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薄暮 第四章 合圍(三)
關燈
小
中
大
“諸位,本官這裡,也有一些東西,想賣給你們。
不知道大夥感不感興趣”,見杜規把豪紳們敲詐得差不多了,陳龍複輕輕用手指扣扣桌案,笑着問道。
幾個豪紳立刻軟軟地蹲在了地上。
杜規搜求的那一筆,已經讓他們心痛欲死。
陳龍複此時如果再拿出點把柄,巧設點眉目,今天不用走出這個大堂,已經有人要傾家蕩産了。
“大人饒命,我等,我等實在已經拿不出錢來了啊!”賽義德爬到陳龍複腳邊,抱着桌子腿哭道。
千裡迢迢來到大宋,就是聽說這裡戰亂,蒙古人錢多人傻,可以讓自己混水摸魚。
誰料到沒等摸到魚兒,先把老本賠進了一半。
“大人,我等的确沒錢了。
如果大人繼續索求,草民甯願被押赴法場!”尤老爺磕了幾個頭,梗着脖子說道。
杜規宰他,宰得雖然痛,但是在理。
自己作為商人,做的那些事情,的确超出了商人的道德低限。
所以,他忍了。
但陳龍複在杜規将大夥宰了一刀後,還要再補一刀,讓他驚恐之餘,索性豁了出去,耍起來了無賴。
“是啊,是啊,我等實在沒錢了,請府台大人垂憐啊!”一幹豪紳帶着哭腔回答道。
本以為獻了城可以逃脫罪責,誰料到獻了城,還要傾家蕩産。
“我賣給你們這些東西,不要現銀。
換俺們泉州的句話說,是想拉你們入個份子錢,一塊兒做筆大買賣!大夥有興趣盡管聽我把話說完,沒有興趣麼,本官決不強留!”陳龍複見大家的表現,知道自己的意思被誤會了,笑了笑,做了個少安毋躁的手勢。
他的目标更長遠,杜規搶了先,同時也為他探明了各個商家的實力。
這讓他對心中的計劃,更多了幾分把握。
“如此,我,我等願聞其詳!”一直沒怎麼說話的田老爺走上前,拱手說道。
他是個布商,家裡開着紡織作坊。
為了采購新式機械去過邵武幾趟,對破虜軍的政策多少有些了解。
文丞相一向重商,既然杜大人已經答應幫大夥脫罪,那此刻陳大人說的事情,應該不是再想搜刮大家。
況且陳龍複是南安人,泉州歸屬大宋以來,就是第一商港。
港裡人經兩百多年熏陶,多少都有些商業敏感度。
如果他說買賣有錢賺,憑借他一朝進士的頭腦,和一地太守的官府背景,隻要破虜軍不被擊敗,這筆買賣肯定不會讓大家虧本。
“蒲家名下,有一百二十餘艘商用大海舶,還有半支大宋艦隊。
這些船,破虜軍水師看不上眼,隻征用了不到四十艘。
剩下的百餘艘,我想挑揀大的出來,作為股本,加入大夥的商号,一塊兒跑水路。
不知哪位商家能把這些船吃得下,或者,哪幾位聯手,可以把這些船吃進一部分。
至于航海所得麼,扣除稅收,官府願意根據投入比例占股!” 幾句話,如霹靂般把大夥驚呆。
如果說剛才大夥的心情如墜地獄的話,此時,衆人的心情就仿佛飛到了雲天之上。
泉州通商海外六十餘國(地),素有“漲潮聲裡十萬商”的美譽。
海洋貿易,最為賺錢。
每年趁着季風從泉州出發,一路上将漆器、絲綢、刺繡、茶葉向流求(台灣)、麻逸(馬尼拉)、渤泥兜售,然後帶上各地特産,經麻古喇、小天竺各國(孟加拉灣)、錫蘭,到大天竺的加祖拉特,買上胡椒、印度布(印度棉花比中國棉花絨長,所以布質軟而優),紫檀、樟腦等、珍珠、金器(黃金藝術品),然後沿途兜售回來,一個來回,每船至少能賺萬餘兩,若本錢足,機會好,賺上三、五萬兩也非難事。
蒲家之所以興旺發達,完全是因為他們兄弟憑借賄賂當朝重臣,爬上主管泉州水師的高位。
然後利用水師的船舶資源,大做買賣,中飽私囊。
但普通商戶,縱是向尤老爺、田老爺這些絕頂豪門,也就是有十幾艘船。
一些小商人,甚至幾人搭伴,租了人家的船跑買賣。
放眼東南沿海,眼下能将生意做到蒲家這麼大的,隻有第一個去流求拓荒的蘇家、和海盜方家。
所以衆商經常扼腕,歎息大好商機從眼前飄過。
如今陳大人說肯把蒲家艦隊的大部分船舶分給衆人,憑借衆人的能力,和泉州的地理位置優勢,幾個來回,今天被杜規刮走的錢财,就可以賺回來。
愣了好一會兒,才有人從震驚中清醒過來,結結巴巴地問道:“大人是說,官府隻參股,不幹涉我等如何經營!” “嗯,隻參股,你等自己經營,願意跟誰做買賣做買賣,隻要不賣違禁物品,不偷稅,官府概不幹涉,隻管分紅!”陳龍複點點頭,輕捋着胡須答道。
“我,我等向北方販貨,也行?”尤老爺又來了精神,試探着問。
