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三足鼎立 第二十八講 借刀殺人

關燈
三國時代,口若懸河的祢衡,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都是才華橫溢的人才,但最終的結局都很悲慘。

    祢衡被黃祖所殺,孔融被曹操所殺,其中,祢衡的死還讓曹操背負了一個罵名。

    那麼在曹操唯才是舉的觀念裡,為什麼容不下這兩個一等一的人才?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之——借刀殺人。

     在上期節目中易中天先生講到,二十年來,為曹操看家護院、出謀劃策、盡心盡力的荀彧因為與曹操政見不同而翻臉,最終憂郁而死。

    荀彧的死沒能遏止曹操野心的膨脹,因為此刻的曹操已經走火入魔,為了最高權力,他一直在繼續殺人,而且,早在荀彧之前他就殺過人。

    那麼,曹操還殺過誰,又為什麼要殺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借刀殺人”。

     易中天: 實際上曹操早就在殺人,殺什麼人?殺反對他的人。

    但是曹操在這樣做的時候,面臨着一個矛盾,什麼矛盾呢?就是曹操一貫鼓勵說真話,這不是假的,是真的。

    因為曹操非常明白,對他說真話對他有好處,他是真心實意地希望他的部下和朝廷的大臣能夠對他說真話,能夠真誠地指出他的錯誤和不足,這是真誠的。

    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必須鎮壓他的反對派。

    那麼如何解決這當中的矛盾呢,一方面保證大家能夠說真話,另一方面他又能夠鎮壓他的反對派?曹操的做法是區分善意反對和惡毒攻擊,他把這兩個東西區分開來,善意的反對他鼓勵,惡毒的攻擊他鎮壓。

    那你又怎麼樣區分善意的反對和惡毒的攻擊呢?你怎麼搞得清楚呢?曹操的辦法是看三點:第一,看你是提意見還是唱反調;第二,看你是鬧别扭還是搞陰謀;第三,看你是一個人還是一夥人。

    如果這個反對派隻是一個人,這個人又不過是鬧别扭,并沒有背後搞陰謀,他的那些反對都是當面說出來的,盡管是唱反調,曹操也不一定殺,比方說祢衡。

     祢衡這個人的特點是什麼呢?目空一切,恃才傲物,誰都看不起。

    喜歡他的隻有一個人,就是孔融。

    孔融認為祢衡這個人是一等一的人才,不斷地向朝廷上書推薦,把這個祢衡說得簡直是曠世奇才,好得不能再好,也向曹操推薦。

    那我們知道曹操這個人是主張唯才是舉,他是個愛才的人,所以曹操也想見一見這個祢衡。

    但是祢衡瞧不起曹操,骨子裡面瞧不起,不願意去見曹操,自稱狂病,說我這個人有病,而且是精神病,我不能去見你;但是背後又不停地說曹操的壞話。

    這些壞話當然會傳到曹操的耳朵裡,曹操你要知道手下是有特務的,說“說曹操,曹操到”,什麼意思,你在背後議論曹操,曹操來了,有人在打小報告啊,他的這個耳目和線人是很多的,那麼祢衡說他的壞話他當然是知道的。

     但是,根據曹操的這個原則,他很清楚地知道祢衡他不是一個搞陰謀的小集團、一個利益集團,就是這麼個人,所以他不打算殺祢衡,但是要殺一殺他的威風。

    他聽說祢衡會擊鼓,鼓敲得非常漂亮,他就任命祢衡為鼓吏,然後大擺宴席,叫祢衡來擊鼓。

    祢衡來了,來了以後就開始擊鼓,這個鼓我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樣的鼓,這個鼓敲得非常漂亮,所有的人都被祢衡的鼓聲所感動。

    祢衡一邊擊鼓,一邊往前走,走到了曹操的跟前。

    這個時候負責禮儀的官員就過來攔住他,祢衡,懂不懂規矩?鼓吏有專門的制服,你怎麼不換衣服就來了?祢衡說,諾,然後開始脫衣服,不是要我換衣服嗎,脫得一絲不挂,赤身**站在曹操跟前,然後不慌不忙再拿起鼓吏的衣服來,一件一件又穿上去,穿完了以後繼續擊鼓,面不改色心不跳,非常的坦然。

    這下曹操弄得下不了台了,但是曹操畢竟是曹操啊,可愛的奸雄,這個可愛的奸雄就呵呵一笑,呵呵呵,你看,你看這,諸位你看這算什麼事嘛你說這?這我本來是想羞辱一下祢衡的,他把我羞辱了,散會散會散會。

     這個事情倒是孔融看不下去了,因為祢衡是孔融推薦的嘛。

    孔融就跑去找祢衡說,兄弟,你怎麼這樣做事情呢?給你講,曹公确實是愛才啊,他知道你是人才,我也一再推薦你是人才,他是真心實意地想使用你這個人才的,你不要這樣嘛。

    祢衡說,好好好,我去見他。

    那麼孔融聽了這個消息馬上報告曹操,說祢衡他認錯了,他又來見你。

    曹操說好啊,隻要他肯來我也不計較了,就吩咐門房,說你們注意點兒,祢衡一來立刻通報,我在房子裡等着。

    等了老半天,他不來。

    等到曹操不耐煩的時候祢衡來了,穿了一件單布衣,頭上戴了一個布頭巾,手上拿了一個木棍棍,往曹操的門口一站,就開始罵。

    而且用他的棍子敲着節奏罵,非常有節奏感地罵曹操。

    這下子曹操實在是忍無可忍,曹操就跟孔融說:你看看,你這推薦的是什麼人?你以為我殺不了他?我殺他這小子,我跟殺隻麻雀、殺隻老鼠也沒什麼區别。

    算了算了算了,叫他滾蛋,劉表不是也在招攬人才嗎?上劉表那兒去,打發到劉表那兒去了。

     劉表也知道祢衡是個人才,對祢衡也很客氣。

    祢衡也對劉表很客氣,但是過了沒多久他老毛病犯了,他開始罵劉表。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