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人小鬼大

關燈
本人是舉人出身,也做過一任捐班的知縣,因為官聲不好,勒令休緻。

    就憑這個資格,包攬是非,成為一霸。

     池大老爺對此人不免忌憚,他們詭計多端還在其次,主要的是因為他是舉人的底子,相形之下,顯得自己這個現任的捐班知縣;反不如他這個體緻的捐班知縣。

     因此,他很客氣,“原來是蓮翁!久仰盛名,今天才有緣相見,幸會之至。

    ”寒暄到此,心中警覺;此人明明是邵家或是林家請來的擋箭牌,倘或假以詞色,讓他得寸進尺地軟通過來,自己反受束縛,倒不如開門見山,直道來意:“蓮翁來得正好,倒免了兄弟的為難。

    這林家招贅女婿投河自盡一案,最近有人密合,其中别有隐情;兄弟職責所在,而況人命重案,不能不親自來踏勘一遍。

    蓮翁既然與林家親戚,就奉煩與此間女主人說一聲,請暫時回避,我隻進去打個轉就走。

    ” 朱蓮甫與林家不是什麼親戚,他是受了邵定侯的重托來擋駕的,原以為池大老爺憑藉官威,大作騷擾,隻要抓住他的漏洞不論軟磨硬逼,總要叫他不得如願而去。

    誰知竟是說出這樣一番和平而不悻情理的話,倒有些不知如何應付了。

     “蓮翁,勞駕、勞駕!”池大老爺拱拱手說,“有蓮翁的面子在,兄弟決不敢越分。

    ” 一方面是情面難卻,一方面是得到保證,料無大得,朱蓮甫不暇細思,滿口答應:“言重,言重!我轉知舍親就是。

    ” 話是說出去了,行動卻很為難;他跟林家母女雖亦見過,但這件事搭不上話,必得跟邵定候去說,而邵家住在後面,由大門出去,便露了馬腳。

    無論如何,隻有進了二廳,再作道理。

     敲開屏門,林家的仆婦已受了主人的囑咐;一言不發,将他領到上房,林太太迎出來見禮道勞,但亦實在不便多說什麼,隻是重複着說:“麻煩朱老爺!” “麻煩倒并不麻煩。

    這位縣官很講道理,他說他隻進來打一個轉就走。

    請林太太和令媛暫時躲一躲吧。

    ” 還說“不麻煩”?隻要進來打個轉,就會有絕大的麻煩發生。

    卻苦于說不出口,隻臉色大變地僵在那裡。

     朱蓮甫十分奇怪,他隻隐約看出邵定候與林采春似有媛昧,但此刻邵定侯并未在此,何以連池大老爺進來打個轉都不行? “朱老爺,”林太太終于開口了,“請你先跟邵大少爺去談一談,好不好?” 朱蓮甫已看出蹊跷來了,也正要向邵定侯問個仔細,便即點頭問道:“府上可有後門?” “有的。

    ” 引入後園,打開一扇小門;門外是刑房書辦――他們是熟人,朱蓮甫不由得失聲說道:“咦!你在這裡?” “是的。

    我在這裡恭候朱老爺的大駕。

    ” 這就是池大老爺的棋高一着。

    他雖不知道朱蓮甫假冒林家的親戚,但可斷定,朱蓮甫必定要跟邵定候去商量;而邵定侯天大的膽子,此時也不敢出現在林家,照此推測,朱蓮甫除了出後門去看邵定侯以外,兩人别無見面的辦法――當然,還有地道相通;可是這條地道,是邵定侯尋芳的秘徑,朱蓮甫恐亦未見得知道。

     因此,等朱蓮甫一進屏門,他就将自己的看法,悄悄說與刑房書辦,囑咐他到林家後門去守候;果然料事如神,刑房書辦就像聽大書說到“華容擋曹”一樣,“關老爺”到這時候不能不佩服諸葛亮了。

     不過,他卻不敢像“關老爺”那樣義釋曹瞞,招招手說:“朱老爺,你請過來,我有句話請教。

    你是不是去看邵百萬的大少爺?” 朱蓮甫也是“一點就透”的光棍“玲珑心”,心知硬賴硬瞞,别人也不會硬争,無非付之一笑。

    但是,自己在這件事上,就完全被蒙在鼓裡了,所以陪笑說道:“老兄,你問到這話,是當我自己人;我亦不瞞你,是的,我去看邵定侯。

    林家這件案子,何以說是有人密告,别有隐情?在縣太爺那裡,我不便動問;你好不好說兩句我聽聽?” “對不起,現在還不能說。

    不過,我勸朱老爺,不要插手管這樁閑事。

    ”刑房書辦說道:“你老人家修成這點‘道行’,大不容易,也要講講避免趨吉;‘廣成子’一記‘翻天印’打下來,哪怕他有三千年的道行,也要原形畢露。

    朱老爺,事不幹己,你何苦去(足堂)這個渾水?” 朱蓮甫悚然心驚,知道池大老爺有絕大的把握,能破這一案――本來這一案略懂刑名的人,都知道其中有絕大的疑窦,隻為邵定侯鋪排得巧妙周密,大家眼開眼閉,不去深究而已。

     他已經打定主意聽從勸告了,隻是還有件事割舍不下,“老兄,多蒙指點,我心裡承情。

    ”他說,“不過,光棍不斷财路,索性還要請你成全。

    ” “請朱老爺吩咐,能幫忙一定幫忙。

    ” “邵定侯答應送我五十兩銀子;你讓我先拿這筆錢弄到手,如何?” “請!朱老爺盡管去發财。

    ”刑房書辦答道:“我哪裡敢擋你老的财路,而且也擋不住;還望他送得你愈多愈好。

    ” “話不是這麼說。

    ”朱蓮甫涎着臉說,“你老兄幫我一個忙,在邵家大廳上站一站好不好?” 這是為什麼?刑房書辦定神一想才明白;邵定侯答應送他五十兩銀子,當然要有了效驗,也就是能将池大老爺擋了回去,才肯照付;現在池大老爺不走,他拿不到這筆錢,于是乎想假借他的名義,去要“開銷”,如果不信,人在外面。

