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薄暮 第四章 合圍(四)
關燈
小
中
大
像現在的北元一樣,占據了大半江山,亦是華夏外敵,輔佐他的人,儒者也好,和尚道士也罷,都是漢奸!我華夏百姓就有權利,把它推翻掉,趕出去!”
“而我大宋,亦是暫時管理一個國家的朝廷。
是否是正朔,看得是這個朝庭的作為,看他是否為百姓盡責,而不是看皇帝的血脈,和大臣們的理學造詣!” 文天祥盯着陸秀夫,語句铿锵,擲地有聲。
文忠的記憶與他自己的領悟又混淆到一起,陳老夫子在報紙上的話,林語堂先生翻譯的關于國家的定義,刹那間在他腦海中水乳交融。
“看一個人是忠是奸,不能看其是否忠于某家某姓,而是看其是否終于這個國家。
内戰中殺敵百萬,算不得豪傑。
而抵禦外侮時為百姓流血五步,就是英雄!” ‘他在詭辯,為自己和破虜軍得行為詭辯。
在朝廷之上加一個國家,多少傳統理念都要颠覆!’陸秀夫看着文天祥,一步步向後退去。
這是他聽到過最大逆不道的話。
想反駁,偏偏找不到合适言辭,想棒喝文天祥欺君惘上,偏偏對方根本沒提過一字說要擁兵自重,說要取而代之。
“你,你這話,與蒲氏兄弟何異,又将皇上置于何地!”好半天,陸秀夫終于緩過一口氣,大聲問道。
“君實,難道你真的分辨不出,這話中,和叛國投敵者所說的那些理由之間的異同麼?至于皇上,其身居何處,不在我,在你這個帝王之師,和皇上自己!” 陸秀夫臉色瞬間雪白,手指曲伸,方欲再與文天祥辯論,忽聽門外有人大聲報告,“報,丞相,緊急軍情!” 随即,幾個身披破虜軍制式重铠,腰挂雙環柳葉刀,後背精鋼連環弩的衛士走了進來,中間一個彪形大漢躬身施禮,舉上一卷塗着紅色标簽的文件。
“廣東、江西和浙東的元軍都壓向了福建,達春部的大隊騎兵前日已經與鄒将軍脫離,繞路趕了過來!” “好個董董文柄,好個忽必烈,動作夠果斷!”文天祥笑着贊歎,接過文件,随口問了一句,“靖遠,你們怎麼把重甲都披上了,大熱天,難道不捂得慌麼?” “禀丞相,鞑子分散突圍,我等怕有漏網之魚,趁夜黑傷了丞相。
所以今晚近衛營人人貫甲,誓死要保護丞相安全!”彪形大漢看了看陸秀夫,躬身施禮,帶着侍衛退了下去。
此刻陸秀夫再也顧不上與文天祥辯駁,走到書案前,借着燈光,向文天祥手中文件看去。
經過破虜軍參謀部門加工整理,送到文天祥手上的,已經一幅相對完整的福建南部敵我雙方勢力對比圖。
配着山川河流的地名,當前局勢,一目了然。
索都被圍困後,江西、福建、廣東的元軍都着了慌。
在達春的嚴令下,逃出包圍圈的劉深調頭南下,試圖從外線突破,将索都部接應出來。
潮州、梅州一帶的殘留元軍則放棄了所有城池,集合在一起撲向漳州,試圖采用壓迫張世傑後路的辦法,為索都解圍困。
遠在汀洲一線的達春本部,也快速與鄒洬脫離了接觸,繞過破虜軍層層仿佛的南劍州,沿蓮城、呂溪一線,直奔九龍江而來。
而在東方,一直消極怠戰的兩浙大都督範文虎也突然來了精神,急攻壽甯,試圖趁破虜軍主力不再之機突入邵武軍。
顯然,這是北元朝廷的一次應急調度,背後有最高決策者的影子。
否則,也不至于讓各地将領如此心齊。
眼下,破虜軍、大宋張世傑部和興宋軍的三個标,大約十二萬人馬圍住了索都部的三萬元軍。
而外圍戰線,達春卻帶着蒙古、漢軍、和新附軍二十餘萬人馬試圖将幾路宋軍合圍在内。
“文大人!”陸秀夫從地圖上擡起頭,看着文天祥,心中有千言萬語,不知如何才能說第一句。
“陸大人,此非你我争一時義氣之機。
我等必須召集衆将,連夜組織突擊,在達春的兵馬到來前,把索都收拾掉!” 文天祥指着地圖上文浦山後的位置,鄭重地建議。
“當如文大人所請,你我立刻去中軍帳,與張大人一同擂鼓聚将!”陸秀夫點頭答應,聲音隐約有些發抖。
“陸大人先請,我随後就來!”文天祥卷起局勢圖,按在陸秀夫手裡。
陸秀夫嘴唇動了動,想說些什麼,終久沒說出來,收起局勢圖,快速走出帳門。
“君實!”背後,突然傳來文天祥呼喚自己的字,陸秀夫愣了愣,收住腳步,艱難地回頭。
“福州與廣州海路已通,破虜軍會盡力為認真抗元的大宋将士提供武器。
如果君實願意,此戰結束後,帶幾個對大宋忠心的工匠抽空到邵武一行。
一切制造之技,宋瑞不敢在君實面前藏私,屆時将傾囊相授!”文天祥沖陸秀夫揮揮手,好像二人還是當年的進士般親切,更好像揮手後即将遠别。
“定當登門拜訪!”陸秀夫施禮,帶着随從,轉身跑進了黑暗中。
