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三足鼎立 第二十九講 命案真相

關燈
呗,我申辯什麼啊?不申辯,這是一種可能。

    還有一種就是崔琰早就預料到曹操不會放過他,用不着申辯,申辯也沒有用。

     曹操殺崔琰還可能有别的原因,那麼還有什麼原因呢?我再提出兩個原因,一個是報複殺人。

    我們知道曹操得到崔琰是什麼時候,是建安九年,建安九年曹操拿下了邺城,自己當了冀州牧,把崔琰從監獄裡放出來曹操大宴賓客,很得意地說:哎呀,我剛才查了一下戶口,說這個冀州有三十萬人,這可是一個大州啊。

    很得意,這個是小人得意了,剛剛從監獄裡放出來的崔琰站起來說:曹公啊,現在天下分崩,生靈塗炭,王師駕到不先存問風俗,不先安撫百姓,先想到是自己撈了多少油水,得了多少糧食、人口、軍隊,可以擴充自己的勢力,這難道是敝州百姓寄希望于明公的嗎?這個話一說所有的賓客臉都吓白了,曹操馬上改容,肅然起敬,對,崔先生你說得對。

    正義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但是我覺得這個疙瘩可能曹操心裡就結下了。

     *崔琰對曹操的那一番大義凜然的話,不得不讓所有的人都肅然起敬,可是曹操的心底很可能結下了一個疙瘩。

    從公元204年結怨到公元216年殺人,曹操等了十二年,他終于用崔琰的死解開了那個疙瘩。

    崔琰用自己的死證明了自己是個光明磊落的君子,曹操則用自己的死證明了自己是個奸雄。

    那麼崔琰之死隻是這麼簡單嗎? 第三種可能就是安排後事,他殺崔琰是為了安排後事。

    因為我們知道曹操晚年的時候接班人的問題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曹丕、曹植兄弟兩個為了争奪這個儲位展開了明争暗鬥。

    這個時候曹操秘密征求百官的意見,很多人都秘密回信給曹操說我贊成選誰,惟獨崔琰公開回信,說:《春秋》大義立嫡以長,你選接班人要選年紀最大的,也就是要選曹丕,何況五官中郎将——就是曹丕了——仁孝聰明,應該當太子,我崔琰願意以死來捍衛這個正道。

    曹操看了以後大吃一驚,因為曹植的妻子是崔琰的侄女,要按私情崔琰應該支持曹植的,但是他支持曹丕,所以曹操非常敬重。

    那麼按說這個它不該成為曹操殺崔琰的原因對不對,觀點不是一緻嗎,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裴松之在這個地方加了一條注,注的是什麼呢?說曹植的那個妻子,也就是崔琰的那個侄女,有一天因為穿了一件漂亮衣裳被曹操殺了。

    他這條注沒有注在《三國志·曹植傳》,而注到了《三國志·崔琰傳》,而且注到這個地方,我覺得裴松之好像在暗示什麼,暗示說崔琰的死其實與曹植、曹丕兄弟争奪這個儲位可能是有關系的。

    那麼事實上也有人因此而死,比方說楊修。

     *通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崔琰之死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參與曹植、曹丕兄弟争奪儲位可能是原因之一,所以曹操對他敬畏的崔琰也是毫不手軟的。

    據史書記載,在曹操死去的前一年,楊修也是因為陷入了奪嫡之争而被曹操殺害,事實果真如此嗎?易中天先生将為我們分析楊修真正的死因。

     *從剛才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晚年的曹操在逐步地安排政權過渡的後事。

    如果說在打天下的過程中,人才對他的事業至關重要;而在權力過渡的時候,對任何有可能影響權力過渡的人才,曹操一點都不會心慈手軟的。

    那麼崔琰之死可能就是與此有關聯,而在曆史上的楊修也同樣被認為是參與了奪嫡之争,那麼易中天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楊修之死的?楊修之死與他的個人性格有什麼關聯嗎? 楊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聰明人,楊修可以說是聰明絕頂,第二,楊修又是一個謙恭的人。

    由于楊修這個人又聰明又謙恭,所以他和曹操所有兒子的關系都很好,曹操的兒子都争着跟他交朋友,楊修誰也不敢得罪,他也都去交朋友。

    所以楊修的死他不因為得罪了誰,他沒得罪人,但是楊修還是被曹操殺了。

    那麼《三國志》也好,《後漢書》也好,都認為楊修的死是因為在奪嫡之争當中楊修是站在曹植一邊的,再加上楊修是袁術的外甥,這樣一些原因曹操在自己臨死之前把楊修殺了。

     但是這個說法我認為也是可以讨論的,雖然這是《三國志》和《後漢書》的說法,為什麼可以讨論呢?有兩點可疑的地方:第一點,楊修确實是曹植一黨,但不是死黨,是活黨。

    曹操決定立曹丕為太子以後,楊修就想疏遠曹植,是曹植抓住他不放,楊修也不敢跟曹植翻臉,維持着這樣一種往來關系。

    既然不是死黨你殺他幹什麼呢?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楊修和曹丕的關系也不壞,而且很好。

    楊修曾經送給曹丕一把劍,做劍的這個人叫王髦,所以這個劍叫王髦之劍。

    後來曹丕當了皇帝,有一天出宮的時候他身上佩着這把劍,把劍拿出來一看他想起楊修來了,他說停車:諸位知不知道,這就是楊德祖送給我的王髦之劍啊,——王髦現在在哪裡啊?說在什麼什麼地方。

    說,看王髦去。

    把車子開到王髦家,送了王髦很多禮物。

    那俗話說愛屋及烏嘛,曹丕連王髦他都要去看望,他怎麼會恨楊修呢?曹丕自己不恨楊修,你曹操替他殺什麼?沒道理嘛。

     *通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楊修的确是卷入了奪嫡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