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來到山塘
關燈
小
中
大
六年前――嘉慶二十五年庚辰。
龔定庵會試不第,捐了内閣中書,在京當差。
秋天請假南歸,為的是段玉裁的《經韻樓集》十二卷,已經開雕,需要他去襄助校對的工作。
在蘇州住了一個多月,深秋回杭州,而就在啟程的前一天,在十裡山塘邂逅了二十歲的燕紅。
這天是他的朋友顧千裡,為他在山塘妓家餞行,酒闌燈,正待賦歸時,忽然聽得笛聲自冷雨中飄來;離思滿懷的龔定庵,覺得嗚嗚咽咽,格外凄清,便即問道:“深宵寒笛誰家院?” “‘寒笛’二字甚新。
”顧千裡笑道,“可有循聲往訪的興緻?” “三少省省吧!”顧千裡的相好素秋接口,“燕紅的脾氣那麼強,龔大少去了一定惹一肚子的氣,何必?” 原來這燕紅是山西人,半年前來到山塘,以詩妓為标榜,崖岸自高,落落寡合;腦滿腸肥,胸無點墨的豪客,哪怕脫手千金,亦不屑一顧,即便騷人墨客,詩文不能讓她佩服的,亦是冷顔相對。
幾個月來,在她妝閣申請過客,而罰誓“永遠不再來”的大有人在。
聽顧千裡講完,龔定庵大為驚異,不道風塵之中,亦有此不合時宜之人。
不過,他走南走北,閱曆甚深,有“妝點山林大架子”的名士,就有矯揉造作、純盜虛聲的名妓;這燕紅是不是這類人物,先要打聽打聽。
“她的詩怎麼樣?” “還不錯。
”顧千裡答說,“早個幾十年,應該列入随園門牆。
” “有捉刀的人沒有?” “沒有,沒有。
我當面看她作過詩。
” “這笛子吹得不錯,想來是好音樂的?” “不錯,她倒是多才多藝,也會吹箫,也會彈筝。
”顧千裡說,“也怨不得她架子大。
” 聽這一說,龔定庵便決意要訪一訪燕紅;不過,“藝是如此,”他問:“色又如何?” 顧千裡想了一下,以兩字為答:“冷豔。
” 龔定庵便急于要見識了,他說:“常說風塵中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不道山塘堕溷,可與鄧尉之花等量齊觀。
走,走,這回是我作東。
” 一行四衆,敲開燕紅的妝閣,來應門的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妪;她就是燕紅的生母,自然認識顧千裡。
大概是車馬久稀,所以看深夜有客見訪,頗有驚喜之色,叫出人來将燈燭都點了起來;連閣外回廊的羊角風燈都發光了。
“薛太太,你不必太費事;這位龔老爺是當今大名士,慕你家姑娘的名,特為來看看她。
龔老爺明天就要回杭州,辰光不多,你把你姑娘請出來吧!” 但燕紅卻一時不能現身,薛太太亦不見露面,縱使茶果滿桌,殷勤款待,亦不免慢客之嫌;顧千裡的一個朋友,也是蘇州世家子弟的徐子森便冷笑着說:“拿熱臉換她的冷氣,真犯不着。
如果不是陪龔大哥,我早就走了。
” 龔定庵卻有耐心,因為原知她架子大,心裡已有準備;他擔心的是顧千裡言過其實,燕紅并非風塵中的梅花。
原來燕紅姓薛。
龔定庵心想,自南北朝以來,河東薛氏,便是大族;便即問道:“她是山西什麼地方人?” “不知道。
”顧千裡答說,“
龔定庵會試不第,捐了内閣中書,在京當差。
秋天請假南歸,為的是段玉裁的《經韻樓集》十二卷,已經開雕,需要他去襄助校對的工作。
在蘇州住了一個多月,深秋回杭州,而就在啟程的前一天,在十裡山塘邂逅了二十歲的燕紅。
這天是他的朋友顧千裡,為他在山塘妓家餞行,酒闌燈,正待賦歸時,忽然聽得笛聲自冷雨中飄來;離思滿懷的龔定庵,覺得嗚嗚咽咽,格外凄清,便即問道:“深宵寒笛誰家院?” “‘寒笛’二字甚新。
”顧千裡笑道,“可有循聲往訪的興緻?” “三少省省吧!”顧千裡的相好素秋接口,“燕紅的脾氣那麼強,龔大少去了一定惹一肚子的氣,何必?” 原來這燕紅是山西人,半年前來到山塘,以詩妓為标榜,崖岸自高,落落寡合;腦滿腸肥,胸無點墨的豪客,哪怕脫手千金,亦不屑一顧,即便騷人墨客,詩文不能讓她佩服的,亦是冷顔相對。
幾個月來,在她妝閣申請過客,而罰誓“永遠不再來”的大有人在。
聽顧千裡講完,龔定庵大為驚異,不道風塵之中,亦有此不合時宜之人。
不過,他走南走北,閱曆甚深,有“妝點山林大架子”的名士,就有矯揉造作、純盜虛聲的名妓;這燕紅是不是這類人物,先要打聽打聽。
“她的詩怎麼樣?” “還不錯。
”顧千裡答說,“早個幾十年,應該列入随園門牆。
” “有捉刀的人沒有?” “沒有,沒有。
我當面看她作過詩。
” “這笛子吹得不錯,想來是好音樂的?” “不錯,她倒是多才多藝,也會吹箫,也會彈筝。
”顧千裡說,“也怨不得她架子大。
” 聽這一說,龔定庵便決意要訪一訪燕紅;不過,“藝是如此,”他問:“色又如何?” 顧千裡想了一下,以兩字為答:“冷豔。
” 龔定庵便急于要見識了,他說:“常說風塵中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不道山塘堕溷,可與鄧尉之花等量齊觀。
走,走,這回是我作東。
” 一行四衆,敲開燕紅的妝閣,來應門的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妪;她就是燕紅的生母,自然認識顧千裡。
大概是車馬久稀,所以看深夜有客見訪,頗有驚喜之色,叫出人來将燈燭都點了起來;連閣外回廊的羊角風燈都發光了。
“薛太太,你不必太費事;這位龔老爺是當今大名士,慕你家姑娘的名,特為來看看她。
龔老爺明天就要回杭州,辰光不多,你把你姑娘請出來吧!” 但燕紅卻一時不能現身,薛太太亦不見露面,縱使茶果滿桌,殷勤款待,亦不免慢客之嫌;顧千裡的一個朋友,也是蘇州世家子弟的徐子森便冷笑着說:“拿熱臉換她的冷氣,真犯不着。
如果不是陪龔大哥,我早就走了。
” 龔定庵卻有耐心,因為原知她架子大,心裡已有準備;他擔心的是顧千裡言過其實,燕紅并非風塵中的梅花。
原來燕紅姓薛。
龔定庵心想,自南北朝以來,河東薛氏,便是大族;便即問道:“她是山西什麼地方人?” “不知道。
”顧千裡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