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薄暮 第三章 光明之城(四)
關燈
小
中
大
是甜是苦,已經渾然不覺了。
伯顔和伊實特穆爾四目相對,不知道該從哪裡提起。
若救泉州,如今上上之策是派一支偏師急攻邵武,老巢受到威脅,文天祥不得不救。
但目前,福建周圍卻沒有第二支力量可以承擔這個任務。
達春的嫡系部隊與鄒洬在邵武外圍山區殺得難解難分,江西行省也被陳吊眼和林琦攪了個烏煙瘴氣。
各地的告急信接踵而來,逼得達春不得不一次次分兵回援。
而南方另外幾路人馬,劉深在九龍江邊,又中了許夫人的埋伏,損兵折将。
索都突然謹慎起來,過了九龍江後,就猶豫不前,不知道是不是像市井傳言一樣,存心讓蒲壽庚送死。
呂師夔和李恒倒是文天祥的克星,可二人進去大庾嶺剿匪經年,非但沒把匪徒剿滅,而且把地方攪得越來越爛。
最近,京城中傳聞,匪徒居然也得到了文天祥的支援,跟呂、李二人玩起來貓和老鼠的遊戲。
還總結出了什麼“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真言,和“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兩句秘訣,帶動全天下的亂匪都長了腦子,四處跟官軍捉迷藏。
如今距離破虜軍最近的一支有生力量就是兩浙大都督範文虎的二十萬新附軍。
但想到這個人,伯顔就想給他一頓老拳。
所謂兵熊熊一個,将熊熊一窩。
二十萬新附軍聽起來數目不少,可帶在範文虎手下,就是一群綿羊。
如果将他們趕倒戰場上去,伯顔敢保證,不到三個月,範文虎就會一個人逃回來,而那二十萬大軍,要麼被破虜軍捉了,塞到礦井裡去挖泥炭。
要麼臨陣倒戈,成為下一代破虜軍。
目前最好的辦法是調賽北的蒙古軍和探馬赤軍南下,迅速将破虜軍和殘宋撲滅,免得這把火越燒越大。
伯顔和其他幾個蒙古大臣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這個辦法。
但他們誰都不敢率先說出來。
幾個月前對局勢的錯誤判斷,已經讓忽必烈不滿。
此時再獻這提這種不愉快的話題,那隻能徒勞地給大家增添煩惱。
對大元來說,目前北方的威脅,遠遠比南方來得大。
自從阿裡不哥莫名其妙去世之後,四大汗國就開始明着支持北方的叛亂者。
前年,四王子那木罕前往阿裡麻平叛,結果,非但未能如期凱旋,反而自己成了對方的俘虜,幾萬蒙古軍死在了亂匪海都的馬蹄下。
多虧了伯顔及時領漢軍殺到塞外,用漢軍的屍體将叛亂者的攻勢擋住,随後又通過收買、分化等手段讓叛軍内部起了紛争,才勉強将大元疆域穩定在唐麓嶺一線。
如今,西方的海都等人又恢複了元氣,随時可能東進,塞外的蒙古軍如果再向南調遣,說不定和林又得被人家奪了去。
而東北别裡古台的後裔乃顔與合撒兒後王勢都兒、合赤溫後裔勝納哈兒、哈丹秀魯幹等暗中結盟的消息也不斷傳來。
小小的遼東宣慰司根本震懾不住,完全憑那些漢軍在監視。
如果他們再趁機起兵,大元帝國就要處于三面受敵的狀态。
衆人正在絞盡腦汁的時候,董文柄輕輕咳嗽了一聲,站了起來。
“陛下,臣有一計,不知是否恰當!” “大兄,有話盡管說!”忽必烈的眼睛忽然一亮,笑着示意董文柄坐下說話。
對這個重要的漢臣,他一直以兄稱之,彰顯對方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董文柄也的确不負其所望,每每言出必中,很少有謀劃失誤的之處。
阿合馬輕輕皺了皺眉頭,幾絲烏雲浮上了他的臉。
背對着他的董文柄根本不知道自己又遭到了同僚的妒忌,清清嗓子,放慢了說話的速度:“依臣之見,與其倉促去救泉州,倒不如舍了泉州,重新調整江南戰局……” 話沒說完,阿合馬騰地一下就跳了起來,指着董文柄脊背大喊道,“你說什麼,難道泉州要白白送給大宋麼。
你這樣做,到底安了什麼居心!” 董文柄回過頭,輕蔑地看了這個守财奴一眼,笑了笑,繼續說道:“陛下,臣以為,此時泉州,已經不保。
倉促去救,無異于抱薪救火!反而助長了賊人的氣焰……” 對于破虜軍近期的作為,董文柄是下了一番功夫仔細研究過的。
他家裡養着一夥幕僚團,平日裡也喜歡分析一下天下大勢。
作為漢軍世家的長者,别的東西不需要把握,首先一個“勢”字是最要看得清楚。
幾百年來,黃河以北,先是契丹、再是女真、接着是蒙古,在适當時機,選擇适當的主子,就是這些世家大族維持家族生存的第一要務。
做對了選擇,就像他家投靠了忽必烈一系,就可以扶搖直上。
一步走錯,則被人抄家滅族,連同部下一起,切瓜砍菜一樣斬個幹淨。
伯顔和伊實特穆爾四目相對,不知道該從哪裡提起。
若救泉州,如今上上之策是派一支偏師急攻邵武,老巢受到威脅,文天祥不得不救。
但目前,福建周圍卻沒有第二支力量可以承擔這個任務。
達春的嫡系部隊與鄒洬在邵武外圍山區殺得難解難分,江西行省也被陳吊眼和林琦攪了個烏煙瘴氣。
各地的告急信接踵而來,逼得達春不得不一次次分兵回援。
而南方另外幾路人馬,劉深在九龍江邊,又中了許夫人的埋伏,損兵折将。
索都突然謹慎起來,過了九龍江後,就猶豫不前,不知道是不是像市井傳言一樣,存心讓蒲壽庚送死。
呂師夔和李恒倒是文天祥的克星,可二人進去大庾嶺剿匪經年,非但沒把匪徒剿滅,而且把地方攪得越來越爛。
最近,京城中傳聞,匪徒居然也得到了文天祥的支援,跟呂、李二人玩起來貓和老鼠的遊戲。
還總結出了什麼“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真言,和“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兩句秘訣,帶動全天下的亂匪都長了腦子,四處跟官軍捉迷藏。
如今距離破虜軍最近的一支有生力量就是兩浙大都督範文虎的二十萬新附軍。
但想到這個人,伯顔就想給他一頓老拳。
所謂兵熊熊一個,将熊熊一窩。
二十萬新附軍聽起來數目不少,可帶在範文虎手下,就是一群綿羊。
如果将他們趕倒戰場上去,伯顔敢保證,不到三個月,範文虎就會一個人逃回來,而那二十萬大軍,要麼被破虜軍捉了,塞到礦井裡去挖泥炭。
要麼臨陣倒戈,成為下一代破虜軍。
目前最好的辦法是調賽北的蒙古軍和探馬赤軍南下,迅速将破虜軍和殘宋撲滅,免得這把火越燒越大。
伯顔和其他幾個蒙古大臣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這個辦法。
但他們誰都不敢率先說出來。
幾個月前對局勢的錯誤判斷,已經讓忽必烈不滿。
