪 君子一言驷馬難追,曹操既然許諾叫張遼去遊說臧霸等人,便把戰事暫且擱置,安下心來靜候消息,又叫袁敏招募百姓安排下邳護城河的工程。
一連九天未得任何消息,滿營将士議論紛紛,都猜那張遼必是難以勸降匪人,誇下海口無法兌現,沒有臉面再回曹營了。
于禁、李典等人更是心懷芥蒂,勸曹操速速起兵往河内馳援。
對于這些建議曹操一概充耳不聞。
與血性漢子相交最重要的就是一諾千金,既然說好了等他十日,就要說到做到。
更重要的是張遼此去事關徐州乃至朝廷全局,若臧霸、孫觀等人肯歸降,那許都以東就可完全平定。
如果現在草草撤兵,無異于除惡未盡,将來決戰袁紹時青徐之地難免再生變數。
此事成敗系張遼一身,曹操無法預料結果,隻有默默禱告上天願他馬到成功。
提心吊膽熬到第十日申時,仍不得一點兒消息,連荀攸、郭嘉都覺此事無望了,曹操隻好默認這個事實了。
徐州終不能囫囵入手,一員虎将也再無顔面回來了,隻得唉聲歎氣發下将令,命滿營将士收斂辎重,來日起兵趕往河内。
哪知将令剛剛傳出,就有斥候來報:“自東面馳來五騎,正奔咱聯營而來,為首之人似是張遼!”曹操精神大振,也顧不得召集阖營文武,領着親兵沖出連營舉目眺望。
少時間就見空曠的大地上恍惚閃出五騎快馬,在夕陽餘晖照耀下絕塵而來,騎乘之人連連加鞭甚是急切
“大膽!”李典登時惱怒,上去就要奪劍,他哪是關羽的對手,叫人家推了一個趔趄。
于禁、樂進、呂虔全急了,都把劍拔了出來,要跟關羽玩命。
徐晃、朱靈一見不好,趕緊也動了家夥護住關張二人,大帳中立時寒光閃耀劍影森森。
曹操一拍帥案:“還有沒有體統啦?都給我放下!” 稀裡嘩啦一陣響,大夥全都把家夥抛了。
唯有關羽執拗,硬是先把張遼的繩索割斷才放下軍刃。
曹操冷峻的目光掃過諸将,心裡又是氣憤又是好笑——這些大将個個都是烈性之人,有四肢沒大腦,動辄惹是生非,但話說回來,但凡不是烈性之徒哪能沖鋒陷陣殺人不眨眼呢?氣也氣不得,惱也惱不得…… 關羽也是河東郡人,雖在劉備帳下聽用,但小沛數年沒少與張遼交往,甚是服其忠義贊其勇武。
他一向以劉備部屬自居,輕易不肯在曹操面前下跪,今日竟主動跪下了,将長髯搭在腕上,抱拳道:“張文遠乃義氣之人,關某願以性命相保,懇請明公将其收留。
”又扭頭對張遼道,“文遠,英雄一世何其短暫,負氣一死豈不把滿腔壯志都辜負了嗎?聽愚兄一句勸,投降吧!” “雲長啊,你這又是何必呢……”張遼不住搖頭。
關羽與張遼是曹操腦海裡始終萦繞不去的兩員大将,可偏偏就是不讓他輕易得手。
紅臉的隻從劉備不從自己,黃臉的甯死都不降,這馴服猛将可比征服美人難多了!對付女人還能霸王硬上弓,跟這幫人硬都硬不起來。
他起身繞過帥案,踱至近前:“英雄惜英雄,好漢惜好漢,文遠還是執意不降嗎?你素以義氣著稱,難道隻有呂布、高順是你的朋友?雲長就不是你的朋友,老夫也不堪做你的朋友嗎?” 論起這“朋友”二字,張遼的心當真是活了,他低聲道:“得友人益受友人累。
左也是朋友,右也是義氣,倒叫張某好生為難!” 曹操見他終于松了口,笑道:“老夫不否認呂布對你有恩有義,但是老夫還是當朝三公呢!大義小節皆在,文遠不難選擇吧?還有那侯成、宋憲、成廉皆在營中,若是你肯歸降,我就把他們以及麾下兵馬全交與你統領!你們可都是并州同鄉啊……” 張遼咬了咬牙:“也罷!士為知己者死,叫在下歸降卻也不難,還有一事相求。
”于禁等人都拿白眼珠夾他,心中愈加不滿——準你降就是天大的面子,還敢提條件。
曹操卻不急不惱:“但說無妨。
” “割據沿海的臧霸、孫康兄弟、吳敦等人也是我朋友,可不可以讓末将去遊說他們歸降?” 曹操眼睛一亮——真是求之不得啊!臧霸、孫觀、孫康、吳敦、尹禮、昌霸是割據青徐沿海一帶的小頭目,這些人都是土匪出身,趁世道混亂強占一方。
張遼若能把他們招降,徐州就算徹底歸順朝廷了,大可後顧無憂全功而返,日後對付袁紹時更安心不少。
