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奏。
” “好!你去仔細考慮一下,看此計究竟可行與否?送親一事,等陳湯考慮有了結果,再研究。
” “是!”石顯答說:“不過,陳湯先前所奏,他隻能當先鋒,不能挂帥印。
伏祈皇上留意,早早派定主帥。
” 皇帝笑了:“早到此刻就派,如何?” “如果宸衷早有定算,伏乞賜示。
” 皇帝因為心情愉快,而石顯是宦官出身,打皇帝做太子時,便是侍從,有時出以弄臣的姿态,所以皇帝戲谑地用手遙指,而目光收攏,手指内移,最後指向石顯的鼻尖說:“就是你!” 石顯驚惶失措,連聲說道:“臣非其選,臣非其選!臣不谙兵事,何堪主帥之任?” “我知道,”皇帝仍然是逗弄的神情:“你是怕吃苦。
” 這一說,石顯不敢再推辭。
而皇帝也實在說到了他心裡,想起枕戈待旦,寒衾如鐵的苦況,不由得就愁眉苦臉了。
“你不必愁!”皇帝倒有些于心不忍,“有陳湯替你當先鋒,你這個主帥不過擺擺樣子,盡可以緩緩行去。
春二三月,風景正好,隻當郊遊。
” “臣受皇上付托之重,豈敢如此掉以輕心。
臣唯恐才具不勝,誤了大事,絕非畏難怕吃辛苦。
” “這樣最好!你絕誤不了大事。
”皇帝轉臉問說:“陳湯,你看我選石顯為帥,可算适當?” “适當之至!若得石中書力帥,臣甘願聽命。
” “你聽見沒有?”皇帝這次是很鄭重地問。
“是!”石顯無奈,唯有硬起頭皮答應:“臣願竭餘年,勉效馳驅。
” “你别怕!決不會讓你把老命送掉。
”皇帝又說:“你該這麼想,你有别樣功勞,就是沒有軍功。
這趟挂帥,奏凱而還,豈不是錦上添花?” “多謝皇上裁成。
臣有生之年,皆是報國之日。
”石顯比較高興了。
因為想到皇帝那句“錦上添花”,料知這趟辛苦,不會白吃。
加官晉爵,猶在其次。
若得長保相位,于願已足。
黃昏時分,數騎快馬到了上林苑,領頭的是掖庭令孫鎮。
這當然是昭君那道表啟的反應。
但情況已有變化,韓文的苦心,林采已經深知,昭君卻不以為然。
所以此時孫鎮求見,應該如何應付,姊妹之間,還須作一番斟酌。
“二妹,你應該成全三妹的苦心,想兩句話将孫鎮搪塞走了算了。
” “三妹的苦心,我自然感激。
不過,你我姊妹一體,三妹有此承恩的機會,豈可錯過?大姊,”昭君故意宕開一筆:“走一步,算一步。
到時候見機而行,如何?” 這句話提醒了韓文,随即接口:“二姊的話不錯。
果然是來宣召,等我見了皇上再說。
” 林采與昭君都懂她的意思,要将她的看法,面奏皇帝,一切都由皇帝決定。
事到如今,除此更無善策,昭君便點點頭說:“三妹,凡事不可強求,到了禦前,千萬休執拗。
” 商量定了,昭君接見孫鎮。
果然,是奉旨宣召韓文入宮。
由于為時已晚,車行遲緩。
孫鎮歉意地表示,希望韓文騎馬入城。
“這,”昭君說道:“可不知道她會不會騎馬?” “會,會!” “孫公,你怎麼知道?” “韓姑娘跟人說過。
我都打聽過了。
” “孫公辦事真細密。
”昭君又問:“皇上可還有别的話?” “皇上說,長公主的表啟已經看到了,一切都等召見了韓文再說。
” “喔,”昭君有些不放心:“皇上的意思是,召見韓文有所垂詢呢,還是要給她封号?” 所謂“給她封号”,當然是召幸以後的事,這在孫鎮就無法回答了,想一想說:“這要看韓文自己了。
”他笑一笑不再說下去了。
孫鎮的意思是很明白的,如果韓文如花解語,似玉能言,能使君王忘憂,自然就會一步登天,否則,縱不緻獲咎,必不能得寵,昭君心想,以韓文的性情,爽朗有餘,嬌柔不是,加以有心内避,隻怕難諧好事。
那時送回掖庭,不免太屈辱了她。
這樣一想,便向孫鎮提出要求:“倘或隻是有所垂詢,召見以後遣回。
孫公,請你仍舊讓她回上林苑,如何?” 孫鎮面有難色,“如果别無旨意,自然可以照辦。
”他說:“隻怕皇上交代下來,豈敢違旨?” “不會的,皇上很看重韓文。
決不會非拿她送回掖庭不可。
果然如此,請孫公代奏,就說昭君改了心意,請皇上仍将韓文送回上林苑來作伴。
” “這倒使得。
” 一語未畢,韓文已由林采相伴而來,盛裝高髻,别有一番雍容華貴的氣派。
孫鎮暗暗喝一聲采,起身相迎。
“二姊,”韓文帶些羞窘地笑道:“大姊拿你的胭脂不心疼,都堆在我臉上了。
” “是要濃妝才好。
”昭君也笑着回答:“我跟大姊等你的喜信。
” 韓文越發羞得頭都擡不起來。
昭君便趁勢替她理一理頭上的金步搖,然後取一幅鲛绡,輕輕攏在她頭上,因為此去騎馬,怕九陌紅塵,染污了她的頭發。
