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孫劉聯盟 第二十一講 臨危受命

關燈
建安十三年八月,曹操率兵南下讨伐荊州,而荊州的劉表恰恰在此時病逝,天下形勢發生突變。

    魯肅設計的孫權、劉表、曹操三分天下的局勢已不成立,政治上極為敏感的魯肅很快意識到了這一點,于是請命于孫權,來到荊州,名為吊唁,實為刺探情況。

    劉表的兒子劉琮無力抵抗,投降了曹操。

    魯肅眼看荊州大勢已去,就找到了劉備,表示東吳可以和他聯合對抗曹操。

    處在敗軍之際的劉備已經走投無路,有一個人能夠和他聯合正求之不得,便欣然同意。

     此時,曹操在接受荊州投降以後又拿下江陵,緊接着順江而下,把鬥争的矛頭直指劉備。

    情況對于劉備來說,已經是非常緊急了。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挺身而出,請命和魯肅一起到柴桑會見孫權,以求兩家聯合。

    這對于劉備集團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諸葛亮必須完成這次使命。

    但問題是,這件事情由不得劉備集團的一廂情願,孫權集團和劉備集團有着不同的政治利益。

    那麼諸葛亮能夠完成這個艱巨的使命嗎? 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講述諸葛亮出使東吳的外交才能,《易中天品三國》之“臨危受命”正在播出,敬請關注。

     易中天: 我們的問題是,諸葛亮這個使命好完成嗎?不好完成,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為什麼呢?有三個原因:第一,荊州集團和江東集團是世仇。

    孫策和孫權的父親孫堅就是在攻打荊州集團的時候被劉表的部将黃祖所殺,這叫做殺父之仇;而且也就在此之前不久,建安十三年的元月孫權西征黃祖,殺了黃祖而且屠其城,這叫做奪将之恨,所以荊州集團和江東集團是有很深的隔閡的。

    當然在此之前,魯肅已經出使了荊州,緩解了一下關系,另外劉備他也不是劉表,但畢竟這兩個集團之間存在着隔閡。

     第二點,劉備是新敗之後。

    剛剛在當陽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敗軍之将不敢言勇,你有什麼資格要求人家和你聯合呢?至少在江東這邊他是有顧慮的,他想一想,聯合劉備這樣一個剛剛打敗仗的人合算不合算,這是第二個困難。

     第三個就是諸葛亮本人這個時候多大呢?二十七歲。

    因為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出山,出山的時候是是二十六歲,當然我們也不很準确地知道他的生日,估計也就二十六七歲吧。

    而且這個時候他還沒有非常大的名氣,不像後來名重一時,這是剛剛出山,還是初出茅廬。

    第二,他也沒有正式的職務,我們去看《三國志?諸葛亮傳》,我們會發現劉備正式任命諸葛亮職務是在赤壁之戰以後,職務是軍師中郎将。

     那麼“軍師”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一提起諸葛亮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是軍師,這個名号是古已有之的,三國時期作為一個正式的官職最早是曹操設立的,叫做軍師祭酒,軍師中郎将這個職務是劉備發明的。

    那麼後來劉備拿下成都以後,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将軍。

    那麼這個軍師祭酒、軍師中郎将、軍師将軍它有什麼區别呢?軍師祭酒是沒有兵權的,它就是一個參謀,軍師中郎将和軍師将軍是有軍權的。

    所以我們如果硬要比附現在的職務,那軍師祭酒就相當于參謀,軍師中郎将那就是參謀長,那麼軍師将軍就好比是個總參謀長。

     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中郎将是赤壁之戰後,赤壁之戰前有沒有職務我們史料上查不到,有職務也不會高。

    那麼這樣一個年齡,這樣的一個地位,這樣的一個身份,出使東吳有沒有分量,那是個問題,當然東吳方面估計也知道他,也不會一點不知道,因為諸葛亮當時在荊州還是個名人,荊州士人集團有很多人是推崇他的,東吳方面不會一點不知道,但是你如果你要說東吳方面多麼地推崇,恐怕也談不上。

    總而言之他出使江東應該說是很困難的,很艱難,正是由于這種艱難才突顯出諸葛亮的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外交天才,所以我們要把這個艱難說清楚。

     那麼在這樣一個艱難的情況下,諸葛亮是挺身而出了,是他自己提出來的,說“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将軍。

    ”劉備批準他,于是他們兩個一起從夏口來到柴桑。

    那麼夏口是什麼地方呢?就是現在的湖北省武漢市的漢口。

    柴桑是什麼地方呢?就是現在江西省的九江。

    那麼諸葛亮和魯肅一起來到了柴桑,來到柴桑以後怎麼樣呢?因為我們知道《三國志》這部書它不是編年體的,它是紀傳體的,每個人的事情寫在每個人的傳裡面,它沒有一個時間表。

    那麼《資治通鑒》是編年體的,它有一個時間表,按照《資治通鑒》的時間表,是諸葛亮和魯肅一起來到柴桑以後,諸葛亮先見到了孫權,先見孫權的不是魯肅,是諸葛亮,這個時間表和《三國演義》時間表是不一樣的。

     *從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來看,赤壁之戰前諸葛亮沒有任何職務,也不像後來那樣名震一時,而江東集團和荊州集團又有隔閡,由此可以推斷,這次出使東吳對諸葛亮來說,可謂壓力頗大,困難重重。

    在小說《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舌戰群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