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張白牌聽用
關燈
小
中
大
顧千裡想了一下說:“送你上船就不必了,我飯後就走。
” 此時隻是下午三點,開飯還早得很,燕紅便即說道:“現成的詩牌,你們作詩吧?” “作詩不如填詞。
” “用詩牌填詞,還是頭一回。
”顧千裡接口說道,“不妨試一試。
” “字不夠,不能用長調。
”龔定庵随手翻開一張牌,是個“百”字,不由得笑道,“沒法子,還是要用長調。
” “‘百字令’介乎中調、長調之間。
不過,填詞不比作詩,重複的字很多,怎麼辦?” 顧千裡提出來的,确是一大疑問,龔定庵無以為答,于是燕紅開口了:“多加幾張白牌,随意聽用。
”她說,“本來是樂事,等牌硬湊,就不好玩了。
” “言之有理。
”顧千裡說,“加八張白牌聽用。
” 詩牌不夠多,隻好龔定庵與顧千裡兩個打;燕紅招呼茶水之餘,便坐在龔定庵身旁,指點商量,有時搶着為龔定庵摸牌,有說有笑,時而還起争執,她說應該打掉的牌,他偏要留着;當然,最後是龔定庵做主,因為哪張牌有用,哪張牌無用,隻有他心裡有數。
“摸一張好的!”燕紅摸牌一看,是個“绛”字,看了看現有的牌說,“已經有了個‘紅’字,這個字可以不要吧?” “哪裡,哪裡!這張牌好極了。
我快要‘聽’了。
” 過不多久,龔定庵摸了一張白牌,将牌一合,燕紅便即問說:“聽了?” “不錯。
” “聽什麼?” “我有三張白牌,就是聽三張;不過實際上隻聽兩張,因為其中有一個字,是牌中所沒有的。
” 正在談着,顧千裡打出一個“定”字,龔定庵将牌攤開,拿“定”字嵌在“山”字之上,一面将牌分開,一面念道: “龍華劫換,問何人料理,斷金零粉?五萬春花如夢過,難遣紫紫春恨。
賬春宵,枕欹紅玉,中有滄桑影。
定山堂畔,白頭可照明鏡。
” “這是上半阕。
”顧千裡說,“原來是詠君家橫波夫人。
”顧千裡說,“我這個‘定’字原可不打。
” “君家之‘君’,應該改一個字。
”燕紅笑道,“改個‘我’字。
” “啊,啊!”顧千裡驚喜地說,“真是巧了!” 原來“定山堂”是“江左三大家”之一龔芝麓的别署。
所以顧千裡道是“君家”;但“橫波夫人”卻姓顧――秦淮四大名妓之一的顧眉生,因而燕紅說要改為“我家”。
“我也沒有想到橫波夫人出于君家。
”龔定庵笑道,“真是巧不可言。
” “還是沒有想想的好。
”顧千裡也很豁達,“想到了有忌諱,就沒有這樣的好詞了。
請往下念!” 于是龔定庵念下半阕: “記得腸斷江南,花飛兩岸,老去才還盡;何不绛雲樓下去,同禮穹天鐘磐?青史閑看,紅妝淺拜,回護五宗肯;漳江一傳,心頭蓦地來省。
” “結句好!真正是史筆。
”顧千裡說,“這首詞,如果沒有白牌,就不能這麼好。
” “是啊!‘漳’字在牌中就沒有。
” “‘漳江’指誰?” “指黃石齋。
”龔定庵說,“這個典故,出在餘淡心的《闆橋雜記》上。
” 《闆橋雜記》專記明末清初的秦
” 此時隻是下午三點,開飯還早得很,燕紅便即說道:“現成的詩牌,你們作詩吧?” “作詩不如填詞。
” “用詩牌填詞,還是頭一回。
”顧千裡接口說道,“不妨試一試。
” “字不夠,不能用長調。
”龔定庵随手翻開一張牌,是個“百”字,不由得笑道,“沒法子,還是要用長調。
” “‘百字令’介乎中調、長調之間。
不過,填詞不比作詩,重複的字很多,怎麼辦?” 顧千裡提出來的,确是一大疑問,龔定庵無以為答,于是燕紅開口了:“多加幾張白牌,随意聽用。
”她說,“本來是樂事,等牌硬湊,就不好玩了。
” “言之有理。
”顧千裡說,“加八張白牌聽用。
” 詩牌不夠多,隻好龔定庵與顧千裡兩個打;燕紅招呼茶水之餘,便坐在龔定庵身旁,指點商量,有時搶着為龔定庵摸牌,有說有笑,時而還起争執,她說應該打掉的牌,他偏要留着;當然,最後是龔定庵做主,因為哪張牌有用,哪張牌無用,隻有他心裡有數。
“摸一張好的!”燕紅摸牌一看,是個“绛”字,看了看現有的牌說,“已經有了個‘紅’字,這個字可以不要吧?” “哪裡,哪裡!這張牌好極了。
我快要‘聽’了。
” 過不多久,龔定庵摸了一張白牌,将牌一合,燕紅便即問說:“聽了?” “不錯。
” “聽什麼?” “我有三張白牌,就是聽三張;不過實際上隻聽兩張,因為其中有一個字,是牌中所沒有的。
” 正在談着,顧千裡打出一個“定”字,龔定庵将牌攤開,拿“定”字嵌在“山”字之上,一面将牌分開,一面念道: “龍華劫換,問何人料理,斷金零粉?五萬春花如夢過,難遣紫紫春恨。
賬春宵,枕欹紅玉,中有滄桑影。
定山堂畔,白頭可照明鏡。
” “這是上半阕。
”顧千裡說,“原來是詠君家橫波夫人。
”顧千裡說,“我這個‘定’字原可不打。
” “君家之‘君’,應該改一個字。
”燕紅笑道,“改個‘我’字。
” “啊,啊!”顧千裡驚喜地說,“真是巧了!” 原來“定山堂”是“江左三大家”之一龔芝麓的别署。
所以顧千裡道是“君家”;但“橫波夫人”卻姓顧――秦淮四大名妓之一的顧眉生,因而燕紅說要改為“我家”。
“我也沒有想到橫波夫人出于君家。
”龔定庵笑道,“真是巧不可言。
” “還是沒有想想的好。
”顧千裡也很豁達,“想到了有忌諱,就沒有這樣的好詞了。
請往下念!” 于是龔定庵念下半阕: “記得腸斷江南,花飛兩岸,老去才還盡;何不绛雲樓下去,同禮穹天鐘磐?青史閑看,紅妝淺拜,回護五宗肯;漳江一傳,心頭蓦地來省。
” “結句好!真正是史筆。
”顧千裡說,“這首詞,如果沒有白牌,就不能這麼好。
” “是啊!‘漳’字在牌中就沒有。
” “‘漳江’指誰?” “指黃石齋。
”龔定庵說,“這個典故,出在餘淡心的《闆橋雜記》上。
” 《闆橋雜記》專記明末清初的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