    要他“站一站”的用意在此。

     這是惠而不費的事,刑房書辦慨然應允;不過當然要點他一句:“朱老爺,我放個交情給你。

    啞子吃馄饨,肚裡有數。

    ” “當然,當然!啞子吃馄饨,我心裡有數。

    ”朱蓮甫重複他的話,表示領受盛情,心照不宣。

     于是相偕到了邵家,一帶水磨磚牆,石庫牆門,兩扇黑漆大門,開得筆直;不等朱蓮甫走近,便有聽差迎了上來,發現他身後有人,不免遲疑。

     朱蓮甫也不說破,隻努一努嘴問:“你們大少爺在等我?” “是!”邵家聽差相着刑房書辦問朱蓮甫:“這位是?” “這位你都不認識,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請你引路,有話到裡面去說。

    ” 進了邵家,自然是朱蓮甫一個人去見邵定侯;未曾開言,先歎口氣。

     “老朱,”邵定侯強自鎮靜着問:“怎麼回事?” “閻王好見,小鬼難當。

    ”朱蓮甫手向外指:“刑房書辦在大廳上。

    ” “他來幹什麼?” “你想呢?” 邵定侯想一想問道:“是想好處?” “還有什麼?” “花幾個錢,我不在乎;不過也得有個名目。

    林家的事,與我無幹;不過看在鄰居的面上,不能不管,倘或管出是非來,倒不如不管了。

    ” “何謂管出是非來?” “你想呢?”邵定侯說,“林家的事,隻為屍首漂失,成為懸案;其實沒有什麼。

    一花了錢,倒像是有什麼毛病在裡頭,拿肉包子塞他們的嘴似的。

    ” “唉!”朱蓮甫大不以為然,“你真是大少爺,沒有經過這些事,一竅不通;衙門裡的人要錢是不管案情的。

    一出了事,不管你是被告還是原告,沒有不要花錢的。

    不然,怎麼叫做訟累?” “既然如此,我就送他幾兩銀子。

    ” “對了!花錢買個平安。

    ” 這一說,邵定候更樂意解囊,“你看,”他問:“送多少?” “總要上吊錢子。

    ” “一吊就是一千。

    想想未免心疼;然而到底是“大少爺”,終于點頭答應。

    當時喊帳房送來一千兩銀票,交到朱蓮甫手裡。

     “這一千兩銀子買一句要緊話。

    ”朱蓮甫左右看了一下,招招手将邵定侯招到一邊,附耳說道:“你自己心裡有數,早早作個決斷。

    ” 邵定侯大驚失色,“老朱,老朱,”他結結巴巴地說,“我不懂你的話!” “這還會不懂嗎?三十六着,走為上着;趕快走!最好是到上海的夷場上,比較安隐些。

    ” “怎麼?老朱,老朱,”邵定侯一把拉住他說,“你無論如何要跟我說個明白。

    ” “隻有你自己明白。

    總而言之,你盡量朝壞的地方去想好了。

    ” 邵定侯雙眼發定,面色如死,一雙手不由自主地松了;朱蓮甫就此脫身。

    走到大廳上向刑房書辦使個臉色,兩人一前一後,揚長而去。

     出了邵家大門。

    四顧無人。

    朱蓮甫低身說道:“老兄,有福同享。

    回頭我有一隻紅封套送到府上,你不要嫌少。

    ” “慢點!有福同享下面還有句話,你可不要忘了。

    ” “怕什麼?我又沒有寫收據給他;你也沒有跟他照過面,搭過話,他要‘賴’你也賴不上。

    ” 這一說,刑房書辦越發懂了,“你打了我的旗号?”他問。

     朱蓮前不便抵賴,含含糊糊地說:“不是打你的旗号;是打個過門。

    ” “旗号也好,過門也好,既然有難要同當;你自己有數。

    ” “自然有數。

    ”朱蓮甫揸開五指,伸一伸手。

     當然不會是五十兩。

    刑房書辦很高興地走了。

    朱蓮甫也不會再回林家,直奔錢莊,去分割銀票。

     刑房書辦回到池大老爺身邊,先遞過去一個表示欽佩的眼色,這就盡在不言中了。

     “怎麼樣?”池大老爺故意提高了聲音說,“本家也該有句回話啊!” “是!” 刑房書辦答應得也很響亮,努一努嘴招呼差役上前;然後去敲屏門。

    仆婦才開了一條縫,他已跨進一隻腳去。

    這是不分青紅皂白,預備硬上的表示,差役一擁而前,推開屏門,讓出一條路;池大老爺便踱着方步,走了進來。

    仆婦想趕進去報信,為刑房書辦一把拉住;差役随即疾趨而前,每一道門口都留得有人,防備林家閉門不納。

     這樣一直到了一道垂花門,望進去庭院深深,花木扶疏,坐北朝南五間平房,靠東的兩間垂着碧紗窗簾,兩個丫頭驚慌地繞着回廊向後奔,顯見得這就是林采春的閨闊了。

     池大老爺走到這裡,不能再朝裡走;刑房書辦當然更懂辦案的規矩,将廊上的一張方凳子搬了來,讓池大老爺當門坐下,然後大聲喊道:“出來一個人!”出來的就是林采春;手扶在一個丫頭的肩上,一張俏臉又青又紅,說不出是惱怒、是驚恐的神情。

     就這時候有四個人趕到。

    四個人分做兩起,頭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