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燕紅的信

關燈
于是又寫了複燕紅的信,向賬房支了四百銀子,将阿興喚了來吩咐,專程到蘇州去投信,四百銀子一半還顧千裡,一半給燕紅過年。

     “你到了燕紅姑娘那裡,悄悄打聽一下,是不是有個姓楊的在糾纏騷擾?”龔定庵格外囑咐,“要私下打聽,不要著痕迹。

    ” “是。

    ”阿興問道,“要不要等回信?” “要的。

    ”龔定庵忽然想起一件事,沉吟了好一會說,“你把信跟銀子交了以後,不妨問一聲:是不是有回信?燕紅姑娘一定會說:有的。

    這時候你就說:最好信上能帶一筆,問一問少奶奶好。

    這話要說得很自然,作為你自己的意思。

    ” 阿興有些困惑,這話做下人的何可胡亂建議?不過主人如此吩咐,隻好先答應下來再說。

     正在書房中談着,吉雲來了;她是聽老媽子說,阿興要去蘇州;又知道龔定庵在賬房裡支了四百兩銀子,特為來問個究竟。

     “我在蘇州搖了一場攤,輸了幾百銀子,跟顧千裡借的;快過年了,人家等錢用,我不能不叫阿興送去還他。

    ” 吉雲并不懷疑他在撒謊,隻說:“那就索性到上海去一趟,晚兩三天再走。

    ” “為什麼呢?” “我要做點點心,給老太太送去。

    ” 杭州的風俗,包粽子不在端午,而在年下;包粽子有好幾道手續,所以需要兩三天的工夫。

     “遲兩三天倒無所謂,不過東西太多,他一個人照顧不下來。

    再派一個人吧!” 于是另外派了一名仆人劉成,随同阿興一起出發,船到嘉興要分手了,往東是上海,直北是蘇州。

    這是到上海的航船,應該阿興上岸,另行覓舟;哪知他路上受寒重傷風,雖不是要緊的病,體力畢竟受影響,一隻皮箱裡八個大元寶,竟提它不動了。

     “阿成哥,沒辦法,你要送我到蘇州。

    ” 劉成同意送他到蘇州,但途徑不一樣,主張先一起到上海,然後轉往蘇州。

    理由是:第一,這年天時不正,臘月中忽然回暖,如果先到蘇州,再轉上海,耽延日子,那些點心可能會變味;其次,航船直到上海,不必換船,比較方便;最後,到了上海道衙門裡,要人要船,都很方便,不比在嘉興雇船,費錢費力。

     “格外還有一項好處,老爺衙門裡有兩位師爺,醫道好得很;請他們開一帖藥你吃,出一身汗病好了,輕輕松松到蘇州,有多好?” 阿興為他說動了,跟着他原船到了上海,見了“老爺”沒有什麼話說;見了“太太”話就多了,老家的上上下下都要問到。

    尤其是對阿興,他是“大少爺”貼身的書僮,送點心是“大少奶奶”派的差使,怎麼會派到他。

     “我是要到蘇州,大少爺派我去還一筆銀子。

    ” “是哪個?” “顧二少爺。

    ” “是不是号叫千裡的顧二少爺?” “是的。

    ” “大少爺跟他借的錢?” “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