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宿命 第二章 國戰(一)
關燈
小
中
大
。
除非是西門彪将軍的騎兵旅才有擺脫敵軍的可能。
但西門彪将軍和林琦将軍駐紮在袁州,防守的任務也很重。
所以你的辦法不錯,就是咱沒有米下鍋!”鄒諷回頭,笑着打趣道。
擊殺達春後,他本來打算将戰役中表現出色的幾個民軍将領送到指揮學院深造,結果沒等衆将出發,伯顔就打了過來。
所以秦逸雲等人隻好留在軍中,一邊帶兵打仗,一邊跟破虜軍參謀學習新式武器的應用和新式戰法。
秦逸雲熟讀兵書,雖然臨戰經驗少,身上還帶着年青将領特有的沖動性。
但頭腦靈活,總能靈敏地捕捉到戰場上稍縱即逝的機會。
見鄒諷否決了自己主動沖擊,騷擾敵軍側後的建議,他想了想,又說道:“如果不出擊,則增派一部分人去其他幾個方位,北元半個月來總拿新附軍當肉盾四處試探,除了奉新城外,不以其他任何一地為主攻方向,估計又在玩什麼鬼花樣!” “奶奶的,還不是欺負老子兵少!”第一師師長張唐罵了一句粗話。
以破虜軍和民軍目前的實力,也隻能做到憑險自保。
無論火力再強大,士氣再高,戰争的主動權都不在自己之手。
這樣消耗下去,北元方面固然疲憊不堪,破虜軍的損失也不小。
“連接筠州、新昌、張家集和石頭寨的官道修複得怎麼樣了,錦江的幾個支流呢,可以用竹筏逆流運辎重補給了麼?”鄒諷沒理會衆人對軍情的議論,突然問起了民生問題。
秦逸雲的目光順着鄒諷的問話從沙盤和地圖上掃過。
眼前這連綿的十幾座大山背後,隐藏着筠州、新昌、張家集和石頭寨等自然形成的村落和州縣,如果把盛唐時期開鑿過的官道用石塊和水泥修補通暢,在群山背後就可以形成一條快速運兵線,無論元軍從任何一點形成突破,破虜軍都可以盡快趕過去,将突破口堵住。
在八疊山和大雄山之間,有一條河名字叫若耶水,是錦江的主要支流。
每年這個時候江水暴漲,順流逆流都可行船。
錦江在新儀鎮彙入贛江,以兩江水道運送物資回送傷員,遠比陸路運送方便。
鄒諷知道破虜軍屢次擊敗元軍,主要憑的是火器和铠甲方面的優勢,而不是自己的指揮能力。
所以他每戰力求把自己一方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自從火器出現于戰場後,戰争的模式己經悄然改變。
對于新戰術的領悟方面,破虜軍将領遠遠高于北元方面任何名将。
“我昨晚問過新任筠州知府和地方警備軍的主帥,他們說官道還未修補完,但現在己經可以走四輪馬車。
若耶水中的暗礁大部分用陶土罐子裝着火藥炸碎了,小部分炸不開的,用水泥和旗杆做了标記,一旦秋汛起來,行船沒任何問題!”老将軍吳希夷大聲回答道。
在軍中他年齡最大,操持的事情也最多,很多鄒諷平素照顧不到的事情,都靠着他的細心去彌補 “臨江、袁州和隆興的老弱百姓,己經在地方官員的組織下遷往贛州和廣南東路,那兩個地方連年戰亂,空出了足夠的無主土地可供分配。
贛州和吉州新辦的工場也可以開工了,修路的青壯完成任務後,可以去吉、贛二州務工。
那邊的工場主答應,曾經為國盡力的人優先錄用!”不待衆人詢問,吳希夷主動彙報。
吸取了以往一敗則不可收拾的教訓,這次破虜軍衆将在江南西路準備了兩條防線。
第一條設在大雄、八疊、華林、厭原諸山之巅,以群山為屏障,以奉新小城為中心,形成一道封閉防線。
如果戰局發生不測,則破虜軍山地旅負責斷後,各路人馬可以從水、陸兩條通道撤向吉州,以羅霄山、陽山、鐘山和贛江的一部分作為第二道防線與元軍周旋。
兩條防線之間的百姓,則在戰役剛開始時快速撤離,不讓蒙元得到驅趕百姓為肉盾和拿百姓财物補充給養的機會。
筠州、隆興、袁州等地當年就有林琦、西門彪等人的部屬活動,達春剿了幾次都沒把這股抵抗之火剿滅,派去的蒙古将領又殘暴專橫,經常濫殺百姓冒功。
所以這幾個地方民間對元軍沒任何好感,即便是一些豪門大戶,也不願意留下來拿生命冒險。
搬遷令一下,百姓們立刻扶老攜幼向南而去,很快把幾個州府就搬成了無人區。
“這一仗會打得很長,諸位回去後,分别找民軍将領們聊聊,讓他們不要急躁。
先前咱們能快速打敗達春,是因為那時元軍側重點在北。
如今來的是對方精銳,咱們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應對。
如果能赢得此戰,整個江南都指日可下。
如果不幸輸了……”鄒諷的目光又落到地圖上,如果第二道防線也被伯顔沖破,自己還有面目繼續退卻麼? 江西南路連接福建和兩廣,一旦有失,整個元宋戰局就會回到三年以前。
如果能在此拖垮伯顔,趁勢奪取鄂州,則向北可去兩淮,向西可奪兩荊,大宋複興指日可待。
