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上所示的幾層顧慮,恰好都不足為憂。
真正洪福齊天,恭喜恭賀!” “噢!”皇上隻看他的神态,聽他的語言,便覺愁顔一寬,急急問道:“你想到的是誰?” “甯胡長公主的三位結義姊妹,挑一位去,有何不可?” 是啊!皇帝在心裡說。
那三個人相貌雖遠遜昭君,但也算美人,可以過得去。
至于荊襄的風土人情,自然熟悉。
昭君的家世,本就約略知曉,一定可以設法冒充得過去。
所成疑問的是,這三個人之中,可有心甘情願代昭君遠嫁的? 提到這一點,周祥認為以異姓姊妹的情義,必有心甘情願的人。
就算沒有,迫以皇帝,亦不能不從。
同時厚賜家屬,切實告誡,這樣恩威并用,那“假昭君”顧念父母兄弟的安全,敢不謹慎小心?決不會有自暴真正身份,惹得呼韓邪對中朝有不滿的事情出現。
“說得有理!”皇帝大為高興,立即降旨,“召史衡之!等我當面交代。
” “這——”周祥遲疑了。
他的遲疑是做作,為的早想取史衡之而代之,所以這件功勞決不能讓與史衡之。
這遲疑是騰出功夫,思量如何中傷史衡之。
“怎麼”皇帝問道:“叫史衡之有何不妥?” “是!”周祥已想好了話,從容答道:“臣之愚見,以為不妥。
像甯胡長公主這樣的國色天香,竟差點埋沒,足見掖庭令未能盡職!” 是啊!皇帝的耳朵最軟,心想如果史衡之早日薦賢,王昭君必已封為妃嫔,又何緻于有今天這種僵局?推原論始,失職之罪,實無可辭! “你倒提醒了我!史衡之不能再當掖庭令了。
” 這一說,周祥卻又慌了手腳。
因為自己尚未展開活動,石顯的态度亦不可知,如果此時逐史衡之出掖庭,接替的人,不見得會是自己。
那一來不但便宜了他人,而且可能阻塞了自己調往掖庭之路。
因此,眼前還得保全史衡之。
“啟奏皇上,掖庭令固有失職之罪,不過這時候似乎還不宜更動。
為的是太後正在大生其氣,别再加深了誤會。
” 掖庭令的人選,照例要征詢皇後,請示太後。
此時更疊,對史衡之有着很明顯的懲罰意味,太後問到,似難交代。
“那麼,這件事就交給你辦。
”皇帝格外叮囑:“可别再太張揚了!” “臣謹遵旨。
”周祥響亮地答了這一聲,複又請示:“臣可否傳旨,召林采、韓文、趙美三位美人前來,由臣去磋商?” “可以。
” 于是周祥派人到掖庭宣旨。
從史衡之以次。
都以為這是昭君請求皇帝,召三姊妹進宮叙話,哪知所見到隻是周祥,不由得都感到困惑了。
更令人不解而且覺得窘迫的是,周祥并不開口,隻目不轉睛似地,直盯着三個看。
她們當然不會猜得到,他是在作初步的甄選,先就三人的儀容作一個取舍。
細細看下來,周祥認為該在林、趙二人中擇其一。
除卻昭君,四姊妹中該推韓文為美,可惜她生得文雅纖瘦,與須眉如戟的呼韓邪不甚相配。
相配的第一個是林采,身材高大,豐容盛鬷,恰像塞外的阏氏。
其次是趙美,得嬌媚二字,看上去應為呼韓邪所喜。
“内相,”林采動容了:“皇上宣召,有何見谕?” “皇上命我跟你們商量一件事。
”周祥略停一下,突然問道:“你們三位跟甯胡長公主的情分如何?” “我們是異姓姊妹。
” “親姊妹亦有視如仇人的。
”周祥說道:“名分是一件事,情分又是一件事。
” “内相說得不錯。
”韓文接口答說:“不過,内相要知道,我們就是因為情分深了,才有異姓姊妹的名分。
” “是的。
”趙美作了更明白的表示:“我們跟長公主的情分,比親姊妹還深。
” “那好!”周祥乘機說道,“如今長公主因為有個特别的原因,不能遠嫁塞外,得有一個人,襲用她的封号、姓名代她去作呼韓邪的阏氏。
想來你們既與長公主比親姊妹還親,一定肯為她犧牲。
” 聽得這一說。
三姊妹無不驚異莫名,“是為了什麼特别的原因?”趙美問說。
“四妹!”林采與韓文不約而同地喊,也都不約而同地住了口。
趙美看到林、韓二人相視微笑的神态,恍然大悟,高興地說:“我懂了,我懂了!” “懂了就好,放在心裡
