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魏武揮鞭 第十二講 天下歸心
關燈
小
中
大
況,當時秘密和袁紹有來往的,肯定不是一個小數,不是一個兩個、三個五個,弄不好就是幾十個、上百個,這些人你都清算,你清算不了,既然清算不了,不如幹脆不清算,我不但不清算,我連把柄我都不拿在手裡,我當着你的面我沒有拆封,我沒有看,我不知道有誰在勾結袁紹,我現在把證據全部燒毀,大家放心好了,隻要以後你跟着我曹某人,忠心耿耿,以前的事我不知道,人情做到底了。
曹操很清楚,在這樣複雜的政治鬥争當中,有些時候是要裝糊塗的,裝糊塗才能寬容人,寬容人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的天下,所以叫做老白姓有句話說“不啞不聾不做阿公”,有時候就是要裝聾作啞。
洞悉人心、洞察人性已經不容易,設身處地、将心比心就更不容易,更為難得的是曹操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比方說他銷毀這些證據,他獎勵他手下的将領,他給自己的缺點錯誤做檢讨,他感謝那些給他提意見的人,他做這些所有事情的時候,他做得坦誠,大氣,自然,實在,一點沒有裝腔作勢的樣子,這就太難了。
*曹操能夠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也就掌握了用人之道。
曹操掌握了用人之道,也就知道了手下的人才最需要什麼。
當曹操知道了人才的需求,也就知道了他能夠給予人才什麼。
因此說到底,曹操的用人之道也就是他的做人之道,那麼曹操的做人之道究竟是什麼呢? 曹操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呢?幾個原因,第一點,曹操聰明,他知道一個搞政治鬥争的人,一個在戰場上作戰的的人,全講真話那是不可能的,全講假話是行不通的,這樣一個人必須把握什麼時候說真話,什麼時候說假話,對誰說真話,對誰說假話。
對敵人,你肯定要說假話,兵不厭詐嘛,你不能說實話;但是你對你自己的謀士,他們可都是聰明人,那你要說真話,你說真話你才能換取信任,你換取了信任他才會盡心竭力地為你出謀劃策,你才能克敵制勝。
曹操他能夠把握這個真假之間的這個度,這叫做聰明。
第二個原因就是随和,曹操這個人性格裡面有很好的一面就是他是個性情中人,我們都知道曹操是個詩人,他身上既有軍事将領的素質,他也有詩人的氣質,他隻要不是在正式辦公、正式作戰的時候,他為人是很随和的,他會跟大家說說笑話,開開玩笑,打打哈哈,這樣他就有了一種親和力。
一個做領導的,太嚴肅了不好,太嚴肅了,人家覺得你不可親近;太随便了也不好,太随便了你沒有威望,最好是像曹操這樣,需要威望的時候他是不怒而威,平時的時候他又親切随和,這樣就使自己的下屬既尊敬他,又愛戴他,這個分寸,曹操也把握得很好。
所以曹操經常把正經事用開玩笑的口氣來說,比方說他有一個人在他敵人那邊,自己的父親被曹操下了大獄,曹操就給他寫封信說,令尊大人在我的監獄裡日子過得還不錯,不過呢,國家也不能老掏錢替人家的爸爸養老啊,你看着辦吧,非常好玩兒。
第三個原因,他的真誠,曹操是真心誠意、實實在在希望有很多人來幫助他,他确實感到自己一個人是孤單的,是勢單力薄的,這是他的真話。
曹操有一首詩叫《短歌行》,裡面有這樣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翻譯過來就是,青青的是你的衣衿啊,悠悠的是我的愛心,隻是由于你的原因啊,讓我思念到如今。
思念着誰?不是情人,不是小蜜,是能夠幫助他成就一番事業的朋友,這個感情是真實的,所以第三個原因是他的真誠。
第四個原因是深沉,曹操是一個很深沉的人,我們去看一下這首《短歌行》,他的開頭的句子是什麼呢?“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是很短的,我們應該利用這短暫的人生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因此需要有大量的人才、朋友來幫助我。
所以他的用人之道是站在這樣一個對宇宙、人生的哲學思考的高度産生出來的,絕非一般意義上的用人之道,所以曹操這個人是很随和的,也是很深沉的。
郭嘉對曹操有這樣一個評價,叫“外易簡而内機明”,就是表面上看着他随随便便,實際上裡面内心深處很深很深,他可以和你握手言歡,他可以和你談笑風生,他可以和你嘻嘻哈哈,他可以和你勾肩搭背,但是請你注意,當他和你握手言歡嘻嘻哈哈的時候,他在觀察着你,而且看人看得入木三分,他會把他對面的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爛在肚子裡,然後他知道怎樣來對待你,或者說怎樣來對付你。
曹操看人是很厲害的,袁紹那麼氣焰嚣張,袁術那麼不可一世,曹操都沒有放在眼裡,唯獨對于那個先前賣草鞋,後來寄人籬下的劉備另眼相待,曹操甚至說出了這樣的話:“今天下英雄,為使君與操耳”。
這句話是很奇怪的,劉備是不是英雄?如果劉備是英雄,那麼曹操說這句話等于明說争天下的就是我們倆了,不該說啊,應該爛在肚子裡。
