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樣,一入沙漠,馬上是否真的昭君?派來迎親的胡人,并不知道,不難瞞過。
“當然,另外還有遮掩的方法,譬如,塞外多風沙,應該披一件鬥篷,這樣身材頭發,就無法細辨了。
”陳湯想了一下又說:“再如能抱一面琵琶,半遮面龐,亦是掩飾之一法。
” “這一來,”韓文笑道:“我可得加緊跟二姊學琵琶了。
” “是的!”陳湯接口:“時間不多了,隻有幾天的功夫。
” 一聞此言,首先是林采泛起濃重的離愁,昭君想到雁門關前一别,自己重回瓊樓玉宇般的宮阙,而韓文走向黃沙漠漠,直到天邊的窮荒絕塞,相形之下,有如上天入地,于心何忍?更是泫然欲涕了。
反倒是韓文自己比較放得開。
她一面想一面說:“二姊的琵琶,人間罕有,一時哪裡學得會?再用功也隻得兩三分,畫虎不成反類犬,反露破綻。
倒不如藏拙為妙!” “韓姑娘,這可不大合情理。
”陳湯說道:“不唱不彈,隻抱着琵琶遮面不累得慌嗎?” “陳将軍!”韓文笑道:“你會錯我的意思了。
我說藏拙,不是不彈不唱,是另創新聲,專工一曲,或者能顯一日之長,勉強可以冒充得過去。
”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陳湯大為贊賞:“韓姑娘的見識高人一等,佩服之至。
” 陳湯為人誠懇,這幾句話又非假意的恭維,所以無論聲音、表情,都很能感動人。
韓文不由得深深地看他一眼,不自覺地流露了情愫。
昭君心中一動,暫且不言,隻附和着說:“我與陳将軍同感。
而于另譜新聲,為了機密,不宜請教樂工,隻好我來試一試。
” “好啊!”韓文很高興地說:“出于二姊之手,一定是好的。
我想這個曲子,不妨就題為‘出塞曲’。
” “好!”昭君點點頭:“我就從這個題目上去構想。
” “如今再談一件事。
”陳湯換了一個話題:“需有個得力的侍女,心思要巧,身體要好,不然不能勝任。
” “是的!”昭君與林采不約而同地應聲。
“這一點,我亦早就想過。
”韓文說道:“我還私底下問過逸秋、秀春,她們是一樣的心思,怕萬裡風沙,吃不起辛苦,變成一個累贅。
” 誠然,這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為了掩護方便,必得從平時所了解信任的侍女中去挑人。
但環顧左右,都像秀春、逸秋那樣身體纖弱、難耐長途跋涉。
“這便怎麼處置?”昭君皺着眉說:“隻怕要奏請皇上親裁了。
” “這大可不必!”林采平靜地說:“如果真的沒有人,我陪三妹到塞外去走一趟也使得。
” 這話令人深感意外,不過細想一想,都覺得這是很可以考慮的一個主意。
韓文心直口快,首先就說:“若得大姊作伴,那可是太好了。
不過,一則,累大姊吃這趟辛苦,于心不安;第二,名份上頭太委屈,亦斷斷不可!” “名份上頭,倒不是窒礙。
”陳湯說道:“民間嫁娶,至親送親的亦很多。
至于女眷送親,雖說罕見,卻絕非沒有先例。
” “既有先例,那就不必再有顧慮。
我就算姊姊送親,将來仍舊跟陳将軍回來。
” “大姊,”昭君很冷靜地說:“你的身體比我們都好,不過塞外苦寒,風沙漠漠,幾百裡天人煙,那種凄涼苦況,畢竟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
” “然則三妹呢?” “我是憑意志。
”韓文答說:“原是準備去吃苦的,一切都會甘之如饴。
” “我亦是準備去吃苦的。
”林采很快地接口:“三妹吃苦是報君恩,我吃苦是全私誼。
姊妹之情,不能坐視,而況一路作伴,并不寂寞,苦亦苦不到哪裡去。
” “回來呢?”韓文說道:“回來可是踽踽涼涼一個人。
” “回來還怕什麼?歸心如箭,恨不得一腳走到家,什麼苦都不在乎了。
” 連陳湯在内,大家都笑了。
“既如此,事情就算定局了。
”韓文深深俯伏:“大姊如此愛護,感何可言?” “自家姊妹,哪談得到這話。
不過,”林采向昭君說:“此事還須奏聞皇上。
” “皇上一定答應的。
” “那就是了。
”韓文看着陳湯問:“請陳将軍再往下說。
尤其是快見到呼韓邪時,我們應該作怎麼樣的準備?” “這一層,還須見機而作,此時亦難細說。
到了那裡,我自會随時密陳。
” 韓文點點頭不再多問。
她也知道,軍事上的行動,必須保密。
陳湯成竹在胸,隻是故意不說而已。
“今天要奉告的,就是這些,陳湯告退。
”說着便要頓首告辭。
“慢慢!”昭君問道:“陳将軍還要趕回終南山?” “不!明天一早才走。
” “既然如此,不妨再談談。
”昭君問道:“陳将軍府上哪裡?” “我家住河東。
” “河東是好地方!” 出雁門關必經河東,沿途情況,正是此行所必須了解的。
