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是福不是禍

關燈
了,他咕哝了一句,那扶着他的壯年漢子向楊淩和氣地道:“我是寨中的管事頭,天長公說,他六十多年前去過南昌城,還見過漢人的知府老爺呢,聽說你的官兒比知府還大?那可真是貴客到了,天長公很高興,要請你到瑤王屋去喝酒”。

     管事頭負責瑤寨的戰争、械鬥,向來是由年輕力壯、勇武果敢的人擔任的,這也是諸位長老中最年輕的一位,楊淩笑着點點頭,示意手下的士卒暫且待在村寨口,然後隻帶了二十多個貼身侍衛,随在顫巍巍的老人身後,沿着石階往上走。

     楊淩注意到兩側低矮的瑤民住處有些正開着門,門旁邊堆着一捆捆的松枝,房間裡黑乎乎的,房子大多分兩層,沒有窗子,卻有許多箭孔。

    偶爾能見到兩戶人家房梁上吊着臘肉,在風中輕輕搖蕩。

    看來這裡的百姓生活都十分清苦。

     瑤王屋由于是用來處理公事的地方,所以并不是在太高的地方。

    寥寥幾級長階上就是一幢較寬大的房屋,前方有一塊空曠的場地,正中是一個牛頭造型的木架子,一根長竿上還高高插着象征瑤民的黃旗,邊上架着一面由兩端向中間變窄的柱狀長鼓,周圍還固定有一些長條木闆凳,這是瑤老們集會商議村寨事務的地方。

     瑤王屋正中間高大的木椅上,扶手上各雕一個虎頭,旁邊放着刀、叉、牛角。

    這裡已經沒有瑤王和瑤練,但是仍然有這樣的座位設置,後邊的案上,供奉着君臨一切的盤王,開天辟地的盤古。

     天長公一張黝黑的臉堆滿了笑容,他熱情地叫人給這位漢家的官老爺呈上了米酒,管事頭捧杯勸酒,說道:“今年勸酒酒重重,為未勸上我師公,一勸玉皇尊大帝,二勸充元李老君.......”。

     他的話速飛快,楊淩聽了幾句就聽不清了,不過這淳樸的鄉風卻很感人,他微笑着舉杯應和,雖然公務在身不敢多飲,還是喝了幾大口,那酒甜香醇濃,後勁綿足,倒真是極佳的口感。

     老頭兒挺能喝,楊淩抿了三口,他已經喝了三大碗,瑤家沒有茶,從來都是以酒代茶,他們種地的時候喝酒,砍柴的時候喝酒,看戲的時候也喝酒,許多人每天都要喝上三四斤,這點酒自然不在話下。

     楊淩飲了酒,便向管事頭兒說明了來意,管事頭兒忙向天長公轉述。

    聽了楊淩的話,老人快掉光了的白眉毛蹙了起來,他捋着長胡子對管事頭說了幾句,管事頭翻譯道:“天長公說,前兩天進山探親的人回來說,确實有你說的這麼幾個人進了山,現在是山裡的瑤王盤乞食的座上客,聽說瑤王還有意要招他入贅呢,想不到他居然是個逃犯”。

     楊淩忙道:“是啊,朝廷本來是要動用大軍征剿的,可是我經過這裡,見這裡民風純樸,百姓安樂,天長公老爺子待客熱情,實在不願意讓這裡燃起戰火,山裡的生瑤與世隔絕,居處險峻,也隻有和你們聯系才多一些,天長公老人家德高望重,能否請他老人家派人和山裡的瑤王溝通,交出那個人犯呢?” 管事頭臉色慎重起來,他語音奇快地與白發老頭兒講了許久,才面有難色地道:“天長公說,他聽懂你說的意思了,甯王想奪他侄子的财産嘛,現在他已經受到了懲處,他的兒子隻領着幾個人落難至此,大明的王為什麼還要不依不饒呢?畢竟是叔伯兄弟,就放過了他,又有什麼關系?” 楊淩啼笑皆非地回答道:“老人家心地善良,可是他不懂得,一個龐大的國家,可不能象一個村寨那樣治理,甯王世子逃了,他不會甘心在山野中待上一輩子,早晚還會勾結一些野心家生事,如果鬧起事來,那時戰火燃起,死傷的百姓可就不計其數了。

    再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如果法度不能得到遵守,以後就會天下大亂了”。

     管事頭又和老人低語一番,說道:“盤乞食性情高傲,一向不把别人放在眼裡的,如果要他交出自已的客人,那對他是極大的侮辱,雖然天長公輩份崇高,在瑤寨極受尊重,卻也不好插手别人山寨的事。

    ” 楊淩一歎,說道:“如果那樣,我們隻好直接向這位瑤王要人,他不給的話就隻有刀兵相見了,到時,朝廷的大軍可能要從你們這裡借路上山,你們不要怕,隻要不幫助那位瑤王同朝廷作對,朝廷對你們是秋毫無犯的”。

     管事頭更緊張了,他急忙問道:“要派很多兵麼?” 楊淩一笑道:“也沒有太多,随便派個兩三萬人進山便是了”。

     管事頭一雙眼珠子都凸了出來,他結結巴巴地道:“幾.......幾萬人那麼多?” 管事頭和天長公又交頭結耳起來,過了半晌他才說道:“天長公說,他可以派人去見盤乞食,但是卻不敢保證盤乞食會屈服。

    天長公說,盤乞食崇尊道教,信巫敬神,對龍虎山張大天師是十分敬畏的,如果您能請得張大天師出面,相信盤乞食一定會知道畏懼天威”。

     張天師?楊淩沒想到這些世代居于山中的蠻人不畏懼千百倍強勢于他的朝廷,卻對佛道如此遵崇,方才聽他們所唱的勸酒歌中,都提到先敬玉皇大帝、再敬太上老君,最後才是苗王師公,看來張天師在這些蠻夷眼中,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