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一 如此父子

關燈
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時,大清世宗憲皇帝愛新覺羅胤,即人們通常所說的雍正皇帝,突然在北京圓明園神秘地死去,終年五十八歲。

     雍正的死,十分蹊跷,因為事先并無任何征兆。

    據《世宗實錄》和近臣張廷玉自撰的年譜,雍正隻是二十日“偶爾違和”,但“聽政如常”。

    十八日、二十日處理了重要軍機大事,二十一日也照常辦公。

    然而二十二日深夜,卻突然召見皇子弘曆(即乾隆)、弘晝,皇弟允祿、允禮,近臣鄂爾泰、張廷玉等,其時已口不能言。

    接着便在一兩個時辰内驟然去世,連傳位密旨放在哪裡都來不及交代,難怪張廷玉要表示“驚駭欲絕”了。

     中國古代的宮廷總是充滿了不可告人的秘密,燭影斧聲,撲朔迷離。

    目擊者們早已作古,有關證據也早已銷毀,可供考證的蛛絲馬迹确乎不多,能夠肯定的隻有三點:一、雍正以前并無重病;二、雍正死得十分突然;三、雍正死前知道自己危在旦夕。

    如果是因患急病而死,這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急病?為什麼所有的史書,對其病因、病情、病狀和病名都一字不提? 看來,雍正一定有自己的苦衷。

    雍正确實有心病。

    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帝位多少有些來曆不明。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一代雄主康熙大帝病逝于暢春園。

    他留下了一片大好河山,也留下一個嚴峻的問題:誰來繼承?這個問題的答案,他生前沒有明說,隻是對大臣們說,“朕萬年後,必擇一堅固可托之人與爾等作主,必令爾等傾心悅服,斷不緻賠累爾諸臣也。

    ”對此,朝臣們多有猜測,但似乎很少有人想到,這個“堅固可托”的人,竟會是四阿哥雍親王胤。

     可以繼承皇位的人原本很多。

     按照多子多福的觀念,康熙福氣不小。

    他前前後後一共生了三十五個兒子。

    除掉早夭不叙齒(排行)的十一個,中途夭折的四個,也還有二十個。

     當然的下任皇帝原本是允。

    允是孝誠仁皇後赫舍裡氏的兒子,也是康熙皇帝唯一的嫡子。

    皇後生下允就命喪黃泉,允則在出生的第二年即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就按照漢族王朝的傳統禮法被立為太子,到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第一次被廢,整整當了三十三年太子。

    時間這麼長,當然要出問題。

    一是他的性格變得乖張、殘忍、貪婪、剛愎、驕奢淫逸,暴戾不仁;二是他對沒完沒了地當太子,已明顯地表現出不耐煩,而且對康熙形成了威脅。

     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夏,康熙出巡塞外,發現允竟每晚都在自己的帳篷外轉悠,窺視父皇的動靜。

    康熙終于忍無可忍,下令将其鎖拿,并宣布廢掉了這個太子。

     太子被廢,儲位空缺,多少有點資格的皇子都紅了眼睛。

    其中,最迫不及待也跳得最高的是大阿哥允。

    他認為,既然嫡子被廢,當然該立長子。

    所以,他恨不能置廢太子于死地。

    允被廢,康熙派他看守,他便把允看得死死的。

    允還買通一個蒙古喇嘛名叫巴漢格隆的施行巫術,妄圖咒死太子。

    于是,康熙下令将允革爵,嚴行圈禁,并稱他為“亂臣賊子”,說他為“天理國法,皆所不容者”。

    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太子沒當上,反倒成了囚徒。

     康熙迫不及待地廢黜太子,除勢在必行外,多少也有殺一儆百的意思在内。

    沒想到雞殺了,猴子卻跳得更高。

    允自己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