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陳湯的作戰計劃又作了一次修改。
主要的是根據皇帝的意思,以少量的兵力,求最大的戰果這個宗旨,重新部署。
計劃中隻動用五百精兵,而以極端機密與準确的行動,劫持呼韓邪個人。
然後由皇帝特頒恩命,不但釋放,而且仍許他作妹婿。
這樣才能使得呼韓邪心悅誠服。
以五百精兵而能獲此結果,皇帝是絕不會再受到任何批評的。
但是,能不能有這樣的結果,當然是件可懷疑之事。
“你有多少把握?”皇帝很認真地問陳湯。
“臣不敢說。
”陳湯答說:“如果照臣的計劃完全辦到,有十足的把握,否則一點把握都沒有。
” “啟奏皇上,”石顯插嘴說道:“此事非成即不成,并無第三個結果。
” 勝有大勝小勝,敗有大敗小敗,甚至不勝亦不敗。
而照陳湯的計劃,不是劫持呼韓邪獲得大勝,就是包括陳湯在内的五百人全軍覆沒。
其間的關系甚大,皇帝不能不慎重考慮。
“成敗的關鍵,決于将出發之時。
”陳湯為皇帝進一步指出:“如果一切都能表現出和親的誠意,能夠瞞得過毛延壽,就能瞞住呼韓邪,緻勝可必。
否則,不如不行此計劃。
”整個計劃的要點,就在瞞天過海,要連太後都能瞞得過。
這一點,皇帝倒是可以同意。
但為了求其“真有其事”,讓昭君從衆目睽睽之下,登車出京,換馬出關。
這一點,皇帝始終不能放心。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石顯勸皇帝說:“臣極信任陳湯,願皇上亦複如此!” 石顯說話一向謹慎,這句話卻失言了,皇帝怫然不悅,“莫非我就不信任陳湯?”他很嚴厲地诘責:“你是從那裡看出來的?倒還我一個證據看。
” 石顯知道話說錯了,頓首請罪:“臣出言無狀,請皇上治以應得之罪。
” 皇帝當然不會真的怒不可遏,隻是方在用兵,需要陳湯出死力之際,怕因為石顯的話,而引起誤會,縱非寒心,亦會洩氣,所以這時候亦仍是着重在解釋。
“陳湯的忠勇,我所深知,怎會不信任他?我隻是怕出一點差錯,全功盡棄。
”皇帝停了一下又說:“長公主身體甚弱,如果長途跋涉,中途緻病,豈非會誤了全局?所以我覺得應該從長計議,不是對陳湯的計劃懷疑。
” 陳湯已深切了解皇帝的用心。
宰相為他差點受責,而皇帝又這樣唯恐他誤會,說起來實在令人既感激,又不安,因而趕緊俯伏在地,惶恐地說:“皇上不以臣為不肖,天語褒獎,愧感無地。
臣所計劃,原有不切實際之處,容臣再細加籌劃。
” “也好!反正時候也還早,計劃亦不費事,盡不妨從容計議。
” 等退出殿來,陳湯又向石顯道歉,對他的全力支持,也表示了謝意。
可是談到計劃,他覺得沒有什麼可以修改之處。
“嗨,陳将軍!”石顯頗為不滿:“既然計劃無可修改,你怎麼在皇上面前又另是一套話呢?” “不是那麼說,聖怒不解,莫非真的再讓中書受責備?” “說起來倒是為我!”石顯苦笑着說:“也罷,且回我那裡好好商量去。
” “是!”陳湯緊接着又說:“不過,到得相府,中書跟我應該是怎麼一個臉色,最好先說好。
” “何以呢?”石顯問了這一句才想到:“是為了毛延壽?” “是啊!毛延壽日夜在窺視,雖然機密保持得很好,可是臉上也應該瞞得住他才是。
” 石顯點點頭,一面想,一面說:“今天我們聯袂入宮,他當然想像得到,是為對付呼韓邪一事,有了結果。
他當然希望知道你我見了皇上以後的結果。
