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宿命 第二章 國戰(六)
關燈
小
中
大
而剛才的弱勢不過是為了吸引他們靠近以便全部殲滅,吓得紛紛掉頭向回跑。
千夫長烏蘭不甘失敗,用刀背拼命抽打着逃亡者腦袋。
“殺上……”他再次提高懸賞規格,話沒等說完,就被王老實一槍打飛了頭盔。
下一刻,抱着流血不止的腦袋,烏蘭逃在了最前面。
“追殺到山腳,然後快速撤回來!”王老實躍出寨牆,帶着破虜軍火槍手和殘存的民軍殺了下去。
一路上,蒙古武士紛紛中彈倒地,江湖豪傑們趕上前,挨個割斷他們的喉嚨。
火槍手們追殺了片刻後,快速撤回了營壘。
他們隻趕來了一百多個,可以打元軍一個措手不及,卻沒有能力擴大戰果。
江湖豪傑們在返回山寨的路上尋找着受傷的同伴,幾乎每個關鍵防守點旁都堆滿了屍體,衣衫檻褛的民軍勇士和铠甲被剝走的破虜軍士兵躺在蒙古人中間,沒有一個還有呼吸。
“把咱們大宋男兒擡回去安葬,把蒙古人的屍體堆在道上當路障!”王老實聲音裡不帶一絲感情。
幾年仗打下來,見過的屍體太多了,無論敵人和自己人的血都在他心頭掀不起波瀾。
也許某一天他也會和同伴一樣長眠在戰場上,那又如何呢?畢竟自己曾經轟轟烈烈的活過,作為一個人,而不是四等奴隸而死。
陸續有徒步趕來的火槍手從後山爬上,士兵們趁着元軍在迎頭重擊下沒作出有效反應的功夫,快速修整着營壘和外圍幾個要害處的藏身之所。
戰争在以最快速度改變着一個人,一年前,他們中很多人還是農夫。
一年後,那雙隻熟悉農活的大手己經掌握了戰場上所有生存技能。
被血染紅的營壘慢慢恢複了舊觀,缺口被堵死,縫隙被塞牢,破碎的山門重新被人用樹幹釘起。
煙熏火燎的高台上,大宋戰旗巍然不倒。
“将軍,咱們還要守多久?”一個民軍首領模樣的人走到王老實面前,紅着眼睛問道。
他是這夥豪傑的四當家,也是唯一一個活下來的首領。
剛剛被同伴們推上交椅,還沒時間了解前來援救自己的破虜軍将領叫什麼名字,肩膀上的金花代表什麼軍銜。
“誰知道呢!”王老實揉揉己經疲勞得失去感覺的面孔,低聲做答。
“奶奶的,這打的什麼仗啊!”民軍首領有些不高興了,小聲抱怨道。
四千多人的大山寨打剩了千把人,還有一半在醫務營裡躺着。
再這麼打下去,今後綠林道上他們這夥就可以被除名了。
“這是國戰,你們懂不懂?國家之間的戰争,不會一戰而定輸赢,取勝的機會也不全在疆場上!”看着滿臉茫然的江湖豪傑們,王老實非常認真的解釋。
他很佩服這些沒經過正規訓練的綠林好漢身上那有我無敵的勇氣,同時也怕他們經受挫折後對勝利失去信心。
“戰場上打,朝堂上打,堂上打,做生意、寫文章都在打。
誰能把全國的力量集中起來,哪個民族支撐到最後,誰就是赢家。
”王老實終于發現,這些年的文化課自己沒白上。
至少在這些江湖豪傑面前,自己把他們說得一楞楞的。
“我知道了,耗呗!”四當家恍然大悟般應道,轉過身,向自己的屬下傳播王老實傳授的“大道理”,“将軍說了,咱們跟鞑子耗,看誰先把誰耗趴下!” 元軍持續不斷的進攻令防守方損失極大,十餘日來,破虜軍将士陣亡近萬,而與破虜軍并肩作戰的各路義軍的損失更是達到了五萬以上。
出乎入侵者們預料的是,如此慘重的傷亡并未造成宋軍全盤崩潰。
兩江大都督鄒漢調整部署,收縮防線,依然不屈不撓地擋在元軍南吓的必經之路上。
一寸山河一寸血。
每一寸土地上,都埋着一具不甘心做奴隸的英魂。
大宋養士三百餘年,危難來臨時,士大夫卻争先恐後向忽必烈俯首稱臣。
大都督府僅僅給了百姓們一份屬于自己的田産,一個不再墜入治亂輪回的承諾,兩江百姓就心甘情願地為這份希望付出了自己擁有的一切。
八疊山,新昌縣尉李俊領民壯千餘人在山後為抗元義軍運送糧草,聽聞前山喊殺聲震天,李俊扒下官服,振臂高呼:“好男子,與我殺敵衛家室”,衆民壯轟然以應。
提扁擔、木棍沖上山嶺,與民軍、破虜軍将士一道與來犯元軍激戰。
俊全身數處被創,力戰不退。
第二日天明,元軍力怯罷兵,民壯于寨牆角喚俊還家,三呼無以應。
及近,發現李俊己經死去多時,屍體僵立如生。
若耶谷,筠州俠盜高應松率兵五百餘人夾谷而守。
北兵猝緻,求援不及。
應松持刀笑問,“汝等縱橫江湖,快意恩仇。
如今欲為人死耶,欲為驢生耶?”衆盜皆曰“欲為人死!”應松乃率衆阻擊鞑虜于道,殺傷愈千。
入夜,箭矢用盡,左右皆死。