因此,昭君絮絮相詢,而陳湯亦不厭其詳地作了解釋,一直談到四更天方散。
“當然,另外還有遮掩的方法,譬如,塞外多風沙,應該披一件鬥篷,這樣身材頭發,就無法細辨了。
”陳湯想了一下又說:“再如能抱一面琵琶,半遮面龐,亦是掩飾之一法。
” “這一來,”韓文笑道:“我可得加緊跟二姊學琵琶了。
” “是的!”陳湯接口:“時間不多了,隻有幾天的功夫。
” 一聞此言,首先是林采泛起濃重的離愁,昭君想到雁門關前一别,自己重回瓊樓玉宇般的宮阙,而韓文走向黃沙漠漠,直到天邊的窮荒絕塞,相形之下,有如上天入地,于心何忍?更是泫然欲涕了。
反倒是韓文自己比較放得開。
她一面想一面說:“二姊的琵琶,人間罕有,一時哪裡學得會?再用功也隻得兩三分,畫虎不成反類犬,反露破綻。
倒不如藏拙為妙!” “韓姑娘,這可不大合情理。
”陳湯說道:“不唱不彈,隻抱着琵琶遮面不累得慌嗎?” “陳将軍!”韓文笑道:“你會錯我的意思了。
我說藏拙,不是不彈不唱,是另創新聲,專工一曲,或者能顯一日之長,勉強可以冒充得過去。
”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陳湯大為贊賞:“韓姑娘的見識高人一等,佩服之至。
” 陳湯為人誠懇,這幾句話又非假意的恭維,所以無論聲音、表情,都很能感動人。
韓文不由得深深地看他一眼,不自覺地流露了情愫。
昭君心中一動,暫且不言,隻附和着說:“我與陳将軍同感。
而于另譜新聲,為了機密,不宜請教樂工,隻好我來試一試。
” “好啊!”韓文很高興地說:“出于二姊之手,一定是好的。
我想這個曲子,不妨就題為‘出塞曲’。
” “好!”昭君點點頭:“我就從這個題目上去構想。
” “如今再談一件事。
”陳湯換了一個話題:“需有個得力的侍女,心思要巧,身體要好,不然不能勝任。
” “是的!”昭君與林采不約而同地應聲。
“這一點,我亦早就想過。
”韓文說道:“我還私底下問過逸秋、秀春,她們是一樣的心思,怕萬裡風沙,吃不起辛苦,變成一個累贅。
” 誠然,這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為了掩護方便,必得從平時所了解信任的侍女中去挑人。
但環顧左右,都像秀春、逸秋那樣身體纖弱、難耐長途跋涉。
“這便怎麼處置?”昭君皺着眉說:“隻怕要奏請皇上親裁了。
” “這大可不必!”林采平靜地說:“如果真的沒有人,我陪三妹到塞外去走一趟也使得。
” 這話令人深感意外,不過細想一想,都覺得這是很可以考慮的一個主意。
韓文心直口快,首先就說:“若得大姊作伴,那可是太好了。
不過,一則,累大姊吃這趟辛苦,于心不安;第二,名份上頭太委屈,亦斷斷不可!” “名份上頭,倒不是窒礙。
”陳湯說道:“民間嫁娶,至親送親的亦很多。
至于女眷送親,雖說罕見,卻絕非沒有先例。
” “既有先例,那就不必再有顧慮。
我就算姊姊送親,将來仍舊跟陳将軍回來。
” “大姊,”昭君很冷靜地說:“你的身體比我們都好,不過塞外苦寒,風沙漠漠,幾百裡天人煙,那種凄涼苦況,畢竟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
” “然則三妹呢?” “我是憑意志。
”韓文答說:“原是準備去吃苦的,一切都會甘之如饴。
” “我亦是準備去吃苦的。
”林采很快地接口:“三妹吃苦是報君恩,我吃苦是全私誼。
姊妹之情,不能坐視,而況一路作伴,并不寂寞,苦亦苦不到哪裡去。
” “回來呢?”韓文說道:“回來可是踽踽涼涼一個人。
” “回來還怕什麼?歸心如箭,恨不得一腳走到家,什麼苦都不在乎了。
” 連陳湯在内,大家都笑了。
“既如此,事情就算定局了。
”韓文深深俯伏:“大姊如此愛護,感何可言?” “自家姊妹,哪談得到這話。
不過,”林采向昭君說:“此事還須奏聞皇上。
” “皇上一定答應的。
” “那就是了。
”韓文看着陳湯問:“請陳将軍再往下說。
尤其是快見到呼韓邪時,我們應該作怎麼樣的準備?” “這一層,還須見機而作,此時亦難細說。
到了那裡,我自會随時密陳。
” 韓文點點頭不再多問。
她也知道,軍事上的行動,必須保密。
陳湯成竹在胸,隻是故意不說而已。
“今天要奉告的,就是這些,陳湯告退。
”說着便要頓首告辭。
“慢慢!”昭君問道:“陳将軍還要趕回終南山?” “不!明天一早才走。
” “既然如此,不妨再談談。
”昭君問道:“陳将軍府上哪裡?” “我家住河東。
” “河東是好地方!” 出雁門關必經河東,沿途情況,正是此行所必須了解的。
因此,昭君絮絮相詢,而陳湯亦不厭其詳地作了解釋,一直談到四更天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