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春宵苦短
關燈
小
中
大
走過,直趨中和殿,根本旁若無人。
楊淩跪在地上暗暗搖頭,皇帝就在自已家裡辦公,弄這麼多閑人幹什麼?他卻不知,這儀仗還是小的,如果今天是舉行大朝會,那儀仗中還有兩頭虎豹,四頭大象,五輛禮車,那隊伍更是龐大無匹,帝王當然有帝王的風範,而風範是要靠裝扮的。
眼皮子底下一隻螞蚊從他膝旁匆匆奔過,楊淩屈指一彈,把它彈到了一邊,螞蟻在地上翻滾了幾圈,蜷起身來裝死,過了片刻沒有發現危險,又爬起來匆匆逃掉了。
楊淩的唇角不禁露出一絲笑意:在皇帝眼中,自已大概也象一隻螞蟻一樣吧。
他微微擡起頭,儀仗仍在前行,執旗的,執傘的,執金瓜的絡繹不絕,旗幡掩映下,是天邊一角湛藍的天空。
楊淩看得悠然神往,今天,能來到這天下權力的中心,我就已不是一隻小小的螞蟻了。
如果,給我時間和機會,那麼在這片曆史的天空下,我會是招搖而過的旗幡呢,還是屹立不倒的樓閣? 儀仗分立在宮門兩側廊下寂然不動,估計皇帝老爺也餓了,不免要喝點茶水,吃些點心,又過了許久許久,才見一個太監走出中和殿大門,拂塵一揚,尖聲喊道:“宣侍讀楊淩進見!” 劉瑾走時,已教過他宮廷應對禮儀,楊淩聽了急忙上前,高聲道:“臣楊淩晉見”。
那小太監微微一笑,說道:“楊侍讀,請随我進來吧”,說着扭身先進去了,楊淩垂着頭匆匆跟了進去。
這中和殿他前世遊故宮的時候也是來過的,但是現在裡邊的布局和擺設顯然有所不同,楊淩也不敢四下亂看,隻顧跟着那小太監的腳步向裡走,行至猩紅的地毯盡頭,小太監向旁一閃,高聲道:“侍讀楊淩見過皇上”。
楊淩知道上邊必是坐着當今天子弘治皇上了,他跪倒在地,雙掌向上貼在毯上,額頭叩在指尖,提足了氣朗聲道:“微臣楊淩叩見皇上”。
上邊一個雍容清雅的聲音道:“免了,起來吧”。
“謝陛下!”,楊淩起身恭恭敬敬地退在一邊,眼觀鼻、鼻觀心,心中雖想親眼見見這弘治帝的模樣,眼睛卻是不敢亂瞧,他的眼光隻是微微一動,看見前方有一雙官靴,似乎另有一位官員在場。
隻聽那雍容清雅的聲音又道:“劉卿,就這樣吧,你拟旨告訴朝鮮國王,就說太子年幼,本無需進奉女子,不過朕還是念着他一片心意的,雖然這些女子麻的麻矮的矮胖的胖,都不甚好,但朕都封了女官了”。
楊淩聽得嘴角一歪,差點兒忍俊不禁笑出聲來,估計這位劉大人拟旨時是不會将原話這麼直白地寫上去的,但是能親自聽到皇帝下這麼有趣的聖谕,倒是極難得。
隻聽那位劉大人呵呵笑道:“想是朝鮮國王也曉得太子年幼,縱然進獻了美貌女子,也難獲歡心,所以挑了些送出去也不心疼的打發到陛下您這兒來了”。
弘治皇帝聽了哈哈大笑,喘道:“就你一張利嘴!呵呵,他小氣,朕不能小氣,回饋的禮物,不可失了我天朝氣派,去吧去吧,自去拟旨便是”。
“是,臣遵旨”,那位劉大人應了一聲,躬着身退了出去。
楊淩也聽說過這位弘治帝隻寵幸皇後一人,再無一個嫔妃,如今太子又年幼,沒準兒朝鮮國王真是打的這主意。
這位劉大人在皇帝面前還敢言笑,想來必是弘治身邊得寵的近臣了,卻不知是哪一位。
他有權拟旨......楊淩想到這裡心中一動,忽地想起時人評論朝中三位大學士時說“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難道這位劉大人就是大學士劉健? 這時隻聽弘治帝說道:“你就是楊淩?唔,年紀比太子也大不了幾歲,甚好,甚好......咦?你是......,楊卿,擡起頭來”。