那麼如果劉備不是英雄的話,那曹操說這個話幹什麼呢?所以我們就很想弄清楚曹操看劉備看得準不準,劉備是不是英雄?曹操有沒有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句話?請看下集——青梅煮酒。
曹操很清楚,在這樣複雜的政治鬥争當中,有些時候是要裝糊塗的,裝糊塗才能寬容人,寬容人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的天下,所以叫做老白姓有句話說“不啞不聾不做阿公”,有時候就是要裝聾作啞。
洞悉人心、洞察人性已經不容易,設身處地、将心比心就更不容易,更為難得的是曹操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比方說他銷毀這些證據,他獎勵他手下的将領,他給自己的缺點錯誤做檢讨,他感謝那些給他提意見的人,他做這些所有事情的時候,他做得坦誠,大氣,自然,實在,一點沒有裝腔作勢的樣子,這就太難了。
*曹操能夠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也就掌握了用人之道。
曹操掌握了用人之道,也就知道了手下的人才最需要什麼。
當曹操知道了人才的需求,也就知道了他能夠給予人才什麼。
因此說到底,曹操的用人之道也就是他的做人之道,那麼曹操的做人之道究竟是什麼呢? 曹操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呢?幾個原因,第一點,曹操聰明,他知道一個搞政治鬥争的人,一個在戰場上作戰的的人,全講真話那是不可能的,全講假話是行不通的,這樣一個人必須把握什麼時候說真話,什麼時候說假話,對誰說真話,對誰說假話。
對敵人,你肯定要說假話,兵不厭詐嘛,你不能說實話;但是你對你自己的謀士,他們可都是聰明人,那你要說真話,你說真話你才能換取信任,你換取了信任他才會盡心竭力地為你出謀劃策,你才能克敵制勝。
曹操他能夠把握這個真假之間的這個度,這叫做聰明。
第二個原因就是随和,曹操這個人性格裡面有很好的一面就是他是個性情中人,我們都知道曹操是個詩人,他身上既有軍事将領的素質,他也有詩人的氣質,他隻要不是在正式辦公、正式作戰的時候,他為人是很随和的,他會跟大家說說笑話,開開玩笑,打打哈哈,這樣他就有了一種親和力。
一個做領導的,太嚴肅了不好,太嚴肅了,人家覺得你不可親近;太随便了也不好,太随便了你沒有威望,最好是像曹操這樣,需要威望的時候他是不怒而威,平時的時候他又親切随和,這樣就使自己的下屬既尊敬他,又愛戴他,這個分寸,曹操也把握得很好。
所以曹操經常把正經事用開玩笑的口氣來說,比方說他有一個人在他敵人那邊,自己的父親被曹操下了大獄,曹操就給他寫封信說,令尊大人在我的監獄裡日子過得還不錯,不過呢,國家也不能老掏錢替人家的爸爸養老啊,你看着辦吧,非常好玩兒。
第三個原因,他的真誠,曹操是真心誠意、實實在在希望有很多人來幫助他,他确實感到自己一個人是孤單的,是勢單力薄的,這是他的真話。
曹操有一首詩叫《短歌行》,裡面有這樣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翻譯過來就是,青青的是你的衣衿啊,悠悠的是我的愛心,隻是由于你的原因啊,讓我思念到如今。
思念着誰?不是情人,不是小蜜,是能夠幫助他成就一番事業的朋友,這個感情是真實的,所以第三個原因是他的真誠。
第四個原因是深沉,曹操是一個很深沉的人,我們去看一下這首《短歌行》,他的開頭的句子是什麼呢?“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是很短的,我們應該利用這短暫的人生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因此需要有大量的人才、朋友來幫助我。
所以他的用人之道是站在這樣一個對宇宙、人生的哲學思考的高度産生出來的,絕非一般意義上的用人之道,所以曹操這個人是很随和的,也是很深沉的。
郭嘉對曹操有這樣一個評價,叫“外易簡而内機明”,就是表面上看着他随随便便,實際上裡面内心深處很深很深,他可以和你握手言歡,他可以和你談笑風生,他可以和你嘻嘻哈哈,他可以和你勾肩搭背,但是請你注意,當他和你握手言歡嘻嘻哈哈的時候,他在觀察着你,而且看人看得入木三分,他會把他對面的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爛在肚子裡,然後他知道怎樣來對待你,或者說怎樣來對付你。
曹操看人是很厲害的,袁紹那麼氣焰嚣張,袁術那麼不可一世,曹操都沒有放在眼裡,唯獨對于那個先前賣草鞋,後來寄人籬下的劉備另眼相待,曹操甚至說出了這樣的話:“今天下英雄,為使君與操耳”。
這句話是很奇怪的,劉備是不是英雄?如果劉備是英雄,那麼曹操說這句話等于明說争天下的就是我們倆了,不該說啊,應該爛在肚子裡。
那麼如果劉備不是英雄的話,那曹操說這個話幹什麼呢?所以我們就很想弄清楚曹操看劉備看得準不準,劉備是不是英雄?曹操有沒有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句話?請看下集——青梅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