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宿命 第一章 輪回(五)
關燈
小
中
大
即便是聖人也要覺得失望了!”忽必烈點點頭,對葉李的說法表示贊同。
目光順着升遷晉爵的名單向下看去,越看越覺得心裡不是滋味,“從六部、海關到軍旅、參謀部,這麼多陌生的名字被提拔了上來。
文天祥手中人才取之不盡啊…….” “咱蒙古人也有的是英雄豪傑!”完澤低聲插了一句,“并且對大汗忠心耿耿,沒那麼多花花心腸!”。
他沒有從一份官員任免名單上判斷地方内部争鬥情況的能力,但他卻不相信蒙古族年青人比殘宋的後起之秀差。
近幾年,和自己父親一輩的豪傑固然在老去,但自己的同齡人卻在怯薛中慢慢成長。
“對,咱蒙古族的年青人也不比南人差!”忽必烈擡起頭,沖着完澤的肩膀敲了一拳。
眼前這個年青人雖然行事有些沖動,但和他父親綿真一樣,是個有血性值得信賴的豪傑。
漢人的才華雖然高,但忠心始終是個問題。
就像葉李、趙孟頫\、胡夢魁、萬一鹗,還有那個黎貴達,都是了不得的人才。
但最終還是要被蒙古族所用,成為匍匐在金帳前的鷹犬。
想到人才,他立刻想起了黎貴達。
這次能順利擊敗乃顔,黎貴達改造火炮的功勞不可埋沒。
比起其他漢臣,此人更可貴的是不喜歡互相傾軋,身上也沒太多的奴性。
每當論起事未有條有理,從來不扯一些不找邊際的東西。
想到這,忽必烈沖禦辇外低聲喊道,“來人,給朕宣黎貴達!” “是!”跟在馬車外的侍衛答應一聲,策馬走遠。
忽必烈又看了一眼葉李,從對方眼神中明顯看到了幾分落寞和不甘,笑了笑,用非常和氣的聲音說道:“葉卿給朕獻的令漢軍入藉之策甚妙,否則,大軍未必可一戰而定遼東。
葉卿舉薦的盧世榮辦事也很仔細,甚得朕和太子的心。
你下去吧,記得在漢人中多尋訪人才給朕。
朕會一一重用,并賜他們入蒙古籍。
你們漢人有句古話,叫什麼薦賢者必賢于賢。
這句話用在你身上想是不錯的!” 聞此言,葉李的精神立即振作起來。
他現在的人生目标就是做一個王猛那樣的名相,如今大元左右丞相都領兵在外,按慣例,忽必烈應該再提拔一個與左相級别差不多的人輔政才對。
可從撤軍南返到現在,忽必烈仍然沒說打算提拔誰,這讓包括葉李在内的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焦急。
今天猛然聽到“薦賢者賢于賢”這句話,葉李知道,自己官位再升一級的時候已經不遠了。
懷着滿腔的感潋爬下了禦辇,葉李志得意滿地向自己的戰馬走去。
周圍漢軍将士知道他現在于忽必烈面前炙手可熱,紛紛上前打招呼。
葉李得意的回複,仿佛已經萬人之上,一人之下,刹那間顧盼生威,來腰杆都挺直了三分。
“這種無恥之人陛下為什麼還留着他!”見葉李打馬走遠,完澤開始低聲進讒。
“我聽說最近漢軍将士紛紛獻給他子女玉帛,希望他在陛下面前說好話。
如今陛下又讓他舉薦人才,豈不更讓他有了借機發财的機會?” “小完澤啊,擊人必擊其短,用人必用其長。
這句話你父親沒跟你說過麼?”忽必烈招招手,示意完澤坐在自己對面,語重心長地說道。
自從在海邊醒悟到自己手頭人才匮乏之後,他就開始在怯薛中培養下一代可用之才。
