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性情魯莽,再說出一句不中聽的話來,會鬧得不歡而散,所以急急攔在前面:“話不說不明。
石中書的解釋很圓滿,單于不可不信。
” 呼韓邪點點頭:“事情看來倒不假,不過太巧了。
” “是啊!世上就有如此湊巧的事。
看來倒是天假其便,特意留着這段豔福,等單于來享。
” “也要看了人再說。
”呼韓邪的臉色完全緩和了,想了一下問道:“石中書,今天你算是正式給了答複?” “不,不!我是叨在愛末,先向單于報個喜信。
等王昭君封了長公主,降旨匹配單于,馮大鴻胪會鄭重通知。
那時,”石顯略停一下問道:“單于的聘禮,可曾預備了沒有?” “當然,當然!”胡裡圖代為答複:“備得有很隆重的聘禮!” “那好!單于,你就等着做老太後的女婿吧!” 直到宣诏這天,王昭君才得到信息,自己要成為公主了。
報信的是傅婆婆,語焉不詳,隻為皇帝要封她為公主。
這是不能令信其為真的話,因為沒有原因。
甚至,要編都編不出來。
四姊妹都聚集在昭君屋子裡,雖然都為她高興,但更多的是困惑。
你一言,我一語在猜測。
為什麼要封昭君為公主? 結果是沒有誰猜的原因,可以成立。
“一定是傅婆婆弄錯了!”韓文極有把握地說。
“不然!”林采另有看法:“傅婆婆的話,一向很靠得住。
消息不會假。
” 到得中午,掖庭令着人來請昭君去叙話。
這就有點像那回事了!三姊妹陪着昭君同行,在大廳中等待。
約莫一頓飯功夫,方見昭君從史衡之的屋子裡出來,臉上卻看不出什麼。
“怎麼樣?”三姊妹一擁而前,同聲問說。
昭君微颔首,證明實了有這回事。
性急的韓文急急問說:“二姊,到底為什麼封你為公主?” “是要我和番。
” “和番?” “三妹,回我屋裡說去。
” 回到自己屋子裡,昭君細說了史衡之告訴她的話,封為“甯胡長公主”,下嫁呼韓邪單于。
下午就有欽使來宣诏。
冊封的儀典,由客曹尚書另行準備。
昭君須打點着進宮謝恩。
“二姊,”趙美問說:“什麼叫長公主?” “皇帝的姊妹,稱為長公主。
”韓文為她解釋。
“這樣說,二姊就是太後的女兒?” “對了!” “這一說!我就不該再叫二姊,要叫長公主——”“不,不!”昭君急忙搶着說:“三妹、大姊、四妹,我既還沒有正式冊封,也還沒有移居,你我仍舊姊妹相稱。
就是将來冊封了,私底下我們也仍舊是姊妹。
不過,”她容顔慘淡地說:“隻怕叫姊姊、妹妹的日子,也不多了!” 遠嫁塞外,音容長隔。
昭君已浮起濃重的離愁。
三姊妹見此光景,頓有依依不舍之情,無不黯然。
“不要這樣!”林采強笑道:“二妹的大喜事,應該高興才是。
” 于是包括昭君自己在内,都是強抑悲傷,勉為歡笑,凡事都往好的方面去想。
說她從此是金枝玉葉,榮宗耀祖;說她屈身和番,功在國家;還說她居然能重遊兒時嬉笑之地,亦是人生難得的際遇。
說來說去,韓文終于忍不住提出一個疑問:“封二姊為長公主,是皇上的意思。
我就不明白,皇上為什麼不封二姊為妃嫔?” 這也正是存在林采與趙美心底的一大疑團,所以雖未附和,卻都沉默,表示同感。
見此光景,昭君不忍獨保秘密了。
“大姊,”她說:“你還記得毛延壽畫像那天的情形不?” “怎麼記不得?我們不都還在說,看起來人言不可盡信,竟是冤枉了他!不過,何以那麼一張畫送了上去,竟會石沉大海似地,音信毫無?” “是啊,”韓文接口說道:“你看,像孟玉那樣,竟然亦承恩寵!提起來真是氣人。
” “大姊,三姊,”趙美連連搖手:“你們先聽二姊說。
” “說起來,恐怕不是冤枉毛延壽。
”昭君聲音中,略有些怅惘的意味,“那天晚上,夜已經很深了,傅婆婆來敲我的門,她說,她有句話不跟我說睡不着覺,毛延壽是在等着我送禮去,如果不送,他們另外畫一張像呈給
