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州的富商
關燈
小
中
大
房運是壞透了。
” “原是門生福薄。
”龔定庵問道,“這回被黜,想來是策論不好?” “不是,不是!隻怪我開頭薦得太多,薦到足下,總裁以額滿見遺,我曾經要求換一卷,總裁亦複不許,真是‘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說着,周贻徽黯然搖首,臉有餘恨。
龔定庵無詞以慰,隻好找别的話來談,想起劉仲範的意外之喜,便即說道:“第三名劉儀,确有真才實學,聽說差一點有遺珠之歎。
” “喔,那是大總裁的成全。
”周贻徽便将英和改墨卷的經過,約略告知,講完又說,“有幸有不幸,足下亦不必怅惘;科名遲早,付之天意,隻好以大器晚成許足下了。
” “多謝老師關愛。
”龔定庵起身告辭,“改日再來請安。
” “請稍待,請稍待。
我有一事奉求。
” 周贻徽說完,轉身入内,不一會捧出來一個畫軸,是他父親的像,要請龔定庵題一首詩。
龔定庵自然“謹遵台命”。
但将畫像拿了回來,卻不知如何着筆?因為對這位“薦主的老太爺”,生平行誼,一無所悉,隻好先找廣西籍的朋友去打聽,據說周贻徽的父親叫周維壇,乾隆五十二年的翰林,喜歡講通學,此外就一無是稱了。
材料太少,而且龔定庵心情不佳,懶得為這些應酬筆墨去花心思,便用八股文中出“截搭題”的辦法,将不相幹的事硬扯在一起,寫了一首七絕: 科名幾輩到兒孫,道學宗風畢竟尊; 我作新詩侑公笑,祝公家法似榕門。
“榕門”是乾隆年間東閣大學士陳宏謀的别号,此人亦在名臣之列,殁後谥文恭入祀賢良祠,他也是廣西臨桂人,所以龔定庵在末句之下自注:“陳文恭公其鄉先輩也”。
題目是:“薦主周編修贻徽屬題尊甫小像獻一詩”。
這首詩的末句,含着一個簇新的典故――清朝第二個“連中三元”的故事。
第一個出在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四庫全書告成,偃武修文的極盛時期,那幾個年頭的科場佳話極多,四十三年戊戌會試,考官中有六個狀元;四十四年己亥恩科鄉試,江南闱一榜四元,狀元會元各二,實際上是五元,因為那一科的解元,蘇州的錢榮字湘,在四十六年辛醜,中會元複中狀元,成為明朝商辂以來,三百多年中又一個連中三元的人。
自乾隆辛醜至上一科――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狀元陳繼昌,亦是連中三元,他就是陳宏謀的玄孫。
所謂“祝公家法似榕門”,意思是周家将來亦像陳家那樣,會出三元,這是無可恭維而迫不得已想出來的祝詞。
不過,在龔定庵雖自覺這樣的詩實在無甚意味,而周贻徽卻很高興,因為龔定庵是當時的大名士,隻字片語,亦足增光,而詩題中表明周贻徽曾是他的“薦主”,這一點更使得本人得意。
發榜的第四天,接到蘇州的來信,發信的人不是燕紅而是顧千裡。
果如所料,因為不是好消息,所以顧千裡不敢早告訴他,怕影響他的心境,“文戰”不利。
消息不但不好,而且是很不好,一場春夢而結尾是噩夢――燕紅削發了!亦正如龔定庵一直在擔心的,是楊二所施的鬼蜮伎倆。
” “原是門生福薄。
”龔定庵問道,“這回被黜,想來是策論不好?” “不是,不是!隻怪我開頭薦得太多,薦到足下,總裁以額滿見遺,我曾經要求換一卷,總裁亦複不許,真是‘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說着,周贻徽黯然搖首,臉有餘恨。
龔定庵無詞以慰,隻好找别的話來談,想起劉仲範的意外之喜,便即說道:“第三名劉儀,确有真才實學,聽說差一點有遺珠之歎。
” “喔,那是大總裁的成全。
”周贻徽便将英和改墨卷的經過,約略告知,講完又說,“有幸有不幸,足下亦不必怅惘;科名遲早,付之天意,隻好以大器晚成許足下了。
” “多謝老師關愛。
”龔定庵起身告辭,“改日再來請安。
” “請稍待,請稍待。
我有一事奉求。
” 周贻徽說完,轉身入内,不一會捧出來一個畫軸,是他父親的像,要請龔定庵題一首詩。
龔定庵自然“謹遵台命”。
但将畫像拿了回來,卻不知如何着筆?因為對這位“薦主的老太爺”,生平行誼,一無所悉,隻好先找廣西籍的朋友去打聽,據說周贻徽的父親叫周維壇,乾隆五十二年的翰林,喜歡講通學,此外就一無是稱了。
材料太少,而且龔定庵心情不佳,懶得為這些應酬筆墨去花心思,便用八股文中出“截搭題”的辦法,将不相幹的事硬扯在一起,寫了一首七絕: 科名幾輩到兒孫,道學宗風畢竟尊; 我作新詩侑公笑,祝公家法似榕門。
“榕門”是乾隆年間東閣大學士陳宏謀的别号,此人亦在名臣之列,殁後谥文恭入祀賢良祠,他也是廣西臨桂人,所以龔定庵在末句之下自注:“陳文恭公其鄉先輩也”。
題目是:“薦主周編修贻徽屬題尊甫小像獻一詩”。
這首詩的末句,含着一個簇新的典故――清朝第二個“連中三元”的故事。
第一個出在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四庫全書告成,偃武修文的極盛時期,那幾個年頭的科場佳話極多,四十三年戊戌會試,考官中有六個狀元;四十四年己亥恩科鄉試,江南闱一榜四元,狀元會元各二,實際上是五元,因為那一科的解元,蘇州的錢榮字湘,在四十六年辛醜,中會元複中狀元,成為明朝商辂以來,三百多年中又一個連中三元的人。
自乾隆辛醜至上一科――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狀元陳繼昌,亦是連中三元,他就是陳宏謀的玄孫。
所謂“祝公家法似榕門”,意思是周家将來亦像陳家那樣,會出三元,這是無可恭維而迫不得已想出來的祝詞。
不過,在龔定庵雖自覺這樣的詩實在無甚意味,而周贻徽卻很高興,因為龔定庵是當時的大名士,隻字片語,亦足增光,而詩題中表明周贻徽曾是他的“薦主”,這一點更使得本人得意。
發榜的第四天,接到蘇州的來信,發信的人不是燕紅而是顧千裡。
果如所料,因為不是好消息,所以顧千裡不敢早告訴他,怕影響他的心境,“文戰”不利。
消息不但不好,而且是很不好,一場春夢而結尾是噩夢――燕紅削發了!亦正如龔定庵一直在擔心的,是楊二所施的鬼蜮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