曹操明知是個便宜,卻故意裝作猶豫的樣子,手撚胡須頓了半晌才道:“這個……唉!看在你的面子上,準許臧霸等人歸降。
” 李典一直跟張遼較勁,阻攔道:“不可!臧霸等人皆是害民匪類,豈可見容于朝廷?” “哼!”張遼駁道,“什麼害民匪類?臧宣高乃是泰山郡獄卒出身,天下大亂流亡東海,拉起義勇打過黃巾賊,好歹是朝廷任命的騎都尉。
孫氏兄弟等人雖是土匪出身,但隻殺贓官惡霸不曾欺負窮苦人,依我說當土匪的比那些貪官污吏幹淨多了!” 李典還欲再言,卻被曹操擡手攔住:“文遠說得對,隻要是英雄豪傑老夫來者不拒!” 張遼由衷感動:“曹公聖明,在下所剩數百兵馬皆在下邳以東,末将回去傳命,叫他們放下軍械過來投降……請您再給我十天時間!” “十天?!” “對,十日為期在下說服臧霸等人來至此間歸降。
” 李典又插話道:“河内戰事要緊,哪有十天等你!” “住口!”曹操實在忍無可忍了,“你是不懂規矩還是故意搗亂?虧你念了這麼多年書,國仇家恨哪個大難道分不清楚嗎!”李典憤于叔父之仇,又挨了訓斥,從來溫文爾雅的人竟氣得連連跺腳,把戰袍一甩,連禮都不施揚長而去,仰天大哭:“我李家的大仇啊……” 曹操沒顧得上管他,先承諾道:“好,老夫就在此等你十日。
” “謝曹公厚恩!”張遼一揖到地。
曹操伸手相攙,連扳了三次都沒扳動:“你這是幹什麼,我為你安排下榻之處,早早休息,有什麼事明天再辦吧。
” 張遼直起身道:“事不宜遲,末将即刻去辦!” 曹操見他目光堅毅,料是其意已決,便道:“也好,那你就放心去吧,十日之期成與不成都回來告訴我。
” 張遼一陣慘笑:“若是十天内我勸服不了臧霸他們,在下也沒臉回來見您了,尋處荒山自我了斷。
但願事成,明公多保重吧!”說罷頭也不回出帳去了。
曹操盯着他的背影,心頭一陣茫然,口中喃喃道:“此真義士也!公明、雲長,你們去送送他。
” 徐晃、關羽領命而去,曹操長出一口氣,呆立了片刻,又點手喚呂虔:“子恪,你與曼成素來交好,替我安慰安慰他,天下未平不可因私仇而誤大事。
再給卞秉捎個話,讓他在下邳戰利品中選幾件最好的铠甲兵刃送給曼成。
” “諾。
”呂虔心裡也不大痛快,但還是遵命而去。
“天不早了,你們都回去休息吧。
”曹操垂着頭回到帥案邊,這會兒已把跟杜氏佳人的那點溫存忘了,一心期盼張遼能順利回來。
諸将默默無言紛紛告退,于禁腳步沉重心中不安——張遼這厮還未進曹營就這麼得寵,又是撥他兵馬,又是準他帶朋友歸順,将來豈還了得?日後跟我争曹營第一将位置的人必定是他! 分封土豪 君子一言驷馬難追,曹操既然許諾叫張遼去遊說臧霸等人,便把戰事暫且擱置,安下心來靜候消息,又叫袁敏招募百姓安排下邳護城河的工程。
一連九天未得任何消息,滿營将士議論紛紛,都猜那張遼必是難以勸降匪人,誇下海口無法兌現,沒有臉面再回曹營了。
于禁、李典等人更是心懷芥蒂,勸曹操速速起兵往河内馳援。
對于這些建議曹操一概充耳不聞。
與血性漢子相交最重要的就是一諾千金,既然說好了等他十日,就要說到做到。
更重要的是張遼此去事關徐州乃至朝廷全局,若臧霸、孫觀等人肯歸降,那許都以東就可完全平定。
如果現在草草撤兵,無異于除惡未盡,将來決戰袁紹時青徐之地難免再生變數。
此事成敗系張遼一身,曹操無法預料結果,隻有默默禱告上天願他馬到成功。
提心吊膽熬到第十日申時,仍不得一點兒消息,連荀攸、郭嘉都覺此事無望了,曹操隻好默認這個事實了。
徐州終不能囫囵入手,一員虎将也再無顔面回來了,隻得唉聲歎氣發下将令,命滿營将士收斂辎重,來日起兵趕往河内。
哪知将令剛剛傳出,就有斥候來報:“自東面馳來五騎,正奔咱聯營而來,為首之人似是張遼!”曹操精神大振,也顧不得召集阖營文武,領着親兵沖出連營舉目眺望。
少時間就見空曠的大地上恍惚閃出五騎快馬,在夕陽餘晖照耀下絕塵而來,騎乘之人連連加鞭甚是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