那麼,他是希
主要的是根據皇帝的意思,以少量的兵力,求最大的戰果這個宗旨,重新部署。
計劃中隻動用五百精兵,而以極端機密與準确的行動,劫持呼韓邪個人。
然後由皇帝特頒恩命,不但釋放,而且仍許他作妹婿。
這樣才能使得呼韓邪心悅誠服。
以五百精兵而能獲此結果,皇帝是絕不會再受到任何批評的。
但是,能不能有這樣的結果,當然是件可懷疑之事。
“你有多少把握?”皇帝很認真地問陳湯。
“臣不敢說。
”陳湯答說:“如果照臣的計劃完全辦到,有十足的把握,否則一點把握都沒有。
” “啟奏皇上,”石顯插嘴說道:“此事非成即不成,并無第三個結果。
” 勝有大勝小勝,敗有大敗小敗,甚至不勝亦不敗。
而照陳湯的計劃,不是劫持呼韓邪獲得大勝,就是包括陳湯在内的五百人全軍覆沒。
其間的關系甚大,皇帝不能不慎重考慮。
“成敗的關鍵,決于将出發之時。
”陳湯為皇帝進一步指出:“如果一切都能表現出和親的誠意,能夠瞞得過毛延壽,就能瞞住呼韓邪,緻勝可必。
否則,不如不行此計劃。
”整個計劃的要點,就在瞞天過海,要連太後都能瞞得過。
這一點,皇帝倒是可以同意。
但為了求其“真有其事”,讓昭君從衆目睽睽之下,登車出京,換馬出關。
這一點,皇帝始終不能放心。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石顯勸皇帝說:“臣極信任陳湯,願皇上亦複如此!” 石顯說話一向謹慎,這句話卻失言了,皇帝怫然不悅,“莫非我就不信任陳湯?”他很嚴厲地诘責:“你是從那裡看出來的?倒還我一個證據看。
” 石顯知道話說錯了,頓首請罪:“臣出言無狀,請皇上治以應得之罪。
” 皇帝當然不會真的怒不可遏,隻是方在用兵,需要陳湯出死力之際,怕因為石顯的話,而引起誤會,縱非寒心,亦會洩氣,所以這時候亦仍是着重在解釋。
“陳湯的忠勇,我所深知,怎會不信任他?我隻是怕出一點差錯,全功盡棄。
”皇帝停了一下又說:“長公主身體甚弱,如果長途跋涉,中途緻病,豈非會誤了全局?所以我覺得應該從長計議,不是對陳湯的計劃懷疑。
” 陳湯已深切了解皇帝的用心。
宰相為他差點受責,而皇帝又這樣唯恐他誤會,說起來實在令人既感激,又不安,因而趕緊俯伏在地,惶恐地說:“皇上不以臣為不肖,天語褒獎,愧感無地。
臣所計劃,原有不切實際之處,容臣再細加籌劃。
” “也好!反正時候也還早,計劃亦不費事,盡不妨從容計議。
” 等退出殿來,陳湯又向石顯道歉,對他的全力支持,也表示了謝意。
可是談到計劃,他覺得沒有什麼可以修改之處。
“嗨,陳将軍!”石顯頗為不滿:“既然計劃無可修改,你怎麼在皇上面前又另是一套話呢?” “不是那麼說,聖怒不解,莫非真的再讓中書受責備?” “說起來倒是為我!”石顯苦笑着說:“也罷,且回我那裡好好商量去。
” “是!”陳湯緊接着又說:“不過,到得相府,中書跟我應該是怎麼一個臉色,最好先說好。
” “何以呢?”石顯問了這一句才想到:“是為了毛延壽?” “是啊!毛延壽日夜在窺視,雖然機密保持得很好,可是臉上也應該瞞得住他才是。
” 石顯點點頭,一面想,一面說:“今天我們聯袂入宮,他當然想像得到,是為對付呼韓邪一事,有了結果。
他當然希望知道你我見了皇上以後的結果。
那麼,他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