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魏武揮鞭 第五講 何去何從
關燈
小
中
大
。
韓馥馬上派兵把袁紹看起來,直到最後“關東聯軍”成立,袁紹當了盟主,韓馥才把袁紹放出去讓他行動。
韓馥就是這麼一個玩意,你說他怎麼回去打頭陣? 其他人也差不多,他們雖然組織了一直聯軍,誰也不願意沖鋒陷陣,都在觀望。
曹操看不下去了,曹操對他們說了這樣的話: “舉義兵以誅暴亂,大衆已合,諸君何疑?” 就是說我們成立這樣一支義軍,而且已經聯合起來了,你們還有什麼可懷疑的?而且曹操跟大家說,現在是消滅董卓最好的時候,為什麼呢?這個時候董卓已經把洛陽城燒了,然後把皇上西遷到長安。
曹操說了,如果過去董卓還在洛陽京城的時候,手上有皇上,我們去打他不大講得過去;但是他現在已經把我們的首都都燒毀,把皇上都劫持了,按現在的話說那就可以定位為恐怖組織了,已經天下震動了,不得人心了。
這個時候我們隻要跟他決一死戰,一戰而天下可定。
但是沒有人聽他的,曹操說好吧,好吧,你們不打我自己去吧,自己帶了一支部隊西進。
這個時候隻有張邈表示同情,派了一支小部隊也随着曹操西進。
但是這個時候曹操的實力是非常的弱小,根本不是董卓那個“西北軍”的對手,所以一敗塗地,曹操自己本人差一點陣亡,是他的堂弟曹洪把馬讓給曹操,曹操才逃出來。
當時最緊急的時候曹洪跟曹操說,天下可以沒有我曹洪,不能沒有哥哥你,騎上我的馬,走吧!曹操才逃回了他們的大本營,大本營在酸棗。
等曹操帶着一身的塵土、一身的血污回到酸棗大營的時候,看見大營裡面的各路諸侯在幹什麼呢?“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也就是說整天都在開Party,泡酒吧,打電子遊戲!曹操實在是忍無可忍,說國家民族已經到了這個份上,你們還居然天天都在喝酒!曹操悲憤地說: “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為諸君恥之!” 我為你們這些人感到恥辱!還是沒有人聽他的,曹操再一次感到了報國無門。
*曹操為什麼再一次感到報國無門?因為曹操已經看出,當時那些割據一方的諸侯都是一些自私自利、膽小怕事、無所作為的人。
東漢王朝已經不可救藥,天下大亂已不可逆轉。
即使不亂,腐朽的朝廷和官場也不需要什麼“治世之能臣”,所以曹操不得不重新選擇他的人生道路。
那麼,曹操做後選擇了一條什麼路呢? 曹操的選擇是自己幹。
實際上對于曹操人生道路的選項曆來是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許劭說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另一種說法見于《世說新語》,據說是橋玄說的,說法是“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
所以當曹操處于亂世的時候,他其實是有兩個選項的:一個是英雄,一個是奸雄。
但是我認為至少,從公元190年到公元200年這十年當中,曹操不愧為“亂世之英雄”。
因為隻有曹操才用自己微弱的一己之軀擔負起天下的興亡。
如果說還有人的話,那就是孫權的父親孫堅,但是孫堅的謀略顯然不如曹操。
那麼在這十年間曹操幹了些什麼事呢?三件事:一是略地,二是募兵,三是屯田。
這三件事情都與黃巾起義有關系,那麼黃巾起義我們知道是地地道道的官逼民反,但是在曹操他們看來,卻是必須予以剿滅的反賊。
在這個天下大亂的時候,黃巾軍趁着帝國的官僚、将領、諸侯們争權奪利的時候發展壯大起來了,于是在公元192年聚集在青州的黃巾軍進入了兖州,兖州刺史劉岱不聽鮑信的勸告,結果被黃巾軍所殺。
這個時候鮑信和陳宮就請曹操來代理兖州牧,曹操代理兖州牧以後就跟黃巾軍作戰,最後戰敗了黃巾軍,黃巾軍向曹操投降。
這個黃巾軍是個奇怪的軍事組織,它并不是一個純粹的部隊,它還有随軍的家屬和農民,就是當時的青州的黃巾軍戰鬥員是三十萬,随軍家屬和農民加起來一共是一百萬,而且還帶着農具和耕牛。
那麼曹操接受了黃巾軍投降以後,就把當中能打仗的人把他編成一隊,叫做“青州兵”。
代理了兖州牧,曹操就有了根據地;收編了青州軍,曹操就有了戰鬥隊。
但是曹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麼多人你如何安置,如何養活?這個時候他的一個重要的謀士叫做毛玠,就向他提出了一個戰略性的意見。
毛玠說: “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民生廢業,饑馑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國之志,難以持久。
今袁紹、劉表雖士民衆強,皆無經遠之慮,未有樹基建本者也,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
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 毛玠的這一段話,我認為可以稱之為曹操版的“隆中對”,他是從一個很高的角度對曹操提出了一種戰略性的意見。
毛玠說現在國家的局勢是什麼樣的?天下大亂,四分五裂,國本動搖,皇帝被人劫持着走過來走過去,經濟崩潰,所有的老百姓都不能安居樂業,災難流行,又是天災又是