楊淩跪在地上暗暗搖頭,皇帝就在自已家裡辦公,弄這麼多閑人幹什麼?他卻不知,這儀仗還是小的,如果今天是舉行大朝會,那儀仗中還有兩頭虎豹,四頭大象,五輛禮車,那隊伍更是龐大無匹,帝王當然有帝王的風範,而風範是要靠裝扮的。
眼皮子底下一隻螞蚊從他膝旁匆匆奔過,楊淩屈指一彈,把它彈到了一邊,螞蟻在地上翻滾了幾圈,蜷起身來裝死,過了片刻沒有發現危險,又爬起來匆匆逃掉了。
楊淩的唇角不禁露出一絲笑意:在皇帝眼中,自已大概也象一隻螞蟻一樣吧。
他微微擡起頭,儀仗仍在前行,執旗的,執傘的,執金瓜的絡繹不絕,旗幡掩映下,是天邊一角湛藍的天空。
楊淩看得悠然神往,今天,能來到這天下權力的中心,我就已不是一隻小小的螞蟻了。
如果,給我時間和機會,那麼在這片曆史的天空下,我會是招搖而過的旗幡呢,還是屹立不倒的樓閣? 儀仗分立在宮門兩側廊下寂然不動,估計皇帝老爺也餓了,不免要喝點茶水,吃些點心,又過了許久許久,才見一個太監走出中和殿大門,拂塵一揚,尖聲喊道:“宣侍讀楊淩進見!” 劉瑾走時,已教過他宮廷應對禮儀,楊淩聽了急忙上前,高聲道:“臣楊淩晉見”。
那小太監微微一笑,說道:“楊侍讀,請随我進來吧”,說着扭身先進去了,楊淩垂着頭匆匆跟了進去。
這中和殿他前世遊故宮的時候也是來過的,但是現在裡邊的布局和擺設顯然有所不同,楊淩也不敢四下亂看,隻顧跟着那小太監的腳步向裡走,行至猩紅的地毯盡頭,小太監向旁一閃,高聲道:“侍讀楊淩見過皇上”。
楊淩知道上邊必是坐着當今天子弘治皇上了,他跪倒在地,雙掌向上貼在毯上,額頭叩在指尖,提足了氣朗聲道:“微臣楊淩叩見皇上”。
上邊一個雍容清雅的聲音道:“免了,起來吧”。
“謝陛下!”,楊淩起身恭恭敬敬地退在一邊,眼觀鼻、鼻觀心,心中雖想親眼見見這弘治帝的模樣,眼睛卻是不敢亂瞧,他的眼光隻是微微一動,看見前方有一雙官靴,似乎另有一位官員在場。
隻聽那雍容清雅的聲音又道:“劉卿,就這樣吧,你拟旨告訴朝鮮國王,就說太子年幼,本無需進奉女子,不過朕還是念着他一片心意的,雖然這些女子麻的麻矮的矮胖的胖,都不甚好,但朕都封了女官了”。
楊淩聽得嘴角一歪,差點兒忍俊不禁笑出聲來,估計這位劉大人拟旨時是不會将原話這麼直白地寫上去的,但是能親自聽到皇帝下這麼有趣的聖谕,倒是極難得。
隻聽那位劉大人呵呵笑道:“想是朝鮮國王也曉得太子年幼,縱然進獻了美貌女子,也難獲歡心,所以挑了些送出去也不心疼的打發到陛下您這兒來了”。
弘治皇帝聽了哈哈大笑,喘道:“就你一張利嘴!呵呵,他小氣,朕不能小氣,回饋的禮物,不可失了我天朝氣派,去吧去吧,自去拟旨便是”。
“是,臣遵旨”,那位劉大人應了一聲,躬着身退了出去。
楊淩也聽說過這位弘治帝隻寵幸皇後一人,再無一個嫔妃,如今太子又年幼,沒準兒朝鮮國王真是打的這主意。
這位劉大人在皇帝面前還敢言笑,想來必是弘治身邊得寵的近臣了,卻不知是哪一位。
他有權拟旨......楊淩想到這裡心中一動,忽地想起時人評論朝中三位大學士時說“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難道這位劉大人就是大學士劉健? 這時隻聽弘治帝說道:“你就是楊淩?唔,年紀比太子也大不了幾歲,甚好,甚好......咦?你是......,楊卿,擡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