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科場奇聞
關燈
小
中
大
。
一個人要走起運來,真是意想不到。
” 這個“仇将思報”的人,自然是邵定侯,目的是讓池大老爺“另有高就”;心甘情願離開山陰縣,就不能再管這件案子。
“哪曉得池大老爺概脾氣,甯願不要發财,不願受氣。
”趙玉濤說:“當時他跟藩司去說,要告病開缺。
藩司莫名其妙,世界上有這樣的傻瓜,運氣來了往外推,哪裡有這樣的道理?池大老爺隻是勸不聽;問到緣故,他說了實話:他自己覺得輸在邵定候手裡,灰心了!” “後來呢?”小張問說。
“後來真的辭官不做了。
他說:做贓官他不肯;做清官要受氣。
官場裡他算看透了,還是不做最好。
” “不做做啥?依舊做‘郎中’?”小張問道:“他人在哪裡?” 一言未畢,隻見孫祥太走了進來;這一下,使得小張和劉不才不約而同地警覺:此來所為何事?貪聽趙玉濤談池大老爺的故事,連參香堂這樁大事都忘掉了。
兩人站起來正要動問,孫祥太卻搶先開了口,“正濤!”他手一指,“你先替我給兩位長輩磕頭。
” 這話未免突兀,兩個人都想攔住了先問明究竟;哪知趙正濤奉命唯謹,而且手腳利落,已經爬下地去磕了一個響頭。
劉不才首先避開不受;小張則一把拉起趙正濤,看看他師父問道:“老孫,你先說個道理看!為啥叫他磕頭?” “叫他磕頭是替我賠罪。
本來應該我自己,料想諒兩位一定不肯,所以叫他磕了再說。
千言并一句:是我不對。
”說着,孫祥太拱手作了個揖。
劉、張二人面面相觑,都猜到了是怎麼回事,未免大失望。
僵持了一會,終是由小張開口動問:“香堂開過了?” “是。
”孫祥太歉然答道:“沒有來招呼兩位,實在有不得已的苦衷。
一時也無從說起;我唯有認打認罰,聽兩位吩咐。
” 小張年紀輕,不免略有悻然之色;劉不才卻世故得多,知道人家不是有意做“半吊子”,講了話不算,說有苦衷,必有苦衷。
再說,事已如此,無可挽回,倒不如索性賣個人情,留寬後路。
因而他向小張使個眼色,放出很誠懇的聲音說:“言重,言重!原是好玩,能行則行;不行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孫老大,你不必放在心上,不然倒顯得做朋友不容易了。
” “劉三爺真正體諒人!我佩服。
”孫祥太轉臉對小張說道:“老弟台,我的事情了掉了。
劉三爺委托的事,明天就可以着手;我們是今天夜裡談,還是明天碰頭。
” “不忙,不忙。
”劉不才說道:“明天碰頭好了。
” 小張接口:“今天也要談談。
”他問趙正濤:“我們睡在哪裡?” “有客房。
”孫祥太說:“正濤在這裡不大熟,我來引路。
” 于是孫祥太親自引路,出了一道邊門,另有一重院落;其中南北相對兩排平房,一大半點着燈燭,窗紙上人影幢幢,卻聽不見語聲。
領到西面最後一間房,裡面有兩張床鋪;桌上已經擺下一大壺酒,四隻幹果、冷葷碟子。
孫祥太進門說道:“兩位先喝喝酒,等我;我還有點雜事,料理完了就來。
正濤,你先跟我去辦點事。
”說完,又拱一拱手,帶着趙正濤走了。
“四點鐘了!”小張掏出懷表來看一下,“累不累?” 長夜奔波,通宵劇談,豈有不累之理?不過,“困倒不困!”劉不才捂着肚腹,有些愁眉苦臉地,“犯病了。
” “犯病?”小張驚問:“什麼病?” 劉不才不答,走到桌邊一看,四碟酒菜中,有一碟是極大的闆栗,剖開一半殼,用醬油五香煮過;此刻最耐饑,劉不才一連吃了七八個還不停手。
小張越發不解,警告他說:“老劉,這樣東西不大容易消化;你有病少吃點,當心肚子裡停滞。
” “不要緊。
”劉不才摩摩肚子說,“這下舒服得多了。