應松灑火藥于枯草間,立身于其上而焚之。
時值秋高物操,烈
千夫長烏蘭不甘失敗,用刀背拼命抽打着逃亡者腦袋。
“殺上……”他再次提高懸賞規格,話沒等說完,就被王老實一槍打飛了頭盔。
下一刻,抱着流血不止的腦袋,烏蘭逃在了最前面。
“追殺到山腳,然後快速撤回來!”王老實躍出寨牆,帶着破虜軍火槍手和殘存的民軍殺了下去。
一路上,蒙古武士紛紛中彈倒地,江湖豪傑們趕上前,挨個割斷他們的喉嚨。
火槍手們追殺了片刻後,快速撤回了營壘。
他們隻趕來了一百多個,可以打元軍一個措手不及,卻沒有能力擴大戰果。
江湖豪傑們在返回山寨的路上尋找着受傷的同伴,幾乎每個關鍵防守點旁都堆滿了屍體,衣衫檻褛的民軍勇士和铠甲被剝走的破虜軍士兵躺在蒙古人中間,沒有一個還有呼吸。
“把咱們大宋男兒擡回去安葬,把蒙古人的屍體堆在道上當路障!”王老實聲音裡不帶一絲感情。
幾年仗打下來,見過的屍體太多了,無論敵人和自己人的血都在他心頭掀不起波瀾。
也許某一天他也會和同伴一樣長眠在戰場上,那又如何呢?畢竟自己曾經轟轟烈烈的活過,作為一個人,而不是四等奴隸而死。
陸續有徒步趕來的火槍手從後山爬上,士兵們趁着元軍在迎頭重擊下沒作出有效反應的功夫,快速修整着營壘和外圍幾個要害處的藏身之所。
戰争在以最快速度改變着一個人,一年前,他們中很多人還是農夫。
一年後,那雙隻熟悉農活的大手己經掌握了戰場上所有生存技能。
被血染紅的營壘慢慢恢複了舊觀,缺口被堵死,縫隙被塞牢,破碎的山門重新被人用樹幹釘起。
煙熏火燎的高台上,大宋戰旗巍然不倒。
“将軍,咱們還要守多久?”一個民軍首領模樣的人走到王老實面前,紅着眼睛問道。
他是這夥豪傑的四當家,也是唯一一個活下來的首領。
剛剛被同伴們推上交椅,還沒時間了解前來援救自己的破虜軍将領叫什麼名字,肩膀上的金花代表什麼軍銜。
“誰知道呢!”王老實揉揉己經疲勞得失去感覺的面孔,低聲做答。
“奶奶的,這打的什麼仗啊!”民軍首領有些不高興了,小聲抱怨道。
四千多人的大山寨打剩了千把人,還有一半在醫務營裡躺着。
再這麼打下去,今後綠林道上他們這夥就可以被除名了。
“這是國戰,你們懂不懂?國家之間的戰争,不會一戰而定輸赢,取勝的機會也不全在疆場上!”看着滿臉茫然的江湖豪傑們,王老實非常認真的解釋。
他很佩服這些沒經過正規訓練的綠林好漢身上那有我無敵的勇氣,同時也怕他們經受挫折後對勝利失去信心。
“戰場上打,朝堂上打,堂上打,做生意、寫文章都在打。
誰能把全國的力量集中起來,哪個民族支撐到最後,誰就是赢家。
”王老實終于發現,這些年的文化課自己沒白上。
至少在這些江湖豪傑面前,自己把他們說得一楞楞的。
“我知道了,耗呗!”四當家恍然大悟般應道,轉過身,向自己的屬下傳播王老實傳授的“大道理”,“将軍說了,咱們跟鞑子耗,看誰先把誰耗趴下!” 元軍持續不斷的進攻令防守方損失極大,十餘日來,破虜軍将士陣亡近萬,而與破虜軍并肩作戰的各路義軍的損失更是達到了五萬以上。
出乎入侵者們預料的是,如此慘重的傷亡并未造成宋軍全盤崩潰。
兩江大都督鄒漢調整部署,收縮防線,依然不屈不撓地擋在元軍南吓的必經之路上。
一寸山河一寸血。
每一寸土地上,都埋着一具不甘心做奴隸的英魂。
大宋養士三百餘年,危難來臨時,士大夫卻争先恐後向忽必烈俯首稱臣。
大都督府僅僅給了百姓們一份屬于自己的田産,一個不再墜入治亂輪回的承諾,兩江百姓就心甘情願地為這份希望付出了自己擁有的一切。
八疊山,新昌縣尉李俊領民壯千餘人在山後為抗元義軍運送糧草,聽聞前山喊殺聲震天,李俊扒下官服,振臂高呼:“好男子,與我殺敵衛家室”,衆民壯轟然以應。
提扁擔、木棍沖上山嶺,與民軍、破虜軍将士一道與來犯元軍激戰。
俊全身數處被創,力戰不退。
第二日天明,元軍力怯罷兵,民壯于寨牆角喚俊還家,三呼無以應。
及近,發現李俊己經死去多時,屍體僵立如生。
若耶谷,筠州俠盜高應松率兵五百餘人夾谷而守。
北兵猝緻,求援不及。
應松持刀笑問,“汝等縱橫江湖,快意恩仇。
如今欲為人死耶,欲為驢生耶?”衆盜皆曰“欲為人死!”應松乃率衆阻擊鞑虜于道,殺傷愈千。
入夜,箭矢用盡,左右皆死。
應松灑火藥于枯草間,立身于其上而焚之。
時值秋高物操,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