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曆史回眸 第四十九講 天下大勢

關燈
頂上這個叫做天,天是圓的。

    我們腳下的這個叫地,地是方的,叫天圓地方。

    因為當時我們沒有地球的這個概念,我們認為地是平的,這個方方正正的地呢,五個方位,東西南北中,最當中的這個地方就是天下之中叫做中國,最當中的國,這個最當中的國住的什麼民族呢?華夏民族。

    那麼華夏民族為什麼住在正當中呢?因為天最愛它,因此我們的古人就想像天它就是所有生命的創造者,所有的生命都是天孕育的,天要把它下面的這塊地方交給一個人去管理,天下面的這塊地方叫什麼呢?天下,天的下面,當時我們的古人不知道地球是圓的,不知道地球的另一面還有别的民族,我們認為就這塊地方了,所以天下這個概念在我們古人的心目中就是全世界,叫做普天之下,那麼天要把這個天下交給誰去管理呢?交給自己的嫡長子,因為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按照這個制度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就叫嫡長子也叫元子,就是最重要的兒子,最大的一個兒子,天的這個元子,天的這個嫡長子就叫做天子,然後天就把天下給了天子,但是天子不能一個人來管啊,天子要把天下分出去,分給他的叔叔,他的弟弟,這個分出去的地方就叫做國,這個國的元首就叫國君也叫諸侯,那麼諸侯就從天子那裡領到了自己一塊地方就封建了,把這個諸侯的國,國境給劃分出來,又指定了一個國君這就封建了,但是國呢或者說諸侯呢,他也不能夠獨得這個國,他必須把自己分到的這個領地再分出去,分給誰呢,分給他的叔叔,他的兄弟,這些人就叫做大夫,分給大夫的這塊地方叫什麼呢?叫家。

    天子、諸侯、大夫都是世襲的,他們的爵位都由他們的嫡長子去繼承,天子是天的嫡長子,那麼下一任天子是天子的嫡長子,下一任的諸侯是諸侯的嫡長子,下一任的大夫是大夫的嫡長子,那麼不是嫡長子的呢?那些庶子們怎麼辦呢?天子的庶子就做諸侯,諸侯的庶子就做大夫,大夫的庶子就做士,士就沒有地盤了,但是有地位,他是貴族,因此當時就有四個等級,天子、諸侯、大夫、士,這都是貴族。

    那麼到了士以下那就不是貴族了,叫庶民。

    天子分給諸侯的這塊地方,這個領地或者領土,這個叫做國。

    在這個時候國和家是兩個概念,家是大夫的,國是諸侯的,天下是天子的,處于當中這個環節的國,它是有着獨立主權的,雖然是天子分封的,但是它有獨立的主權,它有獨立的财權,它自己收賦稅,它有自己獨立的軍權,它自己組織軍隊,它有自己獨立的政權,它自己管理這個國家,這個天子不管的,它還有外交權,國與國之間可以進行外交活動,可以聯盟,可以媾和,可以交戰,可以通商,所以在西周這個時候諸侯國是獨立主權國家,這些獨立主權國家組成了一個聯盟共同地尊奉全世界的世界王就是天子,周天子,周天子實際上應該解釋為世界王。

    所以封建制的特點是什麼呢?一個天下,許多國家,獨立主權,共奉天子。

     那麼郡縣制的特點是什麼呢?郡縣制是邦國制時代的國和家合并了,變成了國家,國家又和天下合并了,因為秦滅六國以後,天下隻剩下一個國家了就是秦國,所以秦始皇才說,我不能再稱王了,因為隻有一個國家了嘛,我要當什麼?我當皇帝,我是第一個皇帝,所以叫始皇帝,開始的皇帝,以後叫二世,三世,四世,五世,百世,千世,萬萬世,他當時是這麼打算,所以這個時候是一個天下,一個國家,那麼原來的國和家變成了什麼呢?就是諸侯的國,大夫的家,它變成什麼呢?變成郡和縣,這個時候整個政治體制是中央政府、郡、縣,就叫做一個天下,一個國家,中央集權,分級管理,這就是帝國制度,因為它是以皇帝為唯一的國家元首的一個制度,所以我們稱它為帝國制度。

    第二點區别政治形态,邦國制的政治形态是什麼呢?貴族政治,帝國制的政治形态是什麼呢?官僚政治。

    為什麼呢?因為在邦國時代,天子、諸侯、大夫、士都是貴族,治理國家的就是這四個等級的貴族,他們是世襲的,所以是貴族政治,貴族政治的特點是什麼呢?是自己管自己的事,天子為什麼要管理天下呢?天下是他的。

    諸侯為什麼要管理國呢?國是他的。

    大夫為什麼要管理家呢?家是他的。

    士管什麼呢?士管自己,因為士沒有領地,沒有不動産,那他管好的是自己,所以士的工作是什麼呢?修身,管自己嘛,他修了身以後幹什麼呢?他去幫助大夫治理他的家叫做齊家,幫助國君治理他的國叫治國,幫助天子去治理他的天下叫平天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齊治平,它就是從這兒來的,所以這是貴族政治。

    而且貴族政治因為是自己打理自己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不領薪水,也不是職業,現在這個家啊、國啊、天下啊,這個概念變了,郡縣的長官不再是世襲的了,是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員,官員是一種職業,是領薪水的,那麼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