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宿命 第一章 輪回(二)

關燈
發瘋,頭腦還異常地清醒。

     文天祥大笑着,與街道兩邊百姓們聊了起來,他對市井生活了解不多,翻來覆去不過是那麼幾句。

    但這幾句平平常常的話,已經為他争取了最大的民心。

    自古以來,在百姓心目中官員全是高高在上的,雖然近幾年民間開始自己推舉裡正、區長這些沒品級的小吏,但那隻是局部行為。

    大多數地區,官員的層次永遠高于民。

    除了文天祥以外,從來沒有一個三品以上官員,肯走下來,把自己放在于百姓平等的位置。

     曾寰的手被文天祥拉着不敢掙脫,心裡卻急得火燒火燎。

    他不知道劉子俊在車中跟文天祥說了些什麼,但他明顯能看出來,從馬車上跳出後,劉子俊就如同霜打了的莊稼般蔫了下去。

     給文天祥披上黃袍的方案有三個,最佳選擇是由朝廷的人先挑起事端,然後破虜軍被迫反擊,趁機讓文天祥奪取全部皇位。

     第一個方案以目前形勢來看實現起來有些困難,幼帝趙昺和陳宜中突然按兵不動,這讓曾寰感到老虎吃天,無從下手。

    而第二、第三個方案卻要求他和劉子俊分頭策應,如今劉子俊不知道什麼原因被文丞相說服,自己又被丞相大人用力拉在了身邊,一時間,所有方案都無法繼續進行。

     “憲章,你看見這些市井百姓了麼?他們要的,和你想的不一樣!”文天祥冷不防回過頭來,低聲說道。

     “什麼?”曾寰沒聽太清楚,周圍的歡呼聲太大,而文天祥的聲音又太小,很難在雷鳴般的歡呼聲中将他的話分辯出來。

     “鞑子又要興兵來報複了,你們怕麼?”文天祥不理睬曾寰,側過身去,對百姓們問道。

     “不怕,有文大人在!”百姓們楞了一下,齊聲回答。

    如果是三年前,提起蒙古人大夥心裡的确很恐慌。

    可三年來,元軍無論來勢多兇猛,都沒能靠近泉州城一步。

    百姓多次品嘗了勝利的滋味,心中底氣漸強,對元軍早就不再有什麼恐懼的感覺。

     “如果蒙古人來搶東西呢?你們給麼?”文天祥紅着臉,意猶未盡的追問。

     “給他一磚頭!”人群裡,有人用最筒潔的語言回答。

     “他們手裡有刀,咱手裡的家夥也不是廢鐵!”幾個退役老兵互相攙扶着,在人群外圍響應。

     他們不知道文天祥遇上了什麼事情,但他們敢保證,無論何時何地,隻要文大人一句話,他們立刻可以重披戰袍。

     “對,咱們拿的也不是廢鐵!”人們哄笑着答應。

    被人征服的滋味大夥品嘗過,和平與自由的滋味大夥剛嘗到,遠遠還沒償夠。

    如果蒙古兵真的來了,有人固然會選擇屈服,但大多數人,已經認可了一個“戰”字。

     “如果自己人來搶呢?”文天祥冷不防問了一句,将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自己人搶自己人,大夥不太明白文天祥指的是什麼。

    但自己人搶自己人的事情他們不是沒經曆過,朝廷随便一個指令就可以讓一批人傾家蕩産,同時亦可以另一夥人飛黃騰達。

    以往,大夥都認為那是天命,運數。

    但随着《臨時約法,中物權一項逐漸落實,天命、運數的說法漸漸失了勢,公平、合理的争論聲卻越來越高。

     “比如說哪個貪官想搶,比如說某些人打着大義的名号。

    比如,再比如哪天我突然變壞了,想搶你們的飯碗!”文天祥站在原地,大聲地問。

     周圍一片寂然,歡呼聲嘎然而止。

     丞相大人怎麼會變壞呢?沒有人相信。

    但文天祥自己說自己可能變壞,卻不由得大夥不去往那個方面想。

     “丞相大人不會!”人群中陸續響起一連串抗議之聲。

     “要是有人打着丞相的名義幹壞事,大夥一定能分辯出來!”幾個退伍的老兵自作聰明地回答。

     這顯然都不是文天祥期待的答案,他靜靜地站着,等着人們正确的回答。

    他知道自己在賭,賭這個民族中有清醒者,賭這個民族的政治智慧在曆史的同一發展階段不落後于世界的前列。

     能給他披上黃袍的不是劉子俊、曾寰等人,而是天下百姓。

    如果天下百姓都希望他黃袍加身,今天,他将毫不猶豫地披上那件罪惡的袍子。

    如果天下百姓中存在與自己志同道合者,邏輯的怪圈就不存在,這件黃袍就不需要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