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三 無法醫治之國
關燈
小
中
大
其實,對于海瑞的政績,許多人都不否認。
海瑞被免去應天巡撫之後,繼任人是朱大器。
高拱和張居正都給朱大器寫了信,也都談到如何看待海瑞政策的問題。
高拱和張居正雖然是政敵,也都主張罷免海瑞,但對海瑞的評價都很高,也相當一緻。
第一,他們都認為對海瑞不可全盤否定,高拱甚至開宗明義就說:“海君所行,謂其盡善,非也;謂其盡不善,亦非也。
”第二,他們都認為海瑞的目的是“除弊”而動機是“為民”,隻不過做法不妥。
張居正甚至用替海瑞辯解的口氣說,“其施為雖若過當,而心則出于為民”,總之動機和出發點是好的。
第三,他們都認為海瑞的政策隻需調整不可推翻。
張居正說得比較客氣,說:“霜雪之後,稍加和煦,人即懷春,不必盡變其法,以徇人也。
”高拱則說得斬釘截鐵:“若于其過激不近人情處不加調停,固不可;若并其痛積弊、為民做主處悉去之,則尤不可矣。
”這“尤不可”的一個“尤”字,說明高拱對海瑞的肯定要超過否定,甚至甯肯不否定海瑞的不足之處,也不能否定海瑞掃除積弊、為民做主的大方向。
看來,高拱和張居正這兩個人,還不能算是什麼壞人,更不是庸才。
他們的頭腦都很清楚,度量也不算小。
他們并不因為讨厭海瑞這個人,就否定他的人品人格和他的正确方向,也不因海瑞已經罷官,就落井下石,窮追不放,非把他說得一無是處不可。
兩位閣老,真有些“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味道。
相比之下,海瑞的罵倒一切,倒顯得有些小家子氣。
高拱、張居正他們與海瑞的分歧,主要在方式方法上。
高拱認為他“過激”,張居正認為他“過當”,海瑞自己則覺得還不夠。
他曾對人既憂慮又憤懑地說:現在醫國的,隻有一味藥:甘草。
現在處世的,也隻有兩個字:鄉願!鄉願也叫鄉原,孟子下的定義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衆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人堯舜之道。
”可見鄉願就是虛僞、敷衍,四處讨好,八面玲珑,不講原則,表面上廉潔自律,實際上同流合污。
這樣的人,開出的醫國藥方,當然隻是甜津津的甘草,治不了病,也治不死人。
海瑞卻認為應該下猛藥。
他給嘉靖皇帝上的奏折,就是他下的猛藥,藥引子則是他自己的生命。
他希望這味藥能使皇上猛醒,能使帝國振作。
可惜,那位皇帝從身體到思想都已病入膏肓,終于一命嗚呼。
難怪海瑞聽到消息要号啕大哭了。
他既是哭這位死去的皇帝,也是哭自己失效的藥方。
現在,海瑞好不容易才有了一個醫國的機會,自然不肯放過。
因此他一到應天巡撫任上,便大刀闊斧,雷厲風行,甚至不怕矯枉過正。
本來,徐階的田一退,他便應該見好就收。
因為此事已經産生了影響,大地主沈恺等人見海瑞對徐階都毫不通融,也隻好主動地把侵奪的民田退了出去。
這時,誠如黃仁宇先生所言:如果海瑞“采取懲一警百的方式,把徐家或其他幾家有代表性的案件廣事宣傳,以使藉富欺貧者知所戒懼”,那麼,“他也許會在一種外張内弛的氣氛中取得成功”。
然而海瑞似乎并不
海瑞被免去應天巡撫之後,繼任人是朱大器。
高拱和張居正都給朱大器寫了信,也都談到如何看待海瑞政策的問題。
高拱和張居正雖然是政敵,也都主張罷免海瑞,但對海瑞的評價都很高,也相當一緻。
第一,他們都認為對海瑞不可全盤否定,高拱甚至開宗明義就說:“海君所行,謂其盡善,非也;謂其盡不善,亦非也。
”第二,他們都認為海瑞的目的是“除弊”而動機是“為民”,隻不過做法不妥。
張居正甚至用替海瑞辯解的口氣說,“其施為雖若過當,而心則出于為民”,總之動機和出發點是好的。
第三,他們都認為海瑞的政策隻需調整不可推翻。
張居正說得比較客氣,說:“霜雪之後,稍加和煦,人即懷春,不必盡變其法,以徇人也。
”高拱則說得斬釘截鐵:“若于其過激不近人情處不加調停,固不可;若并其痛積弊、為民做主處悉去之,則尤不可矣。
”這“尤不可”的一個“尤”字,說明高拱對海瑞的肯定要超過否定,甚至甯肯不否定海瑞的不足之處,也不能否定海瑞掃除積弊、為民做主的大方向。
看來,高拱和張居正這兩個人,還不能算是什麼壞人,更不是庸才。
他們的頭腦都很清楚,度量也不算小。
他們并不因為讨厭海瑞這個人,就否定他的人品人格和他的正确方向,也不因海瑞已經罷官,就落井下石,窮追不放,非把他說得一無是處不可。
兩位閣老,真有些“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味道。
相比之下,海瑞的罵倒一切,倒顯得有些小家子氣。
高拱、張居正他們與海瑞的分歧,主要在方式方法上。
高拱認為他“過激”,張居正認為他“過當”,海瑞自己則覺得還不夠。
他曾對人既憂慮又憤懑地說:現在醫國的,隻有一味藥:甘草。
現在處世的,也隻有兩個字:鄉願!鄉願也叫鄉原,孟子下的定義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衆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人堯舜之道。
”可見鄉願就是虛僞、敷衍,四處讨好,八面玲珑,不講原則,表面上廉潔自律,實際上同流合污。
這樣的人,開出的醫國藥方,當然隻是甜津津的甘草,治不了病,也治不死人。
海瑞卻認為應該下猛藥。
他給嘉靖皇帝上的奏折,就是他下的猛藥,藥引子則是他自己的生命。
他希望這味藥能使皇上猛醒,能使帝國振作。
可惜,那位皇帝從身體到思想都已病入膏肓,終于一命嗚呼。
難怪海瑞聽到消息要号啕大哭了。
他既是哭這位死去的皇帝,也是哭自己失效的藥方。
現在,海瑞好不容易才有了一個醫國的機會,自然不肯放過。
因此他一到應天巡撫任上,便大刀闊斧,雷厲風行,甚至不怕矯枉過正。
本來,徐階的田一退,他便應該見好就收。
因為此事已經産生了影響,大地主沈恺等人見海瑞對徐階都毫不通融,也隻好主動地把侵奪的民田退了出去。
這時,誠如黃仁宇先生所言:如果海瑞“采取懲一警百的方式,把徐家或其他幾家有代表性的案件廣事宣傳,以使藉富欺貧者知所戒懼”,那麼,“他也許會在一種外張内弛的氣氛中取得成功”。
然而海瑞似乎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