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六 可愛的奸雄
關燈
小
中
大
曹操不但有情,而且可愛。
曹操最可愛之處,在于他愛講真話。
本來,搞政治鬥争,在官場上混,是難免要講些假話的,至少要講官場套話,何況曹操是“奸雄”!但隻要有可能,他就講真話,或講得像真話,不做官樣文章。
他的《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本是一篇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告,稱得上“政治綱領”四個字的,卻寫得實實在在,明明白白,通篇大白話,一點官腔都沒有。
他先是坦率地承認自己原本胸無大志,也不是什麼知名人士。
起先隻想當個好郡守,後來也隻想當個好将軍,連兵都不敢多帶。
隻因為時勢推演,才把自己推到這個位置,實在是“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
不過現在倒是可以說句大話了:設使國家無有我曹某,真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當然這樣一來,說我閑話的人就多了。
我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訴大家:我隻想當齊桓公、晉文公,奉天子而霸諸侯。
這話我不光是對諸位說,也對老婆孩子說。
我還說百年之後,讓姬妾們全都改嫁,把我的這些心思傳遍四方。
同樣,我也要明明白白告訴大家,讓我現在放棄兵權,回家養老,那也是辦不到的。
為什麼呢?就是怕一旦失去兵權,便會被人所害,國家也不得安甯。
我最多隻能把皇上的賞賜讓一些出去,權力是不讓的。
總之,“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辭”。
這就是我的态度! 這話說得實在是再直白不過,直白得你沒有話說。
你說他吹牛吧,他沒吹,他少年時确實沒有什麼地位和聲望;你說他騙人吧,他沒有騙,他說他确實想當官,而且還想當齊桓公、晉文公,野心已經夠大的了;你說他假謙虛吧,他口氣大得很,說沒有老子天下立馬大亂;你說他不老實吧,他很老實,說手上的權力一時一刻都不放,一分一寸都不讓。
話說到這個份上,你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沒有了。
曹操實在是聰明:在一個人人都說假話的時代,最好的武器就是實話。
這不但因為實話本身具有雄辯的力量,還因為你一講實話,講假話的人就沒轍了,他們的戲就演不下去了。
演不下去怎麼樣呢?隻好下台。
所以,對付那些一貫講官話、套話、假話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直通通地講實話。
就像那個孩子大喊一聲“皇帝沒穿衣服”一樣。
這時,那些一貫說假話的人,就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沒穿衣服,其狼狽不堪可想而知,其沒有招架之功也可想而知。
曹操這樣說,并不完全出于鬥争策略,還因為他天**講真話、實話。
因此他講得自然,講得流暢,講得大氣磅礴。
即便這些實話後面也有虛套,真話後面也有假心,甚至有不可告人的東西,也隐藏得自然,不露馬腳。
曹操确實很實在。
他吃不講究,穿不講究,住不講究,隻要飽肚子,有營養,衣服穿着舒适,被子蓋着暖和就行了。
他惟一的“奢侈品”大約也就是歌舞藝人和小老婆。
但曹操即便好色,也好得實在,并不以什麼“子嗣艱難”為借口。
他招聘人才也很實在,說不管什麼人,在朝也好,在野也好,雅也好,俗也好,隻要有治國用兵的本事就行,哪怕有不好的名聲,可笑的行為,甚至“不仁不孝”,都不要緊,反正能抓老鼠就是好貓。
正是這種實在,為奸詐的曹操平添了許多可愛。
他西征馬超、韓遂時,同韓遂在戰場上約見。
韓遂的士兵聽說曹操親自出場,都争先恐後伸長了脖子要看他。
曹操便大聲說:你們是想看曹操吧?告訴你們,和你們一樣,也是個人,并沒有四隻眼睛兩張嘴,隻不過多了點智慧!這話說得很實在,也很可愛,還很灑脫。
日常生活中的曹操,确實是一個很灑脫很随和的人。
他常常穿薄綢做的衣裳,腰裡挂一個皮制的腰包,用來裝手巾之類的零碎東西,有時還戴着絲綢制的便帽去會見賓客。
與人交談時,也沒什麼顧忌,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說到高興處,笑彎了腰,一頭埋進桌上杯盤之中,弄得帽子上都是湯湯水水。
他喜歡開玩笑,常常正經事也用玩笑話說。
建安十七年機構改革時,有人要求裁并東曹,其意在排擠秉公辦事、不徇私情的東曹椽毛玠。
曹操的回答卻很幽默:日出于東,月盛于東,東西東西,也是先說東而後說西,為什麼要裁并東曹呢?又比如閻行投靠韓遂,父親卻在曹操手裡做人質。
曹操便給閻行寫信說:令尊大人現在平安無事。
不過,牢獄之中,也不是養老的地方,再說國家也不能老是替别人贍養父親呀! 曹操喜歡開玩笑,也喜歡會開玩笑的朋友。
太尉橋玄是最早賞識曹操的人,和曹操算是“忘年交”。
曹操在祭祀橋玄的文章裡就講了一句笑話,說當年橋老曾和他“從容約誓”:我死以後,路過我的墳墓,如果不拿一鬥酒一隻雞來祭一祭,車過三步,你肚子疼起來可别
