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魏武揮鞭 第一講 大江東去

關燈
心,第二天他又來了,這回曹操真的把伏兵埋伏到樹林子了。

     *曆史上的空城計看來是有的,但是它不屬于諸葛亮,而是屬于曹操。

    通過易中天先生的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三國曆史,每個人也都會站在不同的角度點評三國人物,所以這就造成了空城計這種張冠李戴的冤假錯案。

    那麼,我們現代人應該根據什麼标準來看待三國這段曆史呢? 現在我們知道了,曆史有三種形象:曆史形象,文學形象,民間形象。

    那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曆史呢?我個人的看法還是首先要弄清楚曆史的本來面目,就是弄清楚曆史形象。

     對于三國來說,還是要讀《三國志》。

    三國志的作者叫陳壽,是現在四川省南充市人。

    陳壽完成《三國志》這部著作的時間距離西晉統一中國隻有五年,就是相隔的時間不是很久。

    第二點呢,陳壽這個人治學非常嚴謹,他收集來的材料但凡是他覺得可疑的,他甯肯不用,留下來的應該說是基本可靠。

    但是正是因為陳壽有這樣一個特點,所以《三國志》這本書非常地簡略,不是太好看。

    所以過了130年,又有裴松之來為《三國志》做了注。

    一般人為古書做注主要是進行一些解釋,比方說名詞解釋、動詞解釋、時代背景介紹,怕你看不懂,做一個注。

    裴松之的注不一樣,裴松之把陳壽棄而不用的材料,以及陳壽寫《三國志》所看不到的材料有選擇地補充了進去。

    補充的時候裴松之也做了一個甄别工作,就是他認為不可靠的材料,他會在後面加以說明,就是我認為這個東西是靠不住的,我認為這個時不可能的,理由是什麼什麼什麼。

    那麼如果幾個材料是矛盾的,裴松之就采取并存的方式,羅列在這裡,讓後來的讀者自己去甄别。

    所以裴松之的注也是比較可靠的。

     所以要弄清三國的曆史面目,曆史形象,也就是這兩個東西:陳壽的《三國志》、裴松之的注,壽志裴注。

    但是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也不是沒有意義的,比方說空城計這個故事,錢鐘書先生就認為是“不欺售欺”的典型,什麼叫“不欺售欺”呢?就是以不欺騙來欺騙。

    我這裡面沒有人,我明明白白就告訴你是沒有人啊,結果呢,對方還不相信。

    你越是說我這城裡面真的沒有兵,他越不相信。

    這叫做“不欺售欺”,錢先生認為這是一個典型。

     因此《三國演義》這本書曆來被當作兵書來看。

    明清之際,清人要入關,他們就用《三國演義》做教材。

    當時把《三國演義》翻譯為滿文,印了一千份,作為内部文件發給一定級别的貴族和官員閱讀。

    甚至還有這樣的故事,說是有一個滿洲将軍結識了一個漢人,成了朋友以後這個滿洲将軍說,你這漢人不錯,來來來,你到我房間來,我給你看一個内部文件,不公開的。

    打開一看,《三國演義》。

    因為哪怕就像空城計那樣的例子,它也有心理學的問題,它實際上是一個心理戰。

    所以為三國演義做批文的毛宗崗父子他有個說法,他說隻有謹慎的人才不會做大膽的事,也隻有謹慎的人才最能夠做大膽的事,因為這個謹慎的人他一生都小心謹慎,他突然大膽一回沒人相信。

    諸葛亮就是一個很謹慎的人,叫做諸葛一生惟謹慎,他謹慎了一輩子突然來一個空城計,那司馬懿不相信了,因為隻記住了他平時的小心謹慎。

    當然這個事情也就是碰上了司馬懿是個知識分子,想問題比較複雜,所以後來有個叫魏禧的人說了,他說如果是碰上一夥山賊,一夥強盜,土匪,他哪想那麼多,管他娘的老子進去再說!諸葛亮不就抓走了嗎? 所以,三種形象,各有各的道理。

    那麼我們這個系列要做的工作,就是把這三種形象都告訴觀衆朋友,然後進行讨論。

    也就是說我們要做三件工作:第一是還原,就是還原到曆史的本來面目;第二是比較,就是比較曆史形象、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有什麼不同;第三是分析,就是分析一下這個形象為什麼會演變。

    實際上,品讀曆史也可以有三種意見,一種是站在古人的立場上看曆史,這叫曆史意見;第二種是站在今人的立場上看曆史,這叫做時代意見;第三種是站在個人的立場上看曆史,這叫做個人意見。

     任何人研究曆史都難免會有這三種意見,因為曆史畢竟是曆史,曆史就是過去的事,也就是故事。

    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裡的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宋代詞人張升的詞說,“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實際上進入漁樵閑話的又何止是六朝興廢事呢?那是可以包括一切曆史的,正所謂,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在今後的節目裡,我将給大家笑談三國,品讀三分。

    而我們要講的第一個人,就是一個在曆史上争論最大、意見最分歧、形象最多樣的人,那麼這個人是誰呢?請看下集——真假曹操。

     *他曾經叱咤風雲,他死後罵名最多。

    在演義中,為什麼他是白臉的奸臣?在曆史的記載中,為什麼他的所作所為自相矛盾?他是奸賊,是奸雄,還是英雄?衆多說法不一的形象中,哪一個是真實的曹操?《易中天品三國之真假曹操》即将播出,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