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燕燕歸來
關燈
小
中
大
千裡說,“燕紅何以匆匆作此決定?她遷居以後,是算‘摘牌子’從良了呢?還是另構香巢?這些,先都要弄清楚。
” “我沒有問她。
” “這就是你糊塗了。
如果是前者,你當然義不容辭;倘或移居以後,仍舊開閣延賓,你想想,你替她出錢營香巢,算啥名堂?” “她已經說過了,她遷居是為了等我。
” “果然如此,也還罷了。
不過,内中恐怕還有不得已的緣故,等我去看了再說。
” “拜托,拜托。
不過,千裡,你說還有不得已的緣故,請問,那是什麼?” 顧千裡遲疑了一下,答說:“我是瞎猜的。
你等我的信好了。
” 回到杭州不久,龔定庵接到顧千裡的信,道出了燕紅急于遷居的一段内幕,原來從她急于擇人而事的消息一傳,毛遂自薦的人很不少,卻無一能夠入選,甚至有的自慚形穢,隻見過一次面便知難而退。
惟一的例外是個姓楊的,行二,蘇州府屬的昭文縣人;父親做過一任道員,因案休緻,算是在籍的紳士。
楊二本人進過學,風度翩翩,而且頗有文采,燕紅的意思倒有些活動了,但就在論及嫁娶之際,她才發現楊二是個武斷鄉曲,什麼包漕米、把持地方公益事業、包攬訴訟、欺侮孤兒寡婦等等,凡是歪秀才所做的壞事,此人無一不做。
燕紅自不免失望,但亦不無慶幸之感,幸虧及時看出楊二的原形,得以懸崖勒馬。
但楊二卻不放過她,經常登門,或者打茶圍,或者請客打牌擺酒;既然懸牌應客,自有門戶中的規矩,縱然不喜此人,卻不能不勉強應付,楊二卻漸漸不能忍耐了,一再向她們母女催問從良的條件;而燕紅也覺得支吾不下去,私下忖度,隻有杜門謝客之一途,因而才悄悄去覓新居。
就在這時候遇見了龔定庵,在燕紅的感覺中,恰如絕處逢生,死心塌地賦了那首《摸魚兒》明志。
“伊人新居,清幽絕倫。
”顧千裡在信中這樣寫道:“房主劉姓,姑蘇式微世家,久慕文名,聞為兄所營金屋,亟言無不可商量。
弟言于薛氏母女,照兄所示,與房主議定,典價五百金,以三年為期;一年之内如找補七百金,即作為買斷。
弟本已備妥全數,惟燕紅堅謂伊稍有積蓄,隻肯受二百金,作為借款。
現已成券,涓吉喬遷。
” 得此結果,龔定庵頗為欣慰,但有件事放不下心;燕紅遷居,當然是脫籍而有了良家婦女的身份,但楊二既是無惡不作的武斷鄉曲,隻怕對燕紅還不肯放手。
因此,他切切實實地寫了一封信給顧千裡,除了再三道謝以外,鄭重以燕紅相托,請他“保護”,勿使受楊二的騷擾。
這封信剛剛寫好,又接到顧千裡的第二封信,打開來一看,信中有信,信面上寫“人公子親啟”,下面是用胭脂畫成的一隻燕子,自然是燕紅了。
信中自然亦是談新居,對顧千裡深表感激,連日忙着移家;隻說定居以後,寫字讀詩,靜等明年初春良晤;對于楊二,隻字不提。
這種心情,龔定庵當然能夠了解,事成過去,如春夢之無痕,越快忘記越好,何必再提――她亦可能根本沒有想到,顧千裡已将她這段煩惱,向龔定庵和盤托出了。
” “我沒有問她。
” “這就是你糊塗了。
如果是前者,你當然義不容辭;倘或移居以後,仍舊開閣延賓,你想想,你替她出錢營香巢,算啥名堂?” “她已經說過了,她遷居是為了等我。
” “果然如此,也還罷了。
不過,内中恐怕還有不得已的緣故,等我去看了再說。
” “拜托,拜托。
不過,千裡,你說還有不得已的緣故,請問,那是什麼?” 顧千裡遲疑了一下,答說:“我是瞎猜的。
你等我的信好了。
” 回到杭州不久,龔定庵接到顧千裡的信,道出了燕紅急于遷居的一段内幕,原來從她急于擇人而事的消息一傳,毛遂自薦的人很不少,卻無一能夠入選,甚至有的自慚形穢,隻見過一次面便知難而退。
惟一的例外是個姓楊的,行二,蘇州府屬的昭文縣人;父親做過一任道員,因案休緻,算是在籍的紳士。
楊二本人進過學,風度翩翩,而且頗有文采,燕紅的意思倒有些活動了,但就在論及嫁娶之際,她才發現楊二是個武斷鄉曲,什麼包漕米、把持地方公益事業、包攬訴訟、欺侮孤兒寡婦等等,凡是歪秀才所做的壞事,此人無一不做。
燕紅自不免失望,但亦不無慶幸之感,幸虧及時看出楊二的原形,得以懸崖勒馬。
但楊二卻不放過她,經常登門,或者打茶圍,或者請客打牌擺酒;既然懸牌應客,自有門戶中的規矩,縱然不喜此人,卻不能不勉強應付,楊二卻漸漸不能忍耐了,一再向她們母女催問從良的條件;而燕紅也覺得支吾不下去,私下忖度,隻有杜門謝客之一途,因而才悄悄去覓新居。
就在這時候遇見了龔定庵,在燕紅的感覺中,恰如絕處逢生,死心塌地賦了那首《摸魚兒》明志。
“伊人新居,清幽絕倫。
”顧千裡在信中這樣寫道:“房主劉姓,姑蘇式微世家,久慕文名,聞為兄所營金屋,亟言無不可商量。
弟言于薛氏母女,照兄所示,與房主議定,典價五百金,以三年為期;一年之内如找補七百金,即作為買斷。
弟本已備妥全數,惟燕紅堅謂伊稍有積蓄,隻肯受二百金,作為借款。
現已成券,涓吉喬遷。
” 得此結果,龔定庵頗為欣慰,但有件事放不下心;燕紅遷居,當然是脫籍而有了良家婦女的身份,但楊二既是無惡不作的武斷鄉曲,隻怕對燕紅還不肯放手。
因此,他切切實實地寫了一封信給顧千裡,除了再三道謝以外,鄭重以燕紅相托,請他“保護”,勿使受楊二的騷擾。
這封信剛剛寫好,又接到顧千裡的第二封信,打開來一看,信中有信,信面上寫“人公子親啟”,下面是用胭脂畫成的一隻燕子,自然是燕紅了。
信中自然亦是談新居,對顧千裡深表感激,連日忙着移家;隻說定居以後,寫字讀詩,靜等明年初春良晤;對于楊二,隻字不提。
這種心情,龔定庵當然能夠了解,事成過去,如春夢之無痕,越快忘記越好,何必再提――她亦可能根本沒有想到,顧千裡已将她這段煩惱,向龔定庵和盤托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