韓馥馬上派兵把袁紹看起來,直到最後“關東聯軍”成立,袁紹當了盟主,韓馥才把袁紹放出去讓他行動。
韓馥就是這麼一個玩意,你說他怎麼回去打頭陣? 其他人也差不多,他們雖然組織了一直聯軍,誰也不願意沖鋒陷陣,都在觀望。
曹操看不下去了,曹操對他們說了這樣的話: “舉義兵以誅暴亂,大衆已合,諸君何疑?” 就是說我們成立這樣一支義軍,而且已經聯合起來了,你們還有什麼可懷疑的?而且曹操跟大家說,現在是消滅董卓最好的時候,為什麼呢?這個時候董卓已經把洛陽城燒了,然後把皇上西遷到長安。
曹操說了,如果過去董卓還在洛陽京城的時候,手上有皇上,我們去打他不大講得過去;但是他現在已經把我們的首都都燒毀,把皇上都劫持了,按現在的話說那就可以定位為恐怖組織了,已經天下震動了,不得人心了。
這個時候我們隻要跟他決一死戰,一戰而天下可定。
但是沒有人聽他的,曹操說好吧,好吧,你們不打我自己去吧,自己帶了一支部隊西進。
這個時候隻有張邈表示同情,派了一支小部隊也随着曹操西進。
但是這個時候曹操的實力是非常的弱小,根本不是董卓那個“西北軍”的對手,所以一敗塗地,曹操自己本人差一點陣亡,是他的堂弟曹洪把馬讓給曹操,曹操才逃出來。
當時最緊急的時候曹洪跟曹操說,天下可以沒有我曹洪,不能沒有哥哥你,騎上我的馬,走吧!曹操才逃回了他們的大本營,大本營在酸棗。
等曹操帶着一身的塵土、一身的血污回到酸棗大營的時候,看見大營裡面的各路諸侯在幹什麼呢?“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也就是說整天都在開Party,泡酒吧,打電子遊戲!曹操實在是忍無可忍,說國家民族已經到了這個份上,你們還居然天天都在喝酒!曹操悲憤地說: “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為諸君恥之!” 我為你們這些人感到恥辱!還是沒有人聽他的,曹操再一次感到了報國無門。
*曹操為什麼再一次感到報國無門?因為曹操已經看出,當時那些割據一方的諸侯都是一些自私自利、膽小怕事、無所作為的人。
東漢王朝已經不可救藥,天下大亂已不可逆轉。
即使不亂,腐朽的朝廷和官場也不需要什麼“治世之能臣”,所以曹操不得不重新選擇他的人生道路。
那麼,曹操做後選擇了一條什麼路呢? 曹操的選擇是自己幹。
實際上對于曹操人生道路的選項曆來是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許劭說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另一種說法見于《世說新語》,據說是橋玄說的,說法是“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
所以當曹操處于亂世的時候,他其實是有兩個選項的:一個是英雄,一個是奸雄。
但是我認為至少,從公元190年到公元200年這十年當中,曹操不愧為“亂世之英雄”。
因為隻有曹操才用自己微弱的一己之軀擔負起天下的興亡。
如果說還有人的話,那就是孫權的父親孫堅,但是孫堅的謀略顯然不如曹操。
那麼在這十年間曹操幹了些什麼事呢?三件事:一是略地,二是募兵,三是屯田。
這三件事情都與黃巾起義有關系,那麼黃巾起義我們知道是地地道道的官逼民反,但是在曹操他們看來,卻是必須予以剿滅的反賊。
在這個天下大亂的時候,黃巾軍趁着帝國的官僚、将領、諸侯們争權奪利的時候發展壯大起來了,于是在公元192年聚集在青州的黃巾軍進入了兖州,兖州刺史劉岱不聽鮑信的勸告,結果被黃巾軍所殺。
這個時候鮑信和陳宮就請曹操來代理兖州牧,曹操代理兖州牧以後就跟黃巾軍作戰,最後戰敗了黃巾軍,黃巾軍向曹操投降。
這個黃巾軍是個奇怪的軍事組織,它并不是一個純粹的部隊,它還有随軍的家屬和農民,就是當時的青州的黃巾軍戰鬥員是三十萬,随軍家屬和農民加起來一共是一百萬,而且還帶着農具和耕牛。
那麼曹操接受了黃巾軍投降以後,就把當中能打仗的人把他編成一隊,叫做“青州兵”。
代理了兖州牧,曹操就有了根據地;收編了青州軍,曹操就有了戰鬥隊。
但是曹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麼多人你如何安置,如何養活?這個時候他的一個重要的謀士叫做毛玠,就向他提出了一個戰略性的意見。
毛玠說: “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民生廢業,饑馑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國之志,難以持久。
今袁紹、劉表雖士民衆強,皆無經遠之慮,未有樹基建本者也,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
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 毛玠的這一段話,我認為可以稱之為曹操版的“隆中對”,他是從一個很高的角度對曹操提出了一種戰略性的意見。
毛玠說現在國家的局勢是什麼樣的?天下大亂,四分五裂,國本動搖,皇帝被人劫持着走過來走過去,經濟崩潰,所有的老百姓都不能安居樂業,災難流行,又是天災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