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徒弟與師娘

關燈
來公議。

    所以要些日子。

    ” “老孫,我為啥要問你這些話呢?因為我雖是空子,你們門檻裡的規矩,我也懂得兩三分;像他這樣,不要說是你們幫裡的家法,就是朝廷的王法也不容。

    不過,受了死罪,不能再受活罪;這件事我總算插腳在裡頭,他的日子短。

    我不必多說:既然日子還長,他吃苦頭,我良心上過不去。

    ” 孫祥太到底是江湖人物,過節上極其明白,聽小張說到後來,連連點頭,“老弟台,你該當有這番交代;我當然亦不敢不從命,你請放心好了。

    這段日子,我決不難為他,好酒好肉養他;他如果腦筋清楚,就會曉得,遲早逃不出家法;倒是幸虧遇到你,總算臨死以前還有幾天好日子過。

    ”他又說,“憑你這番意思,照道理我現在就應該拿這個畜生的繩子解開。

    不過沿途還有幾道關卡;就怕我們做光棍,他倒做了半吊子,驚官動府,牽出你老弟台來,教我們怎麼交代?” “我知道,我知道。

    ”小張放心了,拱拱手說:“你請吧!我上岸了。

    ” 相送出艙,孫樣太親自扶他過跳闆,等踏上岸,他又拉住小張說道:“我一時還不走;住在拱宸橋,過幾天我再來看你,老弟台,你還有啥吩咐?” 小張一愣,不知道他問這話是何用意;想一想才明白,是問小張索何報酬? “沒有别的;有件事不知道能說不能說?” “笑話!你盡管說。

    ” “你們幫裡的各種規矩花樣,好不好詳詳細細講給我聽聽?”小張緊接着解釋:“我沒有别的意思,隻不過好奇。

    ” “這一層——”孫祥太沉吟着——小張裝糊塗不作聲;逼得他隻能答允:“照規矩,這就算‘爬灰倒籠’,不過老弟台幫我們清理門戶,情形不同。

    這樣,過兩三天,我來邀你吃杯酒細談。

    ” 小張所以對清幫的底細了解得如此之深,就是這個緣故。

    然而劉不才此時所感興趣的,卻還是李小毛。

     “李小毛這件事,我還沒有弄明白。

    ”劉不才問道:“那個趙正濤是什麼人?” “是孫祥太的徒弟。

    ” “這就不對了!既然是李小毛的同門,沒有不認識的道理;怎麼會去上這樣子一個大當?” “這話問得有道理。

    不過其中有個說法。

    趙正濤是孫祥太新收的徒弟,頭一天遞‘小條子’;第二天就‘開小香堂’,說起來還是‘帶毛僧’——” “慢來,慢來!你講的這些名堂,是啥意思?先說給我聽聽。

    ” 遞“小條子”是幫中的俗稱,正式名稱為“投小帖”,是清幫中從師的第一步;介紹人代投小帖,經本師同意,選定吉日“開小香堂”,錄為“記名弟子”,叫做“帶毛僧”,好比和尚尚未剃度,留着頭發,稱為頭陀或行者,是一樣的意思。

     小張解釋過後,接着又說:“照道理,這種情形在幫裡是瞞不住人的;就因為李小毛勾搭師娘這種事,做得太絕,動了公憤,都不願意理他。

    孫樣太已經通知各幫,有這樣一個忤逆徒弟,已不算安清;所以也沒有人肯違幫規,倒籠放水去告訴他。

    ” 劉不才聽他這段話,大有感慨,“這倒是惡人的一個榜樣。

    凡事總要留幾分餘地,一走絕了,人人不理,等于睜眼瞎子。

    ”他停了一下又問,“以後呢?拿李小毛怎麼處置?” “那倒不曉得。

    我跟孫樣太有十天沒有碰頭了,隻曉得他還住在拱宸橋。

    你喜歡打聽這件事等我明天問他。

    ” 這一夜劉不才跟小張談到天亮才睡;約好吃過午飯,專程去訪孫祥太。

     孫樣太的外表跟松江老大大不相同。

    松江老大短小精悍;孫祥太儀觀甚偉,一張向紅臉,白胡子,眉目口鼻似乎都是大一号的,腰闆筆直,聲音宏亮。

    手裡捏一枝五尺長的镔鐵旱煙袋;煙鍋有一個銀洋那麼大——劉不才不由得想起了“兒女英雄傳”上的鄧九公。

     小張确是很夠面子。

    這從孫祥太對素昧平生的劉不才,特别恭敬這一點上,看得出來,“十八句”客套話說過,提到松江老大,孫祥太在尊敬之中又顯得親切了,“這是個好朋友。

    ”他說,“劉三爺不是外人,我亦不妨說說:我們同輩,嘉白跟他們松江與武九幫,因為大家靠得近的緣故,感情更加不同。

    劉三爺既是松江老大的好朋友,以後還要多多親近。

    ” 劉不才看了小張一眼,開始道明來意,話由小張提個頭,劉不才細說究竟。

    最後又由小張提出要求,請孫祥太無論如何要将朱大器全家送到上海。

     孫祥太聽完不響,臉上什麼表情也沒有,隻是抽煙眨眼,顯然在作盤算。

    息了好一會,他向劉不才說:“劉三爺,我告個罪;我跟我這位張老弟台,有一番下情要訴。

    ” “好!”小張先站起身,“請過來!” 兩個人在屋角窗下,促膝低語,孫祥太首先就表示,既是小張的委托,又有松江老大的關系,這件事他無論如何不能推倭;不但不推诿,而且非要辦到不可。

     “朱家大小,有個人傷了一根汗毛,就算我對不起你。

    ”他說,“所以非要我親自護送不可。

    不過,老弟台,你曉得的,我那件事還沒有了結。

    ” “對了!”小張想起劉不才在打聽這件事,便即問道:“還沒有開過香堂?” “還沒有。

    隻為那個富生的引見師到安徽去了,一定要等他趕到才能‘開香堂’,日子還不能預定,如果派一個‘小角色’去辦,我實在不能放心。

    ”孫樣太說,“現在不比從前了!” 這自然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