我這個毛病,人家說是胃氣,我說是‘餓病’,一發作就要吃東西。
是這幾個月餓出來的。
” “原來是這樣的病!”小張笑道:“倒害得我心裡好不舒服,辛辛苦苦跑了來,啥也沒有看到,反讓你弄出病來。
你想冤不冤?”他接着收斂笑容,憤憤地說:“老趙講什麼縣大老爺做郎中,是鬼扯淡。
有意跑野馬軀擱功夫。
老孫師徒真不夠朋友。
” “你不要這樣說。
人家有人家的規矩,領我們進門,面子已經很大了。
”劉不才又說,“你要替人家想想,今天人家是開香堂執法;自己先就不守規矩,拿空子帶到香堂裡來,怎麼還有資格談家法?” 小張還未開口,突然有人接話:“劉三爺真正通情達理。
”人随話到,是孫祥太。
小張不防隔窗有耳,倒有點不好意思,索性便說在前面:“老孫,我在背後罵你,罵你不夠意思。
” “該罵,該罵,你罵兩句,我心裡還好過些。
來,來,罰我杯酒。
” 這時趙正濤已帶着人接踵而至;端來一大托盤的宵夜食物,有粥,有肉饅頭,另外是一大碗凍肉,一條現燒的白魚。
在這個活活餓死人的年頭,這就是一等一的盛馔了。
“都是自己人,用不着客氣。
”小張俨長輩的口吻,“老趙,你也坐下來。
” “是。
”趙正濤口中答應,眼卻望着孫祥太。
“小張叔叫你坐,你就坐好了。
” 趙玉濤這才坐了下來,提壺斟酒,敬過一巡,小張可是忍不住了,“老孫,李小毛怎麼樣了?”他湊着臉問。
“你曉得的。
”孫祥太舉杯答道:“喝酒、喝酒!這種人早忘記早好;狗彘不食的東西,何必提他?” 小張還要再問,劉不才在桌下輕輕踢了他一腳,隻好不響。
但不弄明白,心裡實在憋得難過;于是心生一計,站起身來說:“我要撒泡溺,老趙,哪裡方便?” 趙正濤不防他是詐,立即答說:“我來領路。
” 提着一隻洋油“手照”走到院子角落;小張“噗”地一口,将燈吹滅,低聲說道:“老趙,不要響,我問你句話。
”
一個人要走起運來,真是意想不到。
” 這個“仇将思報”的人,自然是邵定侯,目的是讓池大老爺“另有高就”;心甘情願離開山陰縣,就不能再管這件案子。
“哪曉得池大老爺概脾氣,甯願不要發财,不願受氣。
”趙玉濤說:“當時他跟藩司去說,要告病開缺。
藩司莫名其妙,世界上有這樣的傻瓜,運氣來了往外推,哪裡有這樣的道理?池大老爺隻是勸不聽;問到緣故,他說了實話:他自己覺得輸在邵定候手裡,灰心了!” “後來呢?”小張問說。
“後來真的辭官不做了。
他說:做贓官他不肯;做清官要受氣。
官場裡他算看透了,還是不做最好。
” “不做做啥?依舊做‘郎中’?”小張問道:“他人在哪裡?” 一言未畢,隻見孫祥太走了進來;這一下,使得小張和劉不才不約而同地警覺:此來所為何事?貪聽趙玉濤談池大老爺的故事,連參香堂這樁大事都忘掉了。
兩人站起來正要動問,孫祥太卻搶先開了口,“正濤!”他手一指,“你先替我給兩位長輩磕頭。
” 這話未免突兀,兩個人都想攔住了先問明究竟;哪知趙正濤奉命唯謹,而且手腳利落,已經爬下地去磕了一個響頭。
劉不才首先避開不受;小張則一把拉起趙正濤,看看他師父問道:“老孫,你先說個道理看!為啥叫他磕頭?” “叫他磕頭是替我賠罪。
本來應該我自己,料想諒兩位一定不肯,所以叫他磕了再說。
千言并一句:是我不對。
”說着,孫祥太拱手作了個揖。
劉、張二人面面相觑,都猜到了是怎麼回事,未免大失望。
僵持了一會,終是由小張開口動問:“香堂開過了?” “是。
”孫祥太歉然答道:“沒有來招呼兩位,實在有不得已的苦衷。
一時也無從說起;我唯有認打認罰,聽兩位吩咐。
” 小張年紀輕,不免略有悻然之色;劉不才卻世故得多,知道人家不是有意做“半吊子”,講了話不算,說有苦衷,必有苦衷。