石中書的解釋很圓滿,單于不可不信。
” 呼韓邪點點頭:“事情看來倒不假,不過太巧了。
” “是啊!世上就有如此湊巧的事。
看來倒是天假其便,特意留着這段豔福,等單于來享。
” “也要看了人再說。
”呼韓邪的臉色完全緩和了,想了一下問道:“石中書,今天你算是正式給了答複?” “不,不!我是叨在愛末,先向單于報個喜信。
等王昭君封了長公主,降旨匹配單于,馮大鴻胪會鄭重通知。
那時,”石顯略停一下問道:“單于的聘禮,可曾預備了沒有?” “當然,當然!”胡裡圖代為答複:“備得有很隆重的聘禮!” “那好!單于,你就等着做老太後的女婿吧!” 直到宣诏這天,王昭君才得到信息,自己要成為公主了。
報信的是傅婆婆,語焉不詳,隻為皇帝要封她為公主。
這是不能令信其為真的話,因為沒有原因。
甚至,要編都編不出來。
四姊妹都聚集在昭君屋子裡,雖然都為她高興,但更多的是困惑。
你一言,我一語在猜測。
為什麼要封昭君為公主? 結果是沒有誰猜的原因,可以成立。
“一定是傅婆婆弄錯了!”韓文極有把握地說。
“不然!”林采另有看法:“傅婆婆的話,一向很靠得住。
消息不會假。
” 到得中午,掖庭令着人來請昭君去叙話。
這就有點像那回事了!三姊妹陪着昭君同行,在大廳中等待。
約莫一頓飯功夫,方見昭君從史衡之的屋子裡出來,臉上卻看不出什麼。
“怎麼樣?”三姊妹一擁而前,同聲問說。
昭君微颔首,證明實了有這回事。
性急的韓文急急問說:“二姊,到底為什麼封你為公主?” “是要我和番。
” “和番?” “三妹,回我屋裡說去。
” 回到自己屋子裡,昭君細說了史衡之告訴她的話,封為“甯胡長公主”,下嫁呼韓邪單于。
下午就有欽使來宣诏。
冊封的儀典,由客曹尚書另行準備。
昭君須打點着進宮謝恩。
“二姊,”趙美問說:“什麼叫長公主?” “皇帝的姊妹,稱為長公主。
”韓文為她解釋。
“這樣說,二姊就是太後的女兒?” “對了!” “這一說!我就不該再叫二姊,要叫長公主——”“不,不!”昭君急忙搶着說:“三妹、大姊、四妹,我既還沒有正式冊封,也還沒有移居,你我仍舊姊妹相稱。
就是将來冊封了,私底下我們也仍舊是姊妹。
不過,”她容顔慘淡地說:“隻怕叫姊姊、妹妹的日子,也不多了!” 遠嫁塞外,音容長隔。
昭君已浮起濃重的離愁。
三姊妹見此光景,頓有依依不舍之情,無不黯然。
“不要這樣!”林采強笑道:“二妹的大喜事,應該高興才是。
” 于是包括昭君自己在内,都是強抑悲傷,勉為歡笑,凡事都往好的方面去想。
說她從此是金枝玉葉,榮宗耀祖;說她屈身和番,功在國家;還說她居然能重遊兒時嬉笑之地,亦是人生難得的際遇。
說來說去,韓文終于忍不住提出一個疑問:“封二姊為長公主,是皇上的意思。
我就不明白,皇上為什麼不封二姊為妃嫔?” 這也正是存在林采與趙美心底的一大疑團,所以雖未附和,卻都沉默,表示同感。
見此光景,昭君不忍獨保秘密了。
“大姊,”她說:“你還記得毛延壽畫像那天的情形不?” “怎麼記不得?我們不都還在說,看起來人言不可盡信,竟是冤枉了他!不過,何以那麼一張畫送了上去,竟會石沉大海似地,音信毫無?” “是啊,”韓文接口說道:“你看,像孟玉那樣,竟然亦承恩寵!提起來真是氣人。
” “大姊,三姊,”趙美連連搖手:“你們先聽二姊說。
” “說起來,恐怕不是冤枉毛延壽。
”昭君聲音中,略有些怅惘的意味,“那天晚上,夜已經很深了,傅婆婆來敲我的門,她說,她有句話不跟我說睡不着覺,毛延壽是在等着我送禮去,如果不送,他們另外畫一張像呈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