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徒弟與師娘
關燈
小
中
大
時神色嚴重,倒像受了莫大冤屈似的,“你說這話就不夠意思了。
你當我說大話?你也要想想,人家雖然是破落戶,到底上代做過大官,你沒有看見他家的房子,什麼‘雙鶴齋’、‘晚晴軒’,完全花園的格局,你看中的那個,不管怎麼樣是小姐的身份,一不能拐騙、二不能恐吓,尋條路子踏進門都不大容易,别的還說啥?而況,我也不是說不想辦法;不過難而已——” “對不起,對不起!”李小毛見風使舵,一躬到地,“我錯怪你了。
” “原是錯怪了。
”小張攢眉咂嘴,裝模作樣地苦思了一會說道:“路子倒想到一條,成不成功就不知道了。
” 事有轉機,李小毛又興奮了。
隻為剛才一句話不小心,惹得小張大光其火,此時不敢怠慢;低聲下氣地表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論成與不成,對小張的這番情義,他總是感激的。
然後才探問一聲,是怎樣的一條路子? “那家人家姓趙,子孫很多,好壞不一;好的在外頭做官,壞的在家裡吃老米飯。
”小張提到住雙鶴齋的那個朋友:“我那個朋友叫趙正濤,他是四房裡的,原來也是大少爺,坐吃山空,一份家當敗得光光。
為人除了吃喝嫖賭以外,‘文不能當謄錄生,武不能當救火兵’,啥本事也沒有;又吃不來苦,一件長衫也剝不下來,低三下四的事還不肯做,那就隻好靠抽頭聚賭過日子。
這種行當找麻煩的人很多,所以他不能不戤我的牌頭,買我的帳。
我的路子就是這一條,問問他看,有沒有什麼腦筋好動?” “一定有的,一定有的。
憑你的面子,人家當然要巴結。
” “巴結是不錯,不過人家到底隻開賭場,不開‘台基’。
這樣,”小張想了一下說,“明天來不及,後天下午碰頭聽回音。
” 回音有了,出乎意外,但合情理。
那絕色女子是趙正濤的堂房侄女,百劫餘生,境況艱窘。
如果李小毛願意娶她,倒不妨談談。
“那好啊!”李小毛心想,自己大小也做了“官”;再能娶這樣一房妻室,真正是祖上有德了,“怎麼個談法;要多少聘金?” “慢來,慢來!”小張搖着手說,“你不要太高興!你看中人家;人家看得中你,看不中你,還不曉得。
你先不要看得太遠,隻往近處看。
” “怎麼叫往近處看?” “這你還不懂?”小張放低了聲音說,“你無非想拿她弄上手;那倒有辦法。
我跟趙正濤約好,挑個他家沒有場頭的日子,我們到他那裡去玩;他拿他侄女兒弄了來,讓你們先見個面這是第一步。
” “第二步呢?” “第二步就要看你了,一混熟了,就下手。
闖出禍來有我。
” “闖禍?”李小毛驚愕地,似乎一時想不出是怎麼樣的一場禍。
“怎麼不要闖禍?”小張答道,“告到當官是不敢的;隻怕她一根繩子上了吊。
” 提到上吊,李小毛想起石門的小師娘,不由得打了個寒噤。
“我的把握,第一,有道是‘家醜不可外揚’,這種人家最要面子,天大的虧也是啞巴虧——”小張故意停住,要看他是何态度。
“嗯,嗯。
這話倒也是。
不過,”李小毛是隻求“成其好事”,不惜遷就的态度,“事情總要擺平了好。
” “當然要擺平。
那都由我來,大不了多花幾兩銀子。
其實,照我想根本也不會闖禍。
”小張重重地在李小毛的背上拍了一下,做個鬼臉,“等一上了手,還不是服帖得一塌糊塗?” 就憑這一句話,李小毛便越想越興奮;隻嘻開嘴笑着。
“走、走!”小張魯莽地拉着他,“尋個地方,好好談這樁事。
” 找一處地方是小張不大喜歡的所在,西湖邊上帶賣酒的茶座。
他喜愛繁華,不耐領略情趣,隻是為了要靜悄悄說私話,所以挑選此處。
李小毛自然信之不疑。
促膝低語,談“下手”的途徑,無非水浒上王婆所發明的“十分光”。
這些話談起來容易,就怕露馬腳:一句話說得不切實際便知是外行吹牛,即令是真話也就不易為外人所信。
小張是行家,自然絲絲入扣,娓娓動聽:李小毛傾倒得相見恨晚。
“俗語說:‘千肯萬肯,就怕嘴巴不緊。
’這話你懂不懂?” “怎麼不懂?就怕男的瞎說。
” “對!”小張答道:“所以又有句俗語:‘偷葷的貓兒不叫。
’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做起來不容易,好多成雙搭對的好事搞壞,就壞在這句話上。
” “這——”李小毛說:“我倒不大懂了。
你說說看。
” “我一說你就懂。
”小張很起勁地說,“你我都是在外頭跑跑的;你倒想,搭着一個得意的,是不是唯恐人家不知道,到處要吹?” 想一想果然,的确有這種自炫之心,不能不佩服小張看得深、看得透。
等他深深點頭,小張便知這一計施行得非常順利,那就不如早早了事,因而又擺出神秘鄭重的神态:“總而言之一句話,這件事包在我身上。
不但免禍,而且有福;不過,你一定要答應我一句話。
” “你說,”李小毛答道:“你說啥就是啥。
” “隻有一句話,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四知以外,再就是趙正濤,也還隻曉得一半。
我告訴你,這種事鬧出來,你不在乎,我不好做人;趙正濤更加不得了,說不定他們族裡會‘開祠堂’,拿他趕出來,關系太重。