曾寰與完顔靖遠,從墨一樣黑暗的角落裡閃了出來。
一邊擦着額頭上的汗,曾寰一邊低聲罵道:“好一個正直的陸夫子,若不是鞑子來
是否是正朔,看得是這個朝庭的作為,看他是否為百姓盡責,而不是看皇帝的血脈,和大臣們的理學造詣!” 文天祥盯着陸秀夫,語句铿锵,擲地有聲。
文忠的記憶與他自己的領悟又混淆到一起,陳老夫子在報紙上的話,林語堂先生翻譯的關于國家的定義,刹那間在他腦海中水乳交融。
“看一個人是忠是奸,不能看其是否忠于某家某姓,而是看其是否終于這個國家。
内戰中殺敵百萬,算不得豪傑。
而抵禦外侮時為百姓流血五步,就是英雄!” ‘他在詭辯,為自己和破虜軍得行為詭辯。
在朝廷之上加一個國家,多少傳統理念都要颠覆!’陸秀夫看着文天祥,一步步向後退去。
這是他聽到過最大逆不道的話。
想反駁,偏偏找不到合适言辭,想棒喝文天祥欺君惘上,偏偏對方根本沒提過一字說要擁兵自重,說要取而代之。
“你,你這話,與蒲氏兄弟何異,又将皇上置于何地!”好半天,陸秀夫終于緩過一口氣,大聲問道。
“君實,難道你真的分辨不出,這話中,和叛國投敵者所說的那些理由之間的異同麼?至于皇上,其身居何處,不在我,在你這個帝王之師,和皇上自己!” 陸秀夫臉色瞬間雪白,手指曲伸,方欲再與文天祥辯論,忽聽門外有人大聲報告,“報,丞相,緊急軍情!” 随即,幾個身披破虜軍制式重铠,腰挂雙環柳葉刀,後背精鋼連環弩的衛士走了進來,中間一個彪形大漢躬身施禮,舉上一卷塗着紅色标簽的文件。
“廣東、江西和浙東的元軍都壓向了福建,達春部的大隊騎兵前日已經與鄒将軍脫離,繞路趕了過來!” “好個董董文柄,好個忽必烈,動作夠果斷!”文天祥笑着贊歎,接過文件,随口問了一句,“靖遠,你們怎麼把重甲都披上了,大熱天,難道不捂得慌麼?” “禀丞相,鞑子分散突圍,我等怕有漏網之魚,趁夜黑傷了丞相。
所以今晚近衛營人人貫甲,誓死要保護丞相安全!”彪形大漢看了看陸秀夫,躬身施禮,帶着侍衛退了下去。
此刻陸秀夫再也顧不上與文天祥辯駁,走到書案前,借着燈光,向文天祥手中文件看去。
經過破虜軍參謀部門加工整理,送到文天祥手上的,已經一幅相對完整的福建南部敵我雙方勢力對比圖。
配着山川河流的地名,當前局勢,一目了然。
索都被圍困後,江西、福建、廣東的元軍都着了慌。
在達春的嚴令下,逃出包圍圈的劉深調頭南下,試圖從外線突破,将索都部接應出來。
潮州、梅州一帶的殘留元軍則放棄了所有城池,集合在一起撲向漳州,試圖采用壓迫張世傑後路的辦法,為索都解圍困。
遠在汀洲一線的達春本部,也快速與鄒洬脫離了接觸,繞過破虜軍層層仿佛的南劍州,沿蓮城、呂溪一線,直奔九龍江而來。
而在東方,一直消極怠戰的兩浙大都督範文虎也突然來了精神,急攻壽甯,試圖趁破虜軍主力不再之機突入邵武軍。
顯然,這是北元朝廷的一次應急調度,背後有最高決策者的影子。
否則,也不至于讓各地将領如此心齊。
眼下,破虜軍、大宋張世傑部和興宋軍的三個标,大約十二萬人馬圍住了索都部的三萬元軍。
而外圍戰線,達春卻帶着蒙古、漢軍、和新附軍二十餘萬人馬試圖将幾路宋軍合圍在内。
“文大人!”陸秀夫從地圖上擡起頭,看着文天祥,心中有千言萬語,不知如何才能說第一句。
“陸大人,此非你我争一時義氣之機。
我等必須召集衆将,連夜組織突擊,在達春的兵馬到來前,把索都收拾掉!” 文天祥指着地圖上文浦山後的位置,鄭重地建議。
“當如文大人所請,你我立刻去中軍帳,與張大人一同擂鼓聚将!”陸秀夫點頭答應,聲音隐約有些發抖。
“陸大人先請,我随後就來!”文天祥卷起局勢圖,按在陸秀夫手裡。
陸秀夫嘴唇動了動,想說些什麼,終久沒說出來,收起局勢圖,快速走出帳門。
“君實!”背後,突然傳來文天祥呼喚自己的字,陸秀夫愣了愣,收住腳步,艱難地回頭。
“福州與廣州海路已通,破虜軍會盡力為認真抗元的大宋将士提供武器。
如果君實願意,此戰結束後,帶幾個對大宋忠心的工匠抽空到邵武一行。
一切制造之技,宋瑞不敢在君實面前藏私,屆時将傾囊相授!”文天祥沖陸秀夫揮揮手,好像二人還是當年的進士般親切,更好像揮手後即将遠别。
“定當登門拜訪!”陸秀夫施禮,帶着随從,轉身跑進了黑暗中。
曾寰與完顔靖遠,從墨一樣黑暗的角落裡閃了出來。
一邊擦着額頭上的汗,曾寰一邊低聲罵道:“好一個正直的陸夫子,若不是鞑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