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你要甚麼?

關燈
北荒原呢。

     正德掀開第一幅,隻見一樹春花,竹籬隔水,夕陽紅豔,半江瑟瑟,岸邊一張竹榻上仰卧一個**男子,一個上身隻着小衣的婉約女子嬌羞無限地坐于身上,意境悠美,上邊還題有“停車坐愛楓林晚”的詩句。

     再翻一張,卻是透過紗窗,窺見閨中春景,床上俯卧一對男女,旁邊另有一女正輕解羅裳,第三副又是在庭院之中,一個少婦躺在另一個半裎美婦懷中,一個男子伏于她的身上,那每副圖上都配的有詩句,意境也幽雅娴美,令人如臨其境。

     正德看的面紅耳熱,他咽了口唾沫,清了清嗓子,指指那冊子道:“這個,多少錢?” 小學徒趕緊湊過來,陪笑道:“公子爺,此畫冊一共十六幅畫,需要........”。

     他本想說五兩銀子,可是想起這位公子極為大方,花錢如流水,便伸出個巴掌,反來複去比劃了一下道:“得這個數”。

     “唔!”正德不動聲色,背對着唐一仙和三位禦妹将那畫冊往袖裡一藏,伸出一個指頭往楊淩那兒一指,然後若無其事地擡頭看着牆上一副松梅仙鶴圖,看的無比入神。

     楊淩瞧那春宮畫的動人,順手一翻桌上那本《春水譜》,果然也是一本春宮,連忙袖入懷中,摸出張一百兩的銀票遞到小夥計手中,心頭怦怦跳着,輕聲道:“就這些,不用找了”。

     小夥計打開一看,頓時張開了嘴合不攏來,這兩個敗家老爺們,還真是少見。

    小夥計二話不說,立即從櫃底又摸出三本來,詭秘地道:“公子爺,這兒還有三本,一共就這麼多了,要繪一冊得一個月呢,您要不要?三本,還是這個數”。

     楊淩頗有種當年第一次買毛片的感覺,他生怕被公主們發現,連忙接過來往袖子裡一塞,然後又遞過一張銀票。

    正德一扯他袖子,兩兄弟随即離開,并肩走到牆角一副鴛鴦戲水圖前,一邊仰着臉看圖,正德一邊輕聲道:“還有幾本啊?再勻給我兩本”。

     楊淩大袖和他挨着,悄悄遞過兩本去,正德藏好了丢過來一句話:“咳,你那兩本看完了記得和朕換啊”。

     正德說完,兩兄弟互相遞個眼神,心照不宣地奸笑幾聲,然後一轉身,滿面春風地向唐一仙道:“你們欣賞完了?來來,讓我瞧瞧你的畫像”。

     此時永淳已經繪完了畫像,跳起身笑道:“哥哥,我們明日去哪裡玩?” “啊!”正德吓的一個趔趄,咧嘴道:“明日還要出來麼?” 楊淩一個箭步蹿了過去,咳嗽一聲道:“明日麼,已經安排好了,咱們去看戲,哈哈哈,看戲聽昆曲兒” ******************************************************************************************************** 三天,三天後,谷公公雄糾糾氣昂昂地來見皇上了。

     奇迹是随時可以誕生的,三天的功夫,不學無術的谷公公成了一個胸有韬略、對答如流的經濟學家。

     明道堂内,正德皇帝居中而坐,唐一仙和三位公主還有楊淩分坐左右,瞧這谷公公昂首挺胸,侃侃而談的模樣頗似昨日所欣賞的昆腔戲中“舌戰群儒”的諸葛亮,唐一仙不禁抿嘴一笑,悄悄說與永福聽了,永福見了瞧瞧谷大用的姿勢确實有趣,也不禁為之嫣然。

     “唔,這麼說,就是扇、席、銅香爐、麻手巾、藤器、碑刻、裝裱也有富紳聚工設廠,規模生産了?”正德皇帝專注地聽着,插口問道。

     “是,這樣一來,不但産量極高,可以應付日本、朝鮮、琉球、呂宋乃至南洋諸國的大量需求,而且本錢降的極低,他們那些番國不但在質量上無法與我們相比,就是有意壓低價格,還是無法和我們競争,各國商人對我大明商品皆趨之若骛”。

     谷大用瞪着一雙熬夜苦背資料熬紅的雙眼,信心十足地道:“這些藩國為了就近收購商品,在蘇杭常州一帶皆開設有駐商機構,我大明諸府道也在本地開設有大量商會,集中提供各種商品貨物,現在一些信譽好、規模大的作坊、商坊,已經産生了信用付款,票行在代理、彙兌、信貸方面也有了許多新的花樣。

    ” 他看了一眼楊淩,笑道:“國公曾向老奴提供了一種新的記帳方法,并派了幾個熟稔此種記帳方法的帳房師傅,較之傳統方法要好的多了,現在已在江南推廣,各大商戶均使用此種方法記帳”。

     楊淩一笑,插嘴道:“蘇州織造天下第一,也是蘇州稅賦的重要來源,這方面情形公公不妨向皇上詳細介紹一下”。

     谷大用精神一振,這正是他最得意的地方,楊淩可算是搔到了他的癢處,谷大用道:“蘇州織造精美絕倫,唯一的問題就是開海通商後原料和産量供應不足。

     老奴組織各機戶,以參股經營方式,将各自擁有十幾台、幾十台織機的織戶聯合在一起,現在組建了專用于織造的四家廠子。

    蕪湖地區還設立了專業的大型染坊和踹坊,織坊專事織布,染坊專業染布,踹坊專業壓布。

     這些廠子每家擁有織工三千餘人,一年可出棉布1900萬匹,絲織品45萬匹,但因大明内外需求極大,仍是供不應求,價格節節攀升,這幾家廠子本想繼續擴大生産,奈何沒有足夠的原料供應。

     現在要想賺更多的錢,就隻有再盡量降低本錢,所以這幾家廠子還專門組織了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機工、織工,正在研究改進織機和紡車。

    目前已經研究出了水力多錠紡車和三層織機。

    棉花去籽的攪車,原來需兩人操作,現在也做了大幅改進,一人可當三四人用。

    此外還有绫機、絹機、羅機、紗機、綢機等多種專用織機”。

     正德皇帝聽的欣喜不勝,楊淩也振奮不已,分工越來越細,規模越來越大,技術越來越高,随着西方各國的陸續到來,需求進一步加大,轟轟烈烈的的大工業生産為時不遠了。

     但是原料問題顯然在此時也顯的更加重要,他急忙問道:“那麼原料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不解決,必然影響進一步發展,要知道,現在西方各國已陸續來我朝洽談商務,貨流量必然進一下加大,原料不足,太過制約發展了”。

     谷大用道:“現在已有富紳往山東、河南一帶聯系定購,事先定好今年種植的桑棉數量,先付定金,秋後運來。

    本地不足,便從其他府道提供。

    同時,絲棉生産,還有産量不高、耗損嚴重等問題。

     杭州知府嚴嵩向海事衙門專門申請了一筆銀子,用來招攬能工巧匠,研究養蠶、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