我話先要說清楚:答應不答應在你,不過你答應我了,不能做半吊子
你當我說大話?你也要想想,人家雖然是破落戶,到底上代做過大官,你沒有看見他家的房子,什麼‘雙鶴齋’、‘晚晴軒’,完全花園的格局,你看中的那個,不管怎麼樣是小姐的身份,一不能拐騙、二不能恐吓,尋條路子踏進門都不大容易,别的還說啥?而況,我也不是說不想辦法;不過難而已——” “對不起,對不起!”李小毛見風使舵,一躬到地,“我錯怪你了。
” “原是錯怪了。
”小張攢眉咂嘴,裝模作樣地苦思了一會說道:“路子倒想到一條,成不成功就不知道了。
” 事有轉機,李小毛又興奮了。
隻為剛才一句話不小心,惹得小張大光其火,此時不敢怠慢;低聲下氣地表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論成與不成,對小張的這番情義,他總是感激的。
然後才探問一聲,是怎樣的一條路子? “那家人家姓趙,子孫很多,好壞不一;好的在外頭做官,壞的在家裡吃老米飯。
”小張提到住雙鶴齋的那個朋友:“我那個朋友叫趙正濤,他是四房裡的,原來也是大少爺,坐吃山空,一份家當敗得光光。
為人除了吃喝嫖賭以外,‘文不能當謄錄生,武不能當救火兵’,啥本事也沒有;又吃不來苦,一件長衫也剝不下來,低三下四的事還不肯做,那就隻好靠抽頭聚賭過日子。
這種行當找麻煩的人很多,所以他不能不戤我的牌頭,買我的帳。
我的路子就是這一條,問問他看,有沒有什麼腦筋好動?” “一定有的,一定有的。
憑你的面子,人家當然要巴結。
” “巴結是不錯,不過人家到底隻開賭場,不開‘台基’。
這樣,”小張想了一下說,“明天來不及,後天下午碰頭聽回音。
” 回音有了,出乎意外,但合情理。
那絕色女子是趙正濤的堂房侄女,百劫餘生,境況艱窘。
如果李小毛願意娶她,倒不妨談談。
“那好啊!”李小毛心想,自己大小也做了“官”;再能娶這樣一房妻室,真正是祖上有德了,“怎麼個談法;要多少聘金?” “慢來,慢來!”小張搖着手說,“你不要太高興!你看中人家;人家看得中你,看不中你,還不曉得。
你先不要看得太遠,隻往近處看。
” “怎麼叫往近處看?” “這你還不懂?”小張放低了聲音說,“你無非想拿她弄上手;那倒有辦法。
我跟趙正濤約好,挑個他家沒有場頭的日子,我們到他那裡去玩;他拿他侄女兒弄了來,讓你們先見個面這是第一步。
” “第二步呢?” “第二步就要看你了,一混熟了,就下手。
闖出禍來有我。
” “闖禍?”李小毛驚愕地,似乎一時想不出是怎麼樣的一場禍。
“怎麼不要闖禍?”小張答道,“告到當官是不敢的;隻怕她一根繩子上了吊。
” 提到上吊,李小毛想起石門的小師娘,不由得打了個寒噤。
“我的把握,第一,有道是‘家醜不可外揚’,這種人家最要面子,天大的虧也是啞巴虧——”小張故意停住,要看他是何态度。
“嗯,嗯。
這話倒也是。
不過,”李小毛是隻求“成其好事”,不惜遷就的态度,“事情總要擺平了好。
” “當然要擺平。
那都由我來,大不了多花幾兩銀子。
其實,照我想根本也不會闖禍。
”小張重重地在李小毛的背上拍了一下,做個鬼臉,“等一上了手,還不是服帖得一塌糊塗?” 就憑這一句話,李小毛便越想越興奮;隻嘻開嘴笑着。
“走、走!”小張魯莽地拉着他,“尋個地方,好好談這樁事。
” 找一處地方是小張不大喜歡的所在,西湖邊上帶賣酒的茶座。
他喜愛繁華,不耐領略情趣,隻是為了要靜悄悄說私話,所以挑選此處。
李小毛自然信之不疑。
促膝低語,談“下手”的途徑,無非水浒上王婆所發明的“十分光”。
這些話談起來容易,就怕露馬腳:一句話說得不切實際便知是外行吹牛,即令是真話也就不易為外人所信。
小張是行家,自然絲絲入扣,娓娓動聽:李小毛傾倒得相見恨晚。
“俗語說:‘千肯萬肯,就怕嘴巴不緊。
’這話你懂不懂?” “怎麼不懂?就怕男的瞎說。
” “對!”小張答道:“所以又有句俗語:‘偷葷的貓兒不叫。
’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做起來不容易,好多成雙搭對的好事搞壞,就壞在這句話上。
” “這——”李小毛說:“我倒不大懂了。
你說說看。
” “我一說你就懂。
”小張很起勁地說,“你我都是在外頭跑跑的;你倒想,搭着一個得意的,是不是唯恐人家不知道,到處要吹?” 想一想果然,的确有這種自炫之心,不能不佩服小張看得深、看得透。
等他深深點頭,小張便知這一計施行得非常順利,那就不如早早了事,因而又擺出神秘鄭重的神态:“總而言之一句話,這件事包在我身上。
不但免禍,而且有福;不過,你一定要答應我一句話。
” “你說,”李小毛答道:“你說啥就是啥。
” “隻有一句話,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四知以外,再就是趙正濤,也還隻曉得一半。
我告訴你,這種事鬧出來,你不在乎,我不好做人;趙正濤更加不得了,說不定他們族裡會‘開祠堂’,拿他趕出來,關系太重。
我話先要說清楚:答應不答應在你,不過你答應我了,不能做半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