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深重,而居然敢回國來,所憑藉者,就是這幅圖頗為珍貴,而自覺可以稍減咎戾。

    方今用兵之際,請皇上再開恩一次,憐其悔悟之心,賜他一個将功贖罪的機會。

    ” 皇帝不即作聲。

    好半晌才歎口氣說:“你又要害得我心裡不舒服了!” 石顯知道,皇帝是恨透了毛延壽,除非皇帝能想到還有一個比毛延壽更可惡的人,才會移轉他的心思,将毛延壽暫且丢開。

     這樣想着,立即有了計較:“臣以為,”他說:“毛延壽可惡,總不如呼韓邪索我天朝第一美人來得可惡!” “這話不錯!”皇帝矍然而起:“好吧!準毛延壽将功贖罪。

    不過,石顯,你要好好看住他。

    ” “是!”石顯答說:“毛延壽就住在臣家,臣已派家奴,日夜監視。

    ” 一言未畢,突然殿外傳呼,皇太後駕到。

    這一來,君臣二人,相顧錯愕,太後突然駕臨皇帝的禦書房,是極其罕見的事。

    可知此來必有所謂。

     “容臣告退!” “你别走遠!”皇帝向後窗一指,然後匆匆迎了出去。

     等石顯剛出側面,太後已踏上台階。

    皇帝叫應了,親自攙扶入殿,奉請上坐。

     “不必!我說幾句話就走。

    ”太後緊接着說:“聽說你今天又召集廷議,商量用兵之事?” “是!” “結果呢?” “文武君臣,所見佥同。

    ”皇帝神采飛揚地說:“都主張讨伐呼韓邪。

    ” “這一次跟上一次不同啊!”太後詫異地:“上次大家都贊成息事甯人,這一次怎麼完全變了呢?” “這是因為陳湯回朝,他對戰事,有十分把握的緣故。

    ” “照這麼說,是陳湯在做皇帝?他說要讨伐,大家都跟着他說,應該讨伐!” “母後這話,”皇帝不以為然地:“太重了!” “太重了?哼!”太後微微冷笑:“你不想想,社稷蒼生為重,聽陳湯片面之詞,輕易用兵,實在太欠考慮了!我再問你,匡衡怎麼說?” “他說,戰事如果在四個月内結束,庫藏敷用,不必加稅。

    ” “四個月不能結束呢?百姓的負擔不又加重了嗎?”太後略停一下又說:“果然為了救亡圖存,百姓傾家蕩産,資助軍需,亦是心甘情願的;若是為了一個婦人而興兵,沒有一個人會贊成打這一場仗!” 這話說得透徹無比。

    石顯心想,太後實在厲害,不如避之大吉。

    誰知太後的厲害,猶超過他的想像,明知他躲在後窗下,故意裝作不知,等他的身影從窗外閃過,卻又不放他逃了。

     “誰在外面?”太後厲聲喝問。

     這一喝,殿外都聽見了。

    禁衛聞警,當然會四下搜查。

    讓他們抓住推到太後面前,宰相的臉面何存?因而石顯很知趣,也很窘澀地現身而出。

     “臣石顯叩見太後!”石顯磕着頭說:“慈駕忽臨,臣回避不及,死罪,死罪!” “你的死罪不在這上頭。

    ”太後道:“你身為中書令,居宰輔之位。

    皇上意氣用事輕動幹戈,你谏阻了沒有?” “皇太後的責備,臣無地自容。

    ” “母後不必責備石顯。

    ”皇帝接口說道:“大計是兒臣一個人決定的。

    ” “你也該問問我啊!” “本朝家法,大政不宜上煩慈憂。

    ” 此言一出,太後色變,皇帝亦傻了!悔恨自己出言太不檢點。

    這句話可真是說得太重了。

     太後心裡難過極了,也氣極了。

    自覺再說任何話都是多餘的,所以掉轉身子就走,而且走得很急,攙扶的宮女,心驚膽戰,唯恐她傾跌。

    皇帝更是惶恐莫名,連連喊着:“母後,母後!”甚至跪了下來,可是,太後不屑一顧。

     這一下,引起了許多流言,許多不安。

     首先是陳湯最着急。

    特為去看石顯,表示調兵遣将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半途而廢,不如不動,如今太後與皇帝在大計上意見不合,口頭上沖突得如此厲害,則何去何從,令臣下困惑之至。

     石顯是這樣答複他:“看樣子,皇帝的意思很堅決,遲早不免一戰。

    不過,太後既然大為生氣,眼前在皇上自不便有所動作,免得誤會更深。

    ” “我原知道該緩一緩,無奈一緩就等于白白費事,要問的就是這一點。

    ” “我也知道你要問的就是這一點。

    無奈眼前連皇上都沒有主意。

    陳将軍,我倒請問,不緩一緩怎麼辦?” 陳湯一股濃眉打起個結,厚厚的嘴唇閉着,沉思了好一會,開口說道:“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