除非是西門彪将軍的騎兵旅才有擺脫敵軍的可能。
但西門彪将軍和林琦将軍駐紮在袁州,防守的任務也很重。
所以你的辦法不錯,就是咱沒有米下鍋!”鄒諷回頭,笑着打趣道。
擊殺達春後,他本來打算将戰役中表現出色的幾個民軍将領送到指揮學院深造,結果沒等衆将出發,伯顔就打了過來。
所以秦逸雲等人隻好留在軍中,一邊帶兵打仗,一邊跟破虜軍參謀學習新式武器的應用和新式戰法。
秦逸雲熟讀兵書,雖然臨戰經驗少,身上還帶着年青将領特有的沖動性。
但頭腦靈活,總能靈敏地捕捉到戰場上稍縱即逝的機會。
見鄒諷否決了自己主動沖擊,騷擾敵軍側後的建議,他想了想,又說道:“如果不出擊,則增派一部分人去其他幾個方位,北元半個月來總拿新附軍當肉盾四處試探,除了奉新城外,不以其他任何一地為主攻方向,估計又在玩什麼鬼花樣!” “奶奶的,還不是欺負老子兵少!”第一師師長張唐罵了一句粗話。
以破虜軍和民軍目前的實力,也隻能做到憑險自保。
無論火力再強大,士氣再高,戰争的主動權都不在自己之手。
這樣消耗下去,北元方面固然疲憊不堪,破虜軍的損失也不小。
“連接筠州、新昌、張家集和石頭寨的官道修複得怎麼樣了,錦江的幾個支流呢,可以用竹筏逆流運辎重補給了麼?”鄒諷沒理會衆人對軍情的議論,突然問起了民生問題。
秦逸雲的目光順着鄒諷的問話從沙盤和地圖上掃過。
眼前這連綿的十幾座大山背後,隐藏着筠州、新昌、張家集和石頭寨等自然形成的村落和州縣,如果把盛唐時期開鑿過的官道用石塊和水泥修補通暢,在群山背後就可以形成一條快速運兵線,無論元軍從任何一點形成突破,破虜軍都可以盡快趕過去,将突破口堵住。
在八疊山和大雄山之間,有一條河名字叫若耶水,是錦江的主要支流。
每年這個時候江水暴漲,順流逆流都可行船。
錦江在新儀鎮彙入贛江,以兩江水道運送物資回送傷員,遠比陸路運送方便。
鄒諷知道破虜軍屢次擊敗元軍,主要憑的是火器和铠甲方面的優勢,而不是自己的指揮能力。
所以他每戰力求把自己一方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自從火器出現于戰場後,戰争的模式己經悄然改變。
對于新戰術的領悟方面,破虜軍将領遠遠高于北元方面任何名将。
“我昨晚問過新任筠州知府和地方警備軍的主帥,他們說官道還未修補完,但現在己經可以走四輪馬車。
若耶水中的暗礁大部分用陶土罐子裝着火藥炸碎了,小部分炸不開的,用水泥和旗杆做了标記,一旦秋汛起來,行船沒任何問題!”老将軍吳希夷大聲回答道。
在軍中他年齡最大,操持的事情也最多,很多鄒諷平素照顧不到的事情,都靠着他的細心去彌補 “臨江、袁州和隆興的老弱百姓,己經在地方官員的組織下遷往贛州和廣南東路,那兩個地方連年戰亂,空出了足夠的無主土地可供分配。
贛州和吉州新辦的工場也可以開工了,修路的青壯完成任務後,可以去吉、贛二州務工。
那邊的工場主答應,曾經為國盡力的人優先錄用!”不待衆人詢問,吳希夷主動彙報。
吸取了以往一敗則不可收拾的教訓,這次破虜軍衆将在江南西路準備了兩條防線。
第一條設在大雄、八疊、華林、厭原諸山之巅,以群山為屏障,以奉新小城為中心,形成一道封閉防線。
如果戰局發生不測,則破虜軍山地旅負責斷後,各路人馬可以從水、陸兩條通道撤向吉州,以羅霄山、陽山、鐘山和贛江的一部分作為第二道防線與元軍周旋。
兩條防線之間的百姓,則在戰役剛開始時快速撤離,不讓蒙元得到驅趕百姓為肉盾和拿百姓财物補充給養的機會。
筠州、隆興、袁州等地當年就有林琦、西門彪等人的部屬活動,達春剿了幾次都沒把這股抵抗之火剿滅,派去的蒙古将領又殘暴專橫,經常濫殺百姓冒功。
所以這幾個地方民間對元軍沒任何好感,即便是一些豪門大戶,也不願意留下來拿生命冒險。
搬遷令一下,百姓們立刻扶老攜幼向南而去,很快把幾個州府就搬成了無人區。
“這一仗會打得很長,諸位回去後,分别找民軍将領們聊聊,讓他們不要急躁。
先前咱們能快速打敗達春,是因為那時元軍側重點在北。
如今來的是對方精銳,咱們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應對。
如果能赢得此戰,整個江南都指日可下。
如果不幸輸了……”鄒諷的目光又落到地圖上,如果第二道防線也被伯顔沖破,自己還有面目繼續退卻麼? 江西南路連接福建和兩廣,一旦有失,整個元宋戰局就會回到三年以前。
如果能在此拖垮伯顔,趁勢奪取鄂州,則向北可去兩淮,向西可奪兩荊,大宋複興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