故相綿真的兒子完澤是後生小輩之中的佼佼者,所以忽必烈不吝啬在班師的途中指導他一些用人和治理國家的道理。
“謝陛下教誨,臣,臣父親去得早。
能,能有今天,全憑真金太子指點!”在權力争鬥方面,完澤一點兒也不笨。
聽出忽必烈話中的教誨之意,趕緊把雙方關系更拉近一層。
忽必烈倒不介意屬下多表幾次忠心,笑着把自己的話題繼續下去,“好比腳下這馬車,朕想用高頭戰馬來拉,行麼?” “那當然不行,危害陛下安全!”完澤大聲回答。
忽必烈的禦辇是色目商人重金從南方定做的,内部空間是普通馬車的三倍,行駛起來卻異常平穩。
原來随車配了兩匹栗色西洋駿馬,來到北方後,由于水土不适應。
馬車由四輪改造成了兩輪,挽馬也改用了蒙古人拉車專用的低矮品種。
“用人好比用馬,關鍵在你把它用在何處,而不在于它自身有沒有缺點。
駿馬用在疆場,挽馬用于拉車。
互換過來,就有車毀人亡的危險。
葉李雖然心胸狹窄,為人貪婪,見識也不高,卻能經常給朕出些有用主意。
朕沒事時把他留在身邊說說話,看着他萎縮的模樣,也能解解悶。
而你們這些蒙古男兒呢,卻是朕的寶馬良駒,要用在疆場之前的!” 忽必烈低聲說着,雙眼中慢慢放出光芒來。
他的心思又飛到了剛才那份諜報上。
忽必烈知道,與殘宋相比,眼下大元的确人才匮缺。
但大元卻比大未知道怎麼将所有人才用到該用的位置。
因為大元有自己,成吉思汗之孫,托雷之子,皇家家族的主人孛兒隻斤忽必烈在。
南方人才多,卻沒有一個英明統帥。
文天祥不是,其他人更不值一提。
(酒徒注:玉津園,宋代北伐失敗,宋帝遣人在玉津園刺權相韓侂胄,枭去首級,傳送千裡之外的金國求和。
)
目光順着升遷晉爵的名單向下看去,越看越覺得心裡不是滋味,“從六部、海關到軍旅、參謀部,這麼多陌生的名字被提拔了上來。
文天祥手中人才取之不盡啊…….” “咱蒙古人也有的是英雄豪傑!”完澤低聲插了一句,“并且對大汗忠心耿耿,沒那麼多花花心腸!”。
他沒有從一份官員任免名單上判斷地方内部争鬥情況的能力,但他卻不相信蒙古族年青人比殘宋的後起之秀差。
近幾年,和自己父親一輩的豪傑固然在老去,但自己的同齡人卻在怯薛中慢慢成長。
“對,咱蒙古族的年青人也不比南人差!”忽必烈擡起頭,沖着完澤的肩膀敲了一拳。
眼前這個年青人雖然行事有些沖動,但和他父親綿真一樣,是個有血性值得信賴的豪傑。
漢人的才華雖然高,但忠心始終是個問題。
就像葉李、趙孟頫\、胡夢魁、萬一鹗,還有那個黎貴達,都是了不得的人才。
但最終還是要被蒙古族所用,成為匍匐在金帳前的鷹犬。
想到人才,他立刻想起了黎貴達。
這次能順利擊敗乃顔,黎貴達改造火炮的功勞不可埋沒。
比起其他漢臣,此人更可貴的是不喜歡互相傾軋,身上也沒太多的奴性。
每當論起事未有條有理,從來不扯一些不找邊際的東西。
想到這,忽必烈沖禦辇外低聲喊道,“來人,給朕宣黎貴達!” “是!”跟在馬車外的侍衛答應一聲,策馬走遠。
忽必烈又看了一眼葉李,從對方眼神中明顯看到了幾分落寞和不甘,笑了笑,用非常和氣的聲音說道:“葉卿給朕獻的令漢軍入藉之策甚妙,否則,大軍未必可一戰而定遼東。
葉卿舉薦的盧世榮辦事也很仔細,甚得朕和太子的心。