” “好!你去仔細考慮一下,看此計究竟可行與否?送親一事,等陳湯考慮有了結果,再研究。
” “是!”石顯答說:“不過,陳湯先前所奏,他隻能當先鋒,不能挂帥印。
伏祈皇上留意,早早派定主帥。
” 皇帝笑了:“早到此刻就派,如何?” “如果宸衷早有定算,伏乞賜示。
” 皇帝因為心情愉快,而石顯是宦官出身,打皇帝做太子時,便是侍從,有時出以弄臣的姿态,所以皇帝戲谑地用手遙指,而目光收攏,手指内移,最後指向石顯的鼻尖說:“就是你!” 石顯驚惶失措,連聲說道:“臣非其選,臣非其選!臣不谙兵事,何堪主帥之任?” “我知道,”皇帝仍然是逗弄的神情:“你是怕吃苦。
” 這一說,石顯不敢再推辭。
而皇帝也實在說到了他心裡,想起枕戈待旦,寒衾如鐵的苦況,不由得就愁眉苦臉了。
“你不必愁!”皇帝倒有些于心不忍,“有陳湯替你當先鋒,你這個主帥不過擺擺樣子,盡可以緩緩行去。
春二三月,風景正好,隻當郊遊。
” “臣受皇上付托之重,豈敢如此掉以輕心。
臣唯恐才具不勝,誤了大事,絕非畏難怕吃辛苦。
” “這樣最好!你絕誤不了大事。
”皇帝轉臉問說:“陳湯,你看我選石顯為帥,可算适當?” “适當之至!若得石中書力帥,臣甘願聽命。
” “你聽見沒有?”皇帝這次是很鄭重地問。
“是!”石顯無奈,唯有硬起頭皮答應:“臣願竭餘年,勉效馳驅。
” “你别怕!決不會讓你把老命送掉。
”皇帝又說:“你該這麼想,你有别樣功勞,就是沒有軍功。
這趟挂帥,奏凱而還,豈不是錦上添花?” “多謝皇上裁成。
臣有生之年,皆是報國之日。
”石顯比較高興了。
因為想到皇帝那句“錦上添花”,料知這趟辛苦,不會白吃。
加官晉爵,猶在其次。
若得長保相位,于願已足。
黃昏時分,數騎快馬到了上林苑,領頭的是掖庭令孫鎮。
這當然是昭君那道表啟的反應。
但情況已有變化,韓文的苦心,林采已經深知,昭君卻不以為然。
所以此時孫鎮求見,應該如何應付,姊妹之間,還須作一番斟酌。
“二妹,你應該成全三妹的苦心,想兩句話将孫鎮搪塞走了算了。
” “三妹的苦心,我自然感激。
不過,你我姊妹一體,三妹有此承恩的機會,豈可錯過?大姊,”昭君故意宕開一筆:“走一步,算一步。
到時候見機而行,如何?” 這句話提醒了韓文,随即接口:“二姊的話不錯。
果然是來宣召,等我見了皇上再說。
” 林采與昭君都懂她的意思,要将她的看法,面奏皇帝,一切都由皇帝決定。
事到如今,除此更無善策,昭君便點點頭說:“三妹,凡事不可強求,到了禦前,千萬休執拗。
” 商量定了,昭君接見孫鎮。
果然,是奉旨宣召韓文入宮。
由于為時已晚,車行遲緩。
孫鎮歉意地表示,希望韓文騎馬入城。
“這,”昭君說道:“可不知道她會不會騎馬?” “會,會!” “孫公,你怎麼知道?” “韓姑娘跟人說過。
我都打聽過了。
” “孫公辦事真細密。
”昭君又問:“皇上可還有别的話?” “皇上說,長公主的表啟已經看到了,一切都等召見了韓文再說。
” “喔,”昭君有些不放心:“皇上的意思是,召見韓文有所垂詢呢,還是要給她封号?” 所謂“給她封号”,當然是召幸以後的事,這在孫鎮就無法回答了,想一想說:“這要看韓文自己了。
”他笑一笑不再說下去了。
孫鎮的意思是很明白的,如果韓文如花解語,似玉能言,能使君王忘憂,自然就會一步登天,否則,縱不緻獲咎,必不能得寵,昭君心想,以韓文的性情,爽朗有餘,嬌柔不是,加以有心内避,隻怕難諧好事。
那時送回掖庭,不免太屈辱了她。
這樣一想,便向孫鎮提出要求:“倘或隻是有所垂詢,召見以後遣回。
孫公,請你仍舊讓她回上林苑,如何?” 孫鎮面有難色,“如果别無旨意,自然可以照辦。
”他說:“隻怕皇上交代下來,豈敢違旨?” “不會的,皇上很看重韓文。
決不會非拿她送回掖庭不可。
果然如此,請孫公代奏,就說昭君改了心意,請皇上仍将韓文送回上林苑來作伴。
” “這倒使得。
” 一語未畢,韓文已由林采相伴而來,盛裝高髻,别有一番雍容華貴的氣派。
孫鎮暗暗喝一聲采,起身相迎。
“二姊,”韓文帶些羞窘地笑道:“大姊拿你的胭脂不心疼,都堆在我臉上了。
” “是要濃妝才好。
”昭君也笑着回答:“我跟大姊等你的喜信。
” 韓文越發羞得頭都擡不起來。
昭君便趁勢替她理一理頭上的金步搖,然後取一幅鲛绡,輕輕攏在她頭上,因為此去騎馬,怕九陌紅塵,染污了她的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