曹操最可愛之處,在于他愛講真話。
本來,搞政治鬥争,在官場上混,是難免要講些假話的,至少要講官場套話,何況曹操是“奸雄”!但隻要有可能,他就講真話,或講得像真話,不做官樣文章。
他的《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本是一篇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告,稱得上“政治綱領”四個字的,卻寫得實實在在,明明白白,通篇大白話,一點官腔都沒有。
他先是坦率地承認自己原本胸無大志,也不是什麼知名人士。
起先隻想當個好郡守,後來也隻想當個好将軍,連兵都不敢多帶。
隻因為時勢推演,才把自己推到這個位置,實在是“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
不過現在倒是可以說句大話了:設使國家無有我曹某,真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當然這樣一來,說我閑話的人就多了。
我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訴大家:我隻想當齊桓公、晉文公,奉天子而霸諸侯。
這話我不光是對諸位說,也對老婆孩子說。
我還說百年之後,讓姬妾們全都改嫁,把我的這些心思傳遍四方。
同樣,我也要明明白白告訴大家,讓我現在放棄兵權,回家養老,那也是辦不到的。
為什麼呢?就是怕一旦失去兵權,便會被人所害,國家也不得安甯。
我最多隻能把皇上的賞賜讓一些出去,權力是不讓的。
總之,“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辭”。
這就是我的态度! 這話說得實在是再直白不過,直白得你沒有話說。
你說他吹牛吧,他沒吹,他少年時确實沒有什麼地位和聲望;你說他騙人吧,他沒有騙,他說他确實想當官,而且還想當齊桓公、晉文公,野心已經夠大的了;你說他假謙虛吧,他口氣大得很,說沒有老子天下立馬大亂;你說他不老實吧,他很老實,說手上的權力一時一刻都不放,一分一寸都不讓。
話說到這個份上,你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沒有了。
曹操實在是聰明:在一個人人都說假話的時代,最好的武器就是實話。
這不但因為實話本身具有雄辯的力量,還因為你一講實話,講假話的人就沒轍了,他們的戲就演不下去了。
演不下去怎麼樣呢?隻好下台。
所以,對付那些一貫講官話、套話、假話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直通通地講實話。
就像那個孩子大喊一聲“皇帝沒穿衣服”一樣。
這時,那些一貫說假話的人,就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沒穿衣服,其狼狽不堪可想而知,其沒有招架之功也可想而知。
曹操這樣說,并不完全出于鬥争策略,還因為他天**講真話、實話。
因此他講得自然,講得流暢,講得大氣磅礴。
即便這些實話後面也有虛套,真話後面也有假心,甚至有不可告人的東西,也隐藏得自然,不露馬腳。
曹操确實很實在。
他吃不講究,穿不講究,住不講究,隻要飽肚子,有營養,衣服穿着舒适,被子蓋着暖和就行了。
他惟一的“奢侈品”大約也就是歌舞藝人和小老婆。
但曹操即便好色,也好得實在,并不以什麼“子嗣艱難”為借口。
他招聘人才也很實在,說不管什麼人,在朝也好,在野也好,雅也好,俗也好,隻要有治國用兵的本事就行,哪怕有不好的名聲,可笑的行為,甚至“不仁不孝”,都不要緊,反正能抓老鼠就是好貓。
正是這種實在,為奸詐的曹操平添了許多可愛。
他西征馬超、韓遂時,同韓遂在戰場上約見。
韓遂的士兵聽說曹操親自出場,都争先恐後伸長了脖子要看他。
曹操便大聲說:你們是想看曹操吧?告訴你們,和你們一樣,也是個人,并沒有四隻眼睛兩張嘴,隻不過多了點智慧!這話說得很實在,也很可愛,還很灑脫。
日常生活中的曹操,确實是一個很灑脫很随和的人。
他常常穿薄綢做的衣裳,腰裡挂一個皮制的腰包,用來裝手巾之類的零碎東西,有時還戴着絲綢制的便帽去會見賓客。
與人交談時,也沒什麼顧忌,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說到高興處,笑彎了腰,一頭埋進桌上杯盤之中,弄得帽子上都是湯湯水水。
他喜歡開玩笑,常常正經事也用玩笑話說。
建安十七年機構改革時,有人要求裁并東曹,其意在排擠秉公辦事、不徇私情的東曹椽毛玠。
曹操的回答卻很幽默:日出于東,月盛于東,東西東西,也是先說東而後說西,為什麼要裁并東曹呢?又比如閻行投靠韓遂,父親卻在曹操手裡做人質。
曹操便給閻行寫信說:令尊大人現在平安無事。
不過,牢獄之中,也不是養老的地方,再說國家也不能老是替别人贍養父親呀! 曹操喜歡開玩笑,也喜歡會開玩笑的朋友。
太尉橋玄是最早賞識曹操的人,和曹操算是“忘年交”。
曹操在祭祀橋玄的文章裡就講了一句笑話,說當年橋老曾和他“從容約誓”:我死以後,路過我的墳墓,如果不拿一鬥酒一隻雞來祭一祭,車過三步,你肚子疼起來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