再說,事已如此,無可挽回,倒不如索性賣個人情,留寬後路。
因而他向小張使個眼色,放出很誠懇的聲音說:“言重,言重!原是好玩,能行則行;不行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孫老大,你不必放在心上,不然倒顯得做朋友不容易了。
” “劉三爺真正體諒人!我佩服。
”孫祥太轉臉對小張說道:“老弟台,我的事情了掉了。
劉三爺委托的事,明天就可以着手;我們是今天夜裡談,還是明天碰頭。
” “不忙,不忙。
”劉不才說道:“明天碰頭好了。
” 小張接口:“今天也要談談。
”他問趙正濤:“我們睡在哪裡?” “有客房。
”孫祥太說:“正濤在這裡不大熟,我來引路。
” 于是孫祥太親自引路,出了一道邊門,另有一重院落;其中南北相對兩排平房,一大半點着燈燭,窗紙上人影幢幢,卻聽不見語聲。
領到西面最後一間房,裡面有兩張床鋪;桌上已經擺下一大壺酒,四隻幹果、冷葷碟子。
孫祥太進門說道:“兩位先喝喝酒,等我;我還有點雜事,料理完了就來。
正濤,你先跟我去辦點事。
”說完,又拱一拱手,帶着趙正濤走了。
“四點鐘了!”小張掏出懷表來看一下,“累不累?” 長夜奔波,通宵劇談,豈有不累之理?不過,“困倒不困!”劉不才捂着肚腹,有些愁眉苦臉地,“犯病了。
” “犯病?”小張驚問:“什麼病?” 劉不才不答,走到桌邊一看,四碟酒菜中,有一碟是極大的闆栗,剖開一半殼,用醬油五香煮過;此刻最耐饑,劉不才一連吃了七八個還不停手。
小張越發不解,警告他說:“老劉,這樣東西不大容易消化;你有病少吃點,當心肚子裡停滞。
” “不要緊。
”劉不才摩摩肚子說,“這下舒服得多了。
我這個毛病,人家說是胃氣,我說是‘餓病’,一發作就要吃東西。
是這幾個月餓出來的。
” “原來是這樣的病!”小張笑道:“倒害得我心裡好不舒服,辛辛苦苦跑了來,啥也沒有看到,反讓你弄出病來。
你想冤不冤?”他接着收斂笑容,憤憤地說:“老趙講什麼縣大老爺做郎中,是鬼扯淡。
有意跑野馬軀擱功夫。
老孫師徒真不夠朋友。
” “你不要這樣說。
人家有人家的規矩,領我們進門,面子已經很大了。
”劉不才又說,“你要替人家想想,今天人家是開香堂執法;自己先就不守規矩,拿空子帶到香堂裡來,怎麼還有資格談家法?” 小張還未開口,突然有人接話:“劉三爺真正通情達理。
”人随話到,是孫祥太。
小張不防隔窗有耳,倒有點不好意思,索性便說在前面:“老孫,我在背後罵你,罵你不夠意思。
” “該罵,該罵,你罵兩句,我心裡還好過些。
來,來,罰我杯酒。
” 這時趙正濤已帶着人接踵而至;端來一大托盤的宵夜食物,有粥,有肉饅頭,另外是一大碗凍肉,一條現燒的白魚。
在這個活活餓死人的年頭,這就是一等一的盛馔了。
“都是自己人,用不着客氣。
”小張俨長輩的口吻,“老趙,你也坐下來。
” “是。
”趙正濤口中答應,眼卻望着孫祥太。
“小張叔叫你坐,你就坐好了。
” 趙玉濤這才坐了下來,提壺斟酒,敬過一巡,小張可是忍不住了,“老孫,李小毛怎麼樣了?”他湊着臉問。
“你曉得的。
”孫祥太舉杯答道:“喝酒、喝酒!這種人早忘記早好;狗彘不食的東西,何必提他?” 小張還要再問,劉不才在桌下輕輕踢了他一腳,隻好不響。
但不弄明白,心裡實在憋得難過;于是心生一計,站起身來說:“我要撒泡溺,老趙,哪裡方便?” 趙正濤不防他是詐,立即答說:“我來領路。
” 提着一隻洋油“手照”走到院子角落;小張“噗”地一口,将燈吹滅,低聲說道:“老趙,不要響,我問你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