邵武的鐵器、木器和一些新奇物品,在杭州、大都的新貴中非常
不知道大夥感不感興趣”,見杜規把豪紳們敲詐得差不多了,陳龍複輕輕用手指扣扣桌案,笑着問道。
幾個豪紳立刻軟軟地蹲在了地上。
杜規搜求的那一筆,已經讓他們心痛欲死。
陳龍複此時如果再拿出點把柄,巧設點眉目,今天不用走出這個大堂,已經有人要傾家蕩産了。
“大人饒命,我等,我等實在已經拿不出錢來了啊!”賽義德爬到陳龍複腳邊,抱着桌子腿哭道。
千裡迢迢來到大宋,就是聽說這裡戰亂,蒙古人錢多人傻,可以讓自己混水摸魚。
誰料到沒等摸到魚兒,先把老本賠進了一半。
“大人,我等的确沒錢了。
如果大人繼續索求,草民甯願被押赴法場!”尤老爺磕了幾個頭,梗着脖子說道。
杜規宰他,宰得雖然痛,但是在理。
自己作為商人,做的那些事情,的确超出了商人的道德低限。
所以,他忍了。
但陳龍複在杜規将大夥宰了一刀後,還要再補一刀,讓他驚恐之餘,索性豁了出去,耍起來了無賴。
“是啊,是啊,我等實在沒錢了,請府台大人垂憐啊!”一幹豪紳帶着哭腔回答道。
本以為獻了城可以逃脫罪責,誰料到獻了城,還要傾家蕩産。
“我賣給你們這些東西,不要現銀。
換俺們泉州的句話說,是想拉你們入個份子錢,一塊兒做筆大買賣!大夥有興趣盡管聽我把話說完,沒有興趣麼,本官決不強留!”陳龍複見大家的表現,知道自己的意思被誤會了,笑了笑,做了個少安毋躁的手勢。
他的目标更長遠,杜規搶了先,同時也為他探明了各個商家的實力。
這讓他對心中的計劃,更多了幾分把握。
“如此,我,我等願聞其詳!”一直沒怎麼說話的田老爺走上前,拱手說道。
他是個布商,家裡開着紡織作坊。
為了采購新式機械去過邵武幾趟,對破虜軍的政策多少有些了解。
文丞相一向重商,既然杜大人已經答應幫大夥脫罪,那此刻陳大人說的事情,應該不是再想搜刮大家。
況且陳龍複是南安人,泉州歸屬大宋以來,就是第一商港。
港裡人經兩百多年熏陶,多少都有些商業敏感度。
如果他說買賣有錢賺,憑借他一朝進士的頭腦,和一地太守的官府背景,隻要破虜軍不被擊敗,這筆買賣肯定不會讓大家虧本。
“蒲家名下,有一百二十餘艘商用大海舶,還有半支大宋艦隊。
這些船,破虜軍水師看不上眼,隻征用了不到四十艘。
剩下的百餘艘,我想挑揀大的出來,作為股本,加入大夥的商号,一塊兒跑水路。
不知哪位商家能把這些船吃得下,或者,哪幾位聯手,可以把這些船吃進一部分。
至于航海所得麼,扣除稅收,官府願意根據投入比例占股!” 幾句話,如霹靂般把大夥驚呆。
如果說剛才大夥的心情如墜地獄的話,此時,衆人的心情就仿佛飛到了雲天之上。
泉州通商海外六十餘國(地),素有“漲潮聲裡十萬商”的美譽。
海洋貿易,最為賺錢。
每年趁着季風從泉州出發,一路上将漆器、絲綢、刺繡、茶葉向流求(台灣)、麻逸(馬尼拉)、渤泥兜售,然後帶上各地特産,經麻古喇、小天竺各國(孟加拉灣)、錫蘭,到大天竺的加祖拉特,買上胡椒、印度布(印度棉花比中國棉花絨長,所以布質軟而優),紫檀、樟腦等、珍珠、金器(黃金藝術品),然後沿途兜售回來,一個來回,每船至少能賺萬餘兩,若本錢足,機會好,賺上三、五萬兩也非難事。
蒲家之所以興旺發達,完全是因為他們兄弟憑借賄賂當朝重臣,爬上主管泉州水師的高位。
然後利用水師的船舶資源,大做買賣,中飽私囊。
但普通商戶,縱是向尤老爺、田老爺這些絕頂豪門,也就是有十幾艘船。
一些小商人,甚至幾人搭伴,租了人家的船跑買賣。
放眼東南沿海,眼下能将生意做到蒲家這麼大的,隻有第一個去流求拓荒的蘇家、和海盜方家。
所以衆商經常扼腕,歎息大好商機從眼前飄過。
如今陳大人說肯把蒲家艦隊的大部分船舶分給衆人,憑借衆人的能力,和泉州的地理位置優勢,幾個來回,今天被杜規刮走的錢财,就可以賺回來。
愣了好一會兒,才有人從震驚中清醒過來,結結巴巴地問道:“大人是說,官府隻參股,不幹涉我等如何經營!” “嗯,隻參股,你等自己經營,願意跟誰做買賣做買賣,隻要不賣違禁物品,不偷稅,官府概不幹涉,隻管分紅!”陳龍複點點頭,輕捋着胡須答道。
“我,我等向北方販貨,也行?”尤老爺又來了精神,試探着問。
邵武的鐵器、木器和一些新奇物品,在杭州、大都的新貴中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