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關燈
拿過來吧!” 于是皇後親手取來一個小木箱,是用極堅硬的棗木所制,朱漆銀光,亮滑如鏡。

    揭開箱蓋,裡面還有一個活動的内蓋。

    皆用蜀錦襯袂,華麗非凡。

    昭君出身富家,但這樣精緻講究的首飾箱,也還是初見。

     “這裡面的首飾,是我年輕時候所用的。

    如今想用也沒有當年那一頭好頭發來戴。

    昭君,給了你吧!”說着,太後親自去揭開内蓋。

     一伸手之間,寶光外露,耀眼生花。

    玉簪牙笄之外,有一副金步搖,因為保存得法,光燦如昔。

    太後親手提了起來,制作工細的一隻金鳳,垂着長長的珠絡,是婦人最珍貴,非有相當身分不能佩戴的首飾。

     “來!”太後說道:“昭君,我替你戴上。

    ” 昭君跪下答說:“皇太後過于厚賜,昭君萬不敢受。

    ” “你知書識禮,怎麼有句話記不起來:‘長者賜,不敢辭’?” “皇太後這麼訓示,昭君可真是受之有愧了!。

    ” “昭君,”太後的臉色變得嚴肅了:“你剛才說。

    此行為國,一點不錯。

    到了塞外,你總不要忘記和番的一個和字。

    ” 昭君悚然心驚。

    今日受賜愈厚,受委愈重,将來由雁門回來,愈難自處。

    而眼前是一點閃避的餘地都沒有,唯有硬着頭皮答說:“是!昭君不敢忘記皇太後的訓誨。

    ” “我知道你會記着我的話!”皇太後俯下身體,為昭君戴好金步搖:“你起來,讓我看看。

    ” 昭君遵命起身,躬一躬腰,作為緻禮。

    然後退後兩步,回身走到太後身邊。

    轉側之間。

    腰下裙幅擺動,頭上珠絡輕搖,那嬝嬝娜娜的姿态,就看背影,已令人生羨了。

     “也真隻有昭君才配戴皇太後的這副珍飾。

    ” 連皇後都這麼說,昭君愈覺不安。

    “其實,”她說:“皇太後應該賜皇後才是!” “沒有這話!”太後接口便說:“普天下做娘的,有些好東西總藏着給女兒,幾曾見給過兒媳婦來?這不是我偏心,是不能壞了天下通行的規矩。

    ” “皇太後疼女兒就是。

    ”皇後湊趣笑道:“何必還說個道理出來。

    天下的規矩,如果皇太後還不能改,誰還能改?” 太後也笑了。

    “皇後,”她說:“看筵席齊備了沒有?” 太後賜宴是一早便已通知了上林苑丞的。

    禦用的食料,亦早就送到。

    鼎烹的美食,非咨嗟可辦,大緻隻是将禦廚中已炮制停當的食物送了來,臨時加溫而已。

    因此,一聲吩咐,立即便可開宴。

     雖是太後做主人,席次仍按尊卑之序,太後居中,西向的是皇後,東向的是昭君。

    進膳本來應該奏樂,太後特命撤去,同時關照将席位移攏,為的是談話方便。

     依照禮節,敬酒上壽甫一舉。

    太後便即說道:“不必行那些繁文褥節,咱們娘兒倆相聚的日子不多了!該好好說些話。

    免得等分了手,想起這句話未說,那句話忘了交代,牽腸挂肚的。

    更覺難受。

    ” “是!”皇後感歎着:“在一起不覺得什麼,一說聲要走了,心裡怪不自在的!” 太後、皇後的話,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在昭君總覺得是可感的,因而也因此增加了心頭的負擔,又一次想到,如果悄然從雁門關回來,不知會引起多少人的閑話。

     “咱們先說正經吧!昭君!” “臣女在。

    ”昭君斂手相答。

     “想來,你總有放不下心的事,何妨跟我說說。

    ” “對了!”皇後接口鼓勵着:“你有什麼求皇太後的事,趁這會兒說,皇太後無有不許你的。

    ” 昭君考慮了好一會,決定接受太後的好意,“臣女别無所求。

    ”她說:“隻請皇太後垂念掖庭無數良家女子,埋沒青春,日夕以淚洗面。

    ” 皇太後倏然動容,“皇後,”她很鄭重地說:“你好生記住,跟皇上提一提,就說我說的,早下恩命,将掖庭女子多放些出去。

    ” “是!” “還有呐?”太後問說:“你盡管說,隻要辦得到的,我無不依你。

    ” “臣女别無所求了。

    ” “聽說你有幾個結義的姊妹?” “是的。

    一共四個,一個不在了。

    ” “啊!”太後記起趙美暴斃的事,卻不願多說,再問:“還有兩個呢?” 還有兩個叫林采、韓文!昭君話都快要出口了,突然省悟,太後如果要加恩這兩個人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