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關燈
昭君的表啟送到禦書房時,皇帝正在召見石顯與陳湯,聽取軍事部署的報告。

     “作戰計劃有兩案,”陳湯指着地圖說:“一案是大舉讨伐,發兵二十萬共分五路進兵,此案,有利有弊。

    ” “慢慢!”皇帝打斷他的話問。

     “且先說,分哪五路?” “由北地、上郡、西河、朔方、五原分道并進。

    ” “這是掃穴犁庭,打算徹底降服呼韓邪敉平西域。

    ” “是!這就是利。

    ”陳湯嚴肅地答說:“以堂堂之陣,正正之師,揚威域外,邊境可得數十年的安甯。

    此為武皇帝以來未有之大舉。

    ” “弊呢?” “隻恐過費民力。

    ” “這不是弊,隻是窒礙,”皇帝說道:“且說另一案。

    ” “另一案是兵分兩路,奇正相生。

    ” “不!”石顯糾正他說:“是以奇為正,表面發兵的兩萬,按正規行軍,另遣精兵五千,由陳湯沿此山路出擊。

    ” “這就不對了!”皇帝大為搖頭:“這座山不是死谷嗎?” “是!”陳湯解釋:“由這條路奇襲是表面的說法,臣等意料,這是呼韓邪讓毛延壽故意畫錯地圖,以便布下陷井。

    倘或信以為真,由這條路奇襲,呼韓邪必在谷中設兵埋伏,是師孫膑在馬陵道殺龐涓的故智。

    ” “不錯,然則你何以又明知故犯呢?” “回奏皇上,臣到此處假裝中計,一面另外派兵抄後路,出其不意,直攻呼韓邪大營,必可得手。

    ” “很好,将錯就錯,奇中有奇,确是妙計。

    ” “皇上獎飾逾恒,臣惶恐不勝。

    ”陳湯頓首說道:“這不是臣的矯飾之語,實在是從古以來,并無必勝之算。

    誠恐到期諸事不能湊手,臣雖身入險地,以死報國,但不能贖臣誤國之罪。

    ” 皇帝從他的話中,體味出弦外有音,随即問道:“你說到期怕諸事不能湊手,那麼,要怎麼樣你才能湊手呢?” 陳湯想了一下答說:“皇上怨臣冒昧妄陳之罪,方可暢所欲言。

    ” “沒有關系!你的忠勇智略,我了解得很,有話你盡管說好了。

    ”皇帝又說:“你要諸事湊手,無非要我授予充分的職權,這一層,你不必顧慮,我早就預備這麼做了。

    ” “多謝皇上識臣遇忱。

    ”陳湯看了石顯一眼,略有些躊躇地說:“不過事情很為難,臣當先鋒之任――” “不!”皇上打斷他的話:“你挂帥印。

    ” “臣不能挂帥印!”陳湯脫口相答。

     “為什麼?” “主帥為三軍觀瞻所在,行動須受拘束。

    臣緻勝在奇襲,行蹤不得為人所知。

    所以,不宜當主帥。

    ” “嗯,嗯,言之有理。

    ”皇帝問道:“你看,誰可以挂帥?” “臣不敢妄保。

    ”陳湯又說:“但如主帥不明臣的策略,臣又不便明言,事到臨頭,隻要有一點照顧不到,就會功敗垂成。

    ” “我懂你的意思了!你的想法不錯,這一計全靠滴水不漏,保密到家,才能成功。

    你的意思是希望有一個徹底了解全盤計劃的人挂帥?” “是!皇上聖明!”陳湯答說:“臣正是此意。

    ”說着又看了石顯一眼。

     這是暗示,皇帝心領神會。

    看石顯似乎莫知莫覺,便暫不說破。

    隻點點頭答道:“我自有道理。

    你再說還有什麼為難之處?” “臣尚有難處,但願是無根的杞憂,臣怕發兵之前,皇太後有懿旨幹預。

    ”陳湯的臉色非常嚴肅:“若非謀定後動,而在命将出師之時,突生阻撓,則以呼韓邪在京城所布諜探之廣,必然窺破弱點,因而不逞之心大熾,真個興兵犯境,豈非自召其禍。

    ” 這一說,皇帝與石顯都動容了!到底是大将,顧慮周到,看法深透。

    皇帝不由想起韓文的話,立即作了決定。

     “有人亦曾想到這一層,不過利害關系,沒有陳湯說得透徹。

    辦法是有一個,原來我還在考慮,如今勢在必行了!”皇帝說道:“你們将發兵的日期決定下來,我可以算好日子,奉太後巡幸離宮,這樣就可以避免懿旨幹預了。

    ” “發兵的日期須視長公主出塞的日期而定。

    ”石顯躊躇說:“這一層尚須請旨。

    ” 原來昭君和番一事,一變再變,連石顯都有點迷迷糊糊,說不出一個究竟。

    他隻知道,皇帝最終的目的,是要迫使呼韓邪自動讓步,不再堅持昭君下嫁,而表面上隻是一句話,明年春天送親。

    究竟是不是真的遣送,等陳湯一戰成功,昭君中途折回,還是李代桃僵,由韓文冒充公主,或者根本不送,隻以兵戎相見?都還須讨得皇帝口中一句确實的話。

     在皇帝,卻被石顯的話所提醒,想起韓文的建議,“有人獻計,不妨暗遣精兵,以送親為名,到了地方,打他個措手不及。

    ”皇帝問道:“你們以為這個想法如何?” “似乎有欠光明正大。

    ”石顯答說。

     “陳湯呢?” 陳湯的表情,與石顯正好相反。

    石顯是覺得這種想法,未免可笑,而陳湯一無笑容,是認真在想的神氣。

     “容臣考慮以後,另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