你下去吧,記得在漢人中多尋訪人才給朕。
朕會一一重用,并賜他們入蒙古籍。
你們漢人有句古話,叫什麼薦賢者必賢于賢。
這句話用在你身上想是不錯的!” 聞此言,葉李的精神立即振作起來。
他現在的人生目标就是做一個王猛那樣的名相,如今大元左右丞相都領兵在外,按慣例,忽必烈應該再提拔一個與左相級别差不多的人輔政才對。
可從撤軍南返到現在,忽必烈仍然沒說打算提拔誰,這讓包括葉李在内的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焦急。
今天猛然聽到“薦賢者賢于賢”這句話,葉李知道,自己官位再升一級的時候已經不遠了。
懷着滿腔的感潋爬下了禦辇,葉李志得意滿地向自己的戰馬走去。
周圍漢軍将士知道他現在于忽必烈面前炙手可熱,紛紛上前打招呼。
葉李得意的回複,仿佛已經萬人之上,一人之下,刹那間顧盼生威,來腰杆都挺直了三分。
“這種無恥之人陛下為什麼還留着他!”見葉李打馬走遠,完澤開始低聲進讒。
“我聽說最近漢軍将士紛紛獻給他子女玉帛,希望他在陛下面前說好話。
如今陛下又讓他舉薦人才,豈不更讓他有了借機發财的機會?” “小完澤啊,擊人必擊其短,用人必用其長。
這句話你父親沒跟你說過麼?”忽必烈招招手,示意完澤坐在自己對面,語重心長地說道。
自從在海邊醒悟到自己手頭人才匮乏之後,他就開始在怯薛中培養下一代可用之才。
故相綿真的兒子完澤是後生小輩之中的佼佼者,所以忽必烈不吝啬在班師的途中指導他一些用人和治理國家的道理。
“謝陛下教誨,臣,臣父親去得早。
能,能有今天,全憑真金太子指點!”在權力争鬥方面,完澤一點兒也不笨。
聽出忽必烈話中的教誨之意,趕緊把雙方關系更拉近一層。
忽必烈倒不介意屬下多表幾次忠心,笑着把自己的話題繼續下去,“好比腳下這馬車,朕想用高頭戰馬來拉,行麼?” “那當然不行,危害陛下安全!”完澤大聲回答。
忽必烈的禦辇是色目商人重金從南方定做的,内部空間是普通馬車的三倍,行駛起來卻異常平穩。
原來随車配了兩匹栗色西洋駿馬,來到北方後,由于水土不适應。
馬車由四輪改造成了兩輪,挽馬也改用了蒙古人拉車專用的低矮品種。
“用人好比用馬,關鍵在你把它用在何處,而不在于它自身有沒有缺點。
駿馬用在疆場,挽馬用于拉車。
互換過來,就有車毀人亡的危險。
葉李雖然心胸狹窄,為人貪婪,見識也不高,卻能經常給朕出些有用主意。
朕沒事時把他留在身邊說說話,看着他萎縮的模樣,也能解解悶。
而你們這些蒙古男兒呢,卻是朕的寶馬良駒,要用在疆場之前的!” 忽必烈低聲說着,雙眼中慢慢放出光芒來。
他的心思又飛到了剛才那份諜報上。
忽必烈知道,與殘宋相比,眼下大元的确人才匮缺。
但大元卻比大未知道怎麼将所有人才用到該用的位置。
因為大元有自己,成吉思汗之孫,托雷之子,皇家家族的主人孛兒隻斤忽必烈在。
南方人才多,卻沒有一個英明統帥。
文天祥不是,其他人更不值一提。
(酒徒注:玉津園,宋代北伐失敗,宋帝遣人在玉津園刺權相韓侂胄,枭去首級,傳送千裡之外的金國求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