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魏武揮鞭 第九講 一決雌雄

關燈
這是一次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大決戰,這是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這又是一個讓人思考、發人深省的曆史事件。

    袁紹人多勢衆,曹操兵少将寡,然而曹操的軍隊卻以一當十,大敗袁紹。

    那麼曹操是如何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呢?這一場戰争的過程究竟怎樣?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之一決雌雄》! 從公元190年到公元200年,經過近十年的諸侯混戰,形成了勢力最強的兩大集團,這就是曹操集團和袁紹集團。

    袁紹獲得了翼州、青州、并州、幽州四州的土地,雄居北方;曹操的勢力西達關中,東到兖州、豫州、徐州,控制了黃河以南、淮漢以北的大部分地區,與袁紹形成了沿黃河下遊南北對峙的局面。

    此時,楊奉已滅,呂布已亡,袁術已死,張繡已降,孫策據守江東,劉表中立觀望,局勢變得十分明朗,那就是袁紹和曹操兩雄不并立,必須一決雌雄。

     當時,袁紹的實力遠遠勝過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于是袁紹決定進攻曹操,這就發生了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戰”。

    那麼,兵力微弱的曹操是如何應對勢力強大的袁紹的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講述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易中天品三國》之“一決雌雄”正在播出,敬請關注! 易中天: 我們今天講官渡之戰,戰争是在建安五年二月正式打響的,一共分為四個階段。

     官渡之戰的第一個階段交鋒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交鋒階段”,袁紹先發制人,建安五年二月,袁紹駐軍黎陽,在黃河的北岸,派大将顔良攻打隔河的白馬,同時派大将文醜進攻延津,主戰場是在白馬。

    這個時候駐守白馬的是劉延,劉延有三千人,這樣打到建安五年四月的時候劉延頂不住了,給曹操寫了一封雞毛信求援,曹操也知道劉延頂不住,決定增援白馬。

    這個時候曹操的一個謀士叫做荀攸的就跟曹操說,咱不打白馬,我們打延津,曹操馬上就明白過來了,什麼意思呢?聲東擊西,現在我不是白馬吃緊嗎?我們不打白馬,我們軍隊從延津出發渡過黃河,做出一副要包抄袁紹後路的這樣一個架勢,袁紹一定會上當受騙,增援延津。

    曹操馬上采納了荀攸的這個建議,率領一支部隊大張旗鼓地向延津方向挺進。

    請注意,他這個進軍是大張旗鼓,故意讓袁紹的偵察兵知道,于是袁紹的偵察兵馬上回去報告,果然袁紹上當受騙,派出人馬增援延津。

    但是曹操走到半路的時候,曹操下令部隊原地休息,然後派一支輕騎兵抄小路直撲白馬,為首的将軍(之一)就是關羽。

     *在這裡還有一段插曲。

    公元199年末,當曹操正部署和袁紹作戰時,劉備起兵反抗曹操,并積極與袁紹聯系,打算合力夾攻曹操。

    曹操親自率領精兵攻打劉備,一舉占領了沛縣,收複了徐州,劉備全軍覆敗,帶領少數兵馬逃往河北投奔到了袁紹的帳下。

    關羽無力抵抗,投降了曹操。

     關羽投降曹操以後,曹操對他非常好,關羽當時就做了一個決定: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以後再回去找他哥哥劉備。

    那麼關羽還有其他将領帶着這支輕騎兵撲到白馬,顔良措手不及,被關羽力斬馬下。

    這個時候,袁紹才發現是上當了,中了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之計,然後派劉備和文醜轉過來攔截曹操。

    而曹操也很清楚,白馬這個地方雖然解圍了,但是這個地方不能再守,袁紹一定會反撲過來,而且我們白馬一定守不住。

    而且袁紹一旦得到了白馬以後,他一定要拿白馬的老百姓出氣,要屠城,因此曹操決定帶着白馬的老百姓沿着黃河往延津走。

    我們讀《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打敗仗以後走的時候要帶上老百姓的,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曹操撤退的時候也是帶老百姓的。

    曹操帶着這麼多白馬的老百姓往延津走,當然是走得很慢了,結果呢,撞上了劉備和文醜的軍隊。

     當時情況是怎麼樣呢?是曹操有五六百個騎兵,來到了延津東南面的一個山坡上,正準備休息。

    哨兵向曹操報告,說報告,前面來了幾百個騎兵,曹操說知道了。

    過一會兒哨兵又報告,說來了一千個騎兵,步兵數都數不清。

    曹操說别報了,然後下命令,下馬,原地休息。

    将領就不懂了,說敵人都撲過來了,我們應該上馬準備啊,我們怎麼下馬原地休息呢?再說我們從白馬運過來那些辎重,就是糧食、布匹,七七八八的東西都在路上呢,我們起碼要把這些東西都運回軍營去,準備迎戰吧。

    曹操說不要管,曹操說你不要管,都給我下馬,坐在地上休息。

    這又是曹操的一計,什麼計呢?誘敵之計,果然劉備和文醜帶着騎兵沖過來以後看到一地的東西,都是好東西啊,所以騎兵就開始猶豫,猶豫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