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交朋友的龔定庵

關燈
各省舉子到京會試,大部分下榻于會館;會館之會,即指會試。十八行省加上八旗,都有會館,文風盛的省分,會館不隻一處,像浙江就有“全浙會館”與“全浙新館”。各府各縣亦往往有自己的會館,杭州就有三處,前門外頭條胡同的“杭州會館”,西珠市口的“仁錢會館”,崇文門内西城根的“仁錢試館”。

    會館絕大部分在城南。龔定庵為了會客方便,有家不住住仁錢會館。珠市口雖有東西之分,但總稱為“南大街”,這條街上的會館極多,所以愛交朋友的龔定庵,交了好些新知,其中有一個叫馮晉漁,他是廣東瓊州——海南島人,志趣與龔定庵相同,希望移家太湖之濱,門外無車馬之喧,門内有琴書之樂。他說他曾兩度夢至山,前後所見,毫發不異,特地請人畫了一幅“夢遊山圖”,這時當然要請龔定庵題一題。

    山在江蘇太倉縣西,風景雖然秀麗,但江南好山好水多得很,無足為奇。山之得名,是由于明朝中葉的大名士王世貞定居于此之故,所以山俗稱王家山。他的别署叫“州山人”,文集名為《州山人四部稿》,正續編共三百八十四卷之多,是明朝文集中有名的大著作。

    龔定庵從小就相信“轉輪”之說,馮晉漁既然曾兩度神遊山,可知必是王世貞的後身,因而題了一首《齊天樂》:

    東塗西抹尋常有,精靈可憐如許!兜率天中,修羅海上。各是才人無數。魂兮記取,那半壁青山,我傭曾住。花月,魂來魂往定相遇。多君今世相仿,東南三百載,屈指吟侶,花葉書成,雲萍影合,溝水無情流去。賓朋詞賦,好換了青燈,戒鐘悲鼓,翻遍華嚴,忏卿文字苦。

    這首詞是用了王世貞的語氣,卻又用了好些佛家的典故,忏悔文字宿業。馮晉漁不以為然,因為他是不相信佛經的。

    有一天兩人同遊琉璃廠,馮晉漁買了一幅畫,名為《莫厘石公圖》,莫厘即是太湖中的洞庭東山;石公是明末袁宏道的别号,他曾做過蘇過的縣官,莫厘是他常遊之地。這一來又勾起龔定庵的許多感觸,填了兩首《長相思》,題下有序:

    予友馮晉漁,少具慧根,而不信經典,與予異也。嘗有買宅洞庭、攜鬟吹笛終焉之志,與予同也。軟紅十丈中,塵福不易,恐踐此約大難!兩人者互相揶揄。一日同過畫肆,見舊冊山水絕妙,晉漁購之歸,乃《莫厘石公圖》也。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