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林采向窗外張望了一下,雖無人偷聽,還恐隔牆有耳,特意走近昭君身邊,低聲說道:“這史衡之陰險無比,可得當心他!” “喔,林姐姐,你必是聽到什麼了?” “是啊!不然我亦不好随便冤枉一個人。

    據說,他原是孫鎮提拔起來的。

    這一次孫鎮出使,由他代理,居然秘密地奏了一本,說孫鎮的措施如何乖方?是告到皇太後那裡,皇太後便吩咐皇上,拿孫鎮調出去管離宮。

    史衡之就順理成章地當上了掖庭令。

    ” “這麼說,掖庭是歸皇太後管?” “皇太後要拿權,也沒有她的辦法。

    ”林采的興趣在談史衡之,把話題又拉了回來: “史衡之這個人,心很黑,死要紅包。

    ” “這。

    我爹已經替我準備了,是十兩銀子的見面禮。

    ” “你送十兩,我也送十兩。

    還有,”林采問道:“照料我們起居的傅婆婆,也該給個紅包。

    你看送多少?” “至少也得五兩吧?” “好!我去通知韓文、趙美,大家送一樣的數目。

    ” 林采一走,傅婆婆正好也來了。

    名為“婆婆”,實在是個中年婦人,肥大白胖,風韻猶存,隻是舉止言語,裝成老祖母的樣子,所以成了“傅婆婆”。

     傅婆婆是掖庭中許多女執事之一。

    掖庭的房舍,千篇一律,一排一排,鱗次栉比。

    每一排中間是一條南北向的甬道,稱為“永巷”。

    東掖庭共有四十二條永巷。

    便有四十二個像傅婆婆這樣的女執事。

    她們的身分不上不下,類似大戶人家的“管家婆”,權威要看主人信任的程度而定。

    傅婆婆很能幹,一直都受掖庭令的看重,所以在東掖庭中,是個有頭有臉的女執事。

     她的能幹,當然包括知人之明在内。

    第一眼看到昭君,便知她在掖庭。

    不過如逆旅的過客。

    因而特獻殷勤,來看看有什麼可以争取昭君好感的機會。

     傅婆婆問長問短。

    殷勤得很。

    卻又不是沒話找話瞎敷衍。

     所問的話。

    不是人家擔心的,便是人家有興趣的。

    在昭君看,世上從未有像傅婆婆這樣善體人情的人,因而一下子就全心傾服了。

     看看敷衍得夠了,傅婆婆起身說道:“王姑娘,我就住在北頭小屋。

    不拘時候,有事盡管招呼我,不要怕不好意思,臉皮薄,自己吃虧。

    ” 不說她自己願意日夜照料。

    卻提出忠告,說“臉皮薄,自己吃虧”。

    這話在昭君聽來,親切無比,不由得便說:“傅婆婆,你請慢走!”她把本預備等林采來,一起交出去的紅包取了出來,遞到傅婆婆手上,“這十兩銀子,煩你送給史長官。

    ” 傅婆婆想了一下說:“好!先存在我這裡。

    等多幾個人托我,一起送上去。

    ” “對了!托付了你,了我一件事。

    這五兩銀子,送你買件襖穿!” “這可是受之有愧了!我如果不收,你心裡一定咕噜。

    以為我嫌少。

    ”傅婆婆很懇切地說:“說實話,王姑娘,我指望你的,不是這麼五兩銀子。

    這話――暫時也不必說它!反正我領你的盛情就是。

    ” 傅婆婆倒真的是一片好心,巴望昭君即日就能上承恩寵,很想替她在史衡之面前,重托一托。

    但初想如此,再想不妥,這個新任的掖庭令,疑心病特重,必以為自己是受了昭君的多大的好處,所以力薦,那就弄巧成拙了。

     不過,她本心也真的喜愛昭君,入晚無事,又來探望。

    對燈獨坐,鄉思飛越的昭君,遣愁無計。

    當然也歡迎有這樣一個人來閑談破悶,所以急忙起身讓坐,态度上表現得很熱烈。

     “一個人在想家?” 昭君笑了,然後點點頭問:“傅婆婆怎麼知道?” “這我看得多了。

    我也不來勸你,勸亦無用,過些日子,自然而然就好了。

    ” “但願‘這些日子’快快過去。

    ” “别人不敢說,像你,這不過短短的幾天。

    ”傅婆婆說:“一出了頭。

    花團錦簇的日子,即使想家也不要緊!” “怎麼呢?” “那時候,你要――”傅婆婆突然問說:“王姑娘,府上還有那些人?” “爹、娘,兩個哥哥!” “都好福氣。

    ”傅婆婆脫口稱贊。

     這意思是說。

    父母兩兄都可因她的承寵而貴盛。

    果能如此,自然得極大的安慰。

    昭君不由得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