真正洪福齊天,恭喜恭賀!” “噢!”皇上隻看他的神态,聽他的語言,便覺愁顔一寬,急急問道:“你想到的是誰?” “甯胡長公主的三位結義姊妹,挑一位去,有何不可?” 是啊!皇帝在心裡說。
那三個人相貌雖遠遜昭君,但也算美人,可以過得去。
至于荊襄的風土人情,自然熟悉。
昭君的家世,本就約略知曉,一定可以設法冒充得過去。
所成疑問的是,這三個人之中,可有心甘情願代昭君遠嫁的? 提到這一點,周祥認為以異姓姊妹的情義,必有心甘情願的人。
就算沒有,迫以皇帝,亦不能不從。
同時厚賜家屬,切實告誡,這樣恩威并用,那“假昭君”顧念父母兄弟的安全,敢不謹慎小心?決不會有自暴真正身份,惹得呼韓邪對中朝有不滿的事情出現。
“說得有理!”皇帝大為高興,立即降旨,“召史衡之!等我當面交代。
” “這——”周祥遲疑了。
他的遲疑是做作,為的早想取史衡之而代之,所以這件功勞決不能讓與史衡之。
這遲疑是騰出功夫,思量如何中傷史衡之。
“怎麼”皇帝問道:“叫史衡之有何不妥?” “是!”周祥已想好了話,從容答道:“臣之愚見,以為不妥。
像甯胡長公主這樣的國色天香,竟差點埋沒,足見掖庭令未能盡職!” 是啊!皇帝的耳朵最軟,心想如果史衡之早日薦賢,王昭君必已封為妃嫔,又何緻于有今天這種僵局?推原論始,失職之罪,實無可辭! “你倒提醒了我!史衡之不能再當掖庭令了。
” 這一說,周祥卻又慌了手腳。
因為自己尚未展開活動,石顯的态度亦不可知,如果此時逐史衡之出掖庭,接替的人,不見得會是自己。
那一來不但便宜了他人,而且可能阻塞了自己調往掖庭之路。
因此,眼前還得保全史衡之。
“啟奏皇上,掖庭令固有失職之罪,不過這時候似乎還不宜更動。
為的是太後正在大生其氣,别再加深了誤會。
” 掖庭令的人選,照例要征詢皇後,請示太後。
此時更疊,對史衡之有着很明顯的懲罰意味,太後問到,似難交代。
“那麼,這件事就交給你辦。
”皇帝格外叮囑:“可别再太張揚了!” “臣謹遵旨。
”周祥響亮地答了這一聲,複又請示:“臣可否傳旨,召林采、韓文、趙美三位美人前來,由臣去磋商?” “可以。
” 于是周祥派人到掖庭宣旨。
從史衡之以次。
都以為這是昭君請求皇帝,召三姊妹進宮叙話,哪知所見到隻是周祥,不由得都感到困惑了。
更令人不解而且覺得窘迫的是,周祥并不開口,隻目不轉睛似地,直盯着三個看。
她們當然不會猜得到,他是在作初步的甄選,先就三人的儀容作一個取舍。
細細看下來,周祥認為該在林、趙二人中擇其一。
除卻昭君,四姊妹中該推韓文為美,可惜她生得文雅纖瘦,與須眉如戟的呼韓邪不甚相配。
相配的第一個是林采,身材高大,豐容盛鬷,恰像塞外的阏氏。
其次是趙美,得嬌媚二字,看上去應為呼韓邪所喜。
“内相,”林采動容了:“皇上宣召,有何見谕?” “皇上命我跟你們商量一件事。
”周祥略停一下,突然問道:“你們三位跟甯胡長公主的情分如何?” “我們是異姓姊妹。
” “親姊妹亦有視如仇人的。
”周祥說道:“名分是一件事,情分又是一件事。
” “内相說得不錯。
”韓文接口答說:“不過,内相要知道,我們就是因為情分深了,才有異姓姊妹的名分。
” “是的。
”趙美作了更明白的表示:“我們跟長公主的情分,比親姊妹還深。
” “那好!”周祥乘機說道,“如今長公主因為有個特别的原因,不能遠嫁塞外,得有一個人,襲用她的封号、姓名代她去作呼韓邪的阏氏。
想來你們既與長公主比親姊妹還親,一定肯為她犧牲。
” 聽得這一說。
三姊妹無不驚異莫名,“是為了什麼特别的原因?”趙美問說。
“四妹!”林采與韓文不約而同地喊,也都不約而同地住了口。
趙美看到林、韓二人相視微笑的神态,恍然大悟,高興地說:“我懂了,我懂了!” “懂了就好,放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