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魏武揮鞭 第三講 奸雄之謎
關燈
小
中
大
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王粲去世以後曹丕這個時候已經就是接班人,雖然不能叫皇太子,但已經是接班人,地位很高,五官中郎将,他帶着一幫文學界的朋友,就是當時文聯作協的人一起去給王粲送行,開追悼會。
那當然是曹丕出來緻悼詞,曹丕怎麼緻悼詞呢,曹丕說咱也别說什麼套話、官話、屁話了,王粲這個人生前喜歡聽驢叫,我們每人都學一聲驢叫。
結果王粲墓前響起一片驢叫聲,追悼會就開完了。
非常可愛啊。
那麼曹操最可愛之處,是他說真話。
大家可能要說了,曹操不是個奸雄嗎,不是個奸詐的人嗎,他會說真話嗎?是的,曹操也說假話,他要進行政治鬥争,要進行軍事鬥争,要在官場上混,一點假話不說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曹操隻要有機會他就說真話。
他有一篇有名的文章叫做《讓縣自明本志令》,又叫做《述志令》,這可以算得上是曹操的政治綱領,那是一點官話都沒有,說得非常實在。
曹操一開始說,我這個人其實是沒有什麼雄心壯志的,因為我知道我出身不好,當然他沒有說我是太監的養子的兒子,他說我知道我自己不是那種很清高的、很知名的那些人士,所以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當一個郡守,“好作政教”,好好地把這個地方治理好,讓大家都知道我曹操雖然出身不好,工作能力還是有的。
後來國家遇到了動亂,我覺得一個男子漢應該為國家效勞,建功立業,我出來帶兵打仗,這個時候我的要求也不高,我想當個什麼呢?我想當個征西将軍,我死了以後能夠在我的墓碑上寫上一行字,“故征西大将軍曹侯之墓”,哎呀,我就心滿意足了。
可是後來董桌造亂,諸侯并起,我這個時候不能不出來保衛國家,保衛皇上。
即便是這個時候,我也不想多帶兵,所以我每打一次勝仗,我的部隊增加了以後,我要裁軍。
為什麼呢?因為我的實力越大,我的敵人就越多啊,人家都要來打我,我保不住自己,所以我勝利一回我裁軍一回。
這說明什麼,說明我的志向是有限的,但是我也沒有想到怎麼現如今我給弄出這麼大動靜來了!那麼現在我的野心大一點了,我想當個什麼呢?當個齊桓公,晉文公,因為現在是天下大亂,諸侯割據,我隻想稱霸,不想稱帝,我現在已經是漢朝的丞相了,作為人臣之貴,已經到了極點,我心滿意足,再無奢望。
但是我必須在這個位置上坐着。
他下面說了句有名的話,他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不是我曹操在這個地方鎮住,什麼孫權,什麼劉備,七七八八的那些人不早就稱皇帝了,就是因為我曹某人在這兒鎮住嘛!我這些話不光是跟諸位說說,我經常跟我的老婆孩子說,甚直我對我的老婆、我的那些妾們說,我死了以後你們一定要改嫁,為什麼呢?以便把我這個志向傳播出去啊。
但是現在有人說我曹操應該功成身退了,我應該到我封的那個侯國去安度晚年啊,我應該把我的職務和權力交出來了。
對不起,不行,職務我是不辭的,權力我是不交的,為什麼?我現在手握兵權,才有了這一呼百應的權威,我一旦把這軍權交出去,那你們不害我嗎?你們肯定都起來害我,那我的老婆孩子就不能保全,而且皇上也不得安全,所以我絕不交權。
至于皇上封給我的一些土地,那是不需要的,我要那麼多土地幹什麼呢?這個我讓出去。
所以曹操說了這麼十六個字,“江湖未靜,不得讓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辭。
”就是我可以讓一些虛的東西出去,實的東西那我是不讓的,這叫做“不得幕虛名,而處實禍也。
”這話說得實在吧!說得再實在沒有了,你說我沒有野心,我有一點,而且我的野心是一點一點大起來的;你說我有很大的野心,我不想當皇帝,我隻想當晉文公,齊桓公,九合諸侯,統一中國;你說我清高,我不清高,我實在得很,我的權力、我的實惠我一點都不讓;你說我不忍讓,我忍讓啊,你封給我那些虛的東西,什麼土地啊、頭銜啊我都讓出去。
而且最可愛的在于什麼,曹操還明明白白說,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我為什麼要說這些話?就是想讓你們天下人都沒話可說,都給我把嘴巴閉起來。
實在是不能再實在了。
這種話也隻有曹操這樣大氣的奸雄才說得出來。
曹操這樣做也是非常英明的,因為他非常知道在一個人人都說假話的時代最有力的武器是真話。
因為人家都說假話,你說真話,人家就沒轍了,他的戲就演不下去了,西洋鏡就拆穿了,把戲就不能玩了,隻好不吭起了。
當然曹操這樣說也不完全是出于鬥争的策略,也出于他的天性,他确實是一個天**說真話的人,因此隻要有機會,他是一定會說真話的。
哪怕是說假話,或者說一些半真半假的話,或者是把假話藏在真話的後面,曹操也做得非常自然。
現在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曹操是可愛的奸雄,他的奸與雄統一于雄。
那當然是曹丕出來緻悼詞,曹丕怎麼緻悼詞呢,曹丕說咱也别說什麼套話、官話、屁話了,王粲這個人生前喜歡聽驢叫,我們每人都學一聲驢叫。
結果王粲墓前響起一片驢叫聲,追悼會就開完了。
非常可愛啊。
那麼曹操最可愛之處,是他說真話。
大家可能要說了,曹操不是個奸雄嗎,不是個奸詐的人嗎,他會說真話嗎?是的,曹操也說假話,他要進行政治鬥争,要進行軍事鬥争,要在官場上混,一點假話不說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曹操隻要有機會他就說真話。
他有一篇有名的文章叫做《讓縣自明本志令》,又叫做《述志令》,這可以算得上是曹操的政治綱領,那是一點官話都沒有,說得非常實在。
曹操一開始說,我這個人其實是沒有什麼雄心壯志的,因為我知道我出身不好,當然他沒有說我是太監的養子的兒子,他說我知道我自己不是那種很清高的、很知名的那些人士,所以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當一個郡守,“好作政教”,好好地把這個地方治理好,讓大家都知道我曹操雖然出身不好,工作能力還是有的。
後來國家遇到了動亂,我覺得一個男子漢應該為國家效勞,建功立業,我出來帶兵打仗,這個時候我的要求也不高,我想當個什麼呢?我想當個征西将軍,我死了以後能夠在我的墓碑上寫上一行字,“故征西大将軍曹侯之墓”,哎呀,我就心滿意足了。
可是後來董桌造亂,諸侯并起,我這個時候不能不出來保衛國家,保衛皇上。
即便是這個時候,我也不想多帶兵,所以我每打一次勝仗,我的部隊增加了以後,我要裁軍。
為什麼呢?因為我的實力越大,我的敵人就越多啊,人家都要來打我,我保不住自己,所以我勝利一回我裁軍一回。
這說明什麼,說明我的志向是有限的,但是我也沒有想到怎麼現如今我給弄出這麼大動靜來了!那麼現在我的野心大一點了,我想當個什麼呢?當個齊桓公,晉文公,因為現在是天下大亂,諸侯割據,我隻想稱霸,不想稱帝,我現在已經是漢朝的丞相了,作為人臣之貴,已經到了極點,我心滿意足,再無奢望。
但是我必須在這個位置上坐着。
他下面說了句有名的話,他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不是我曹操在這個地方鎮住,什麼孫權,什麼劉備,七七八八的那些人不早就稱皇帝了,就是因為我曹某人在這兒鎮住嘛!我這些話不光是跟諸位說說,我經常跟我的老婆孩子說,甚直我對我的老婆、我的那些妾們說,我死了以後你們一定要改嫁,為什麼呢?以便把我這個志向傳播出去啊。
但是現在有人說我曹操應該功成身退了,我應該到我封的那個侯國去安度晚年啊,我應該把我的職務和權力交出來了。
對不起,不行,職務我是不辭的,權力我是不交的,為什麼?我現在手握兵權,才有了這一呼百應的權威,我一旦把這軍權交出去,那你們不害我嗎?你們肯定都起來害我,那我的老婆孩子就不能保全,而且皇上也不得安全,所以我絕不交權。
至于皇上封給我的一些土地,那是不需要的,我要那麼多土地幹什麼呢?這個我讓出去。
所以曹操說了這麼十六個字,“江湖未靜,不得讓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辭。
”就是我可以讓一些虛的東西出去,實的東西那我是不讓的,這叫做“不得幕虛名,而處實禍也。
”這話說得實在吧!說得再實在沒有了,你說我沒有野心,我有一點,而且我的野心是一點一點大起來的;你說我有很大的野心,我不想當皇帝,我隻想當晉文公,齊桓公,九合諸侯,統一中國;你說我清高,我不清高,我實在得很,我的權力、我的實惠我一點都不讓;你說我不忍讓,我忍讓啊,你封給我那些虛的東西,什麼土地啊、頭銜啊我都讓出去。
而且最可愛的在于什麼,曹操還明明白白說,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我為什麼要說這些話?就是想讓你們天下人都沒話可說,都給我把嘴巴閉起來。
實在是不能再實在了。
這種話也隻有曹操這樣大氣的奸雄才說得出來。
曹操這樣做也是非常英明的,因為他非常知道在一個人人都說假話的時代最有力的武器是真話。
因為人家都說假話,你說真話,人家就沒轍了,他的戲就演不下去了,西洋鏡就拆穿了,把戲就不能玩了,隻好不吭起了。
當然曹操這樣說也不完全是出于鬥争的策略,也出于他的天性,他确實是一個天**說真話的人,因此隻要有機會,他是一定會說真話的。
哪怕是說假話,或者說一些半真半假的話,或者是把假話藏在真話的後面,曹操也做得非常自然。
現在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曹操是可愛的奸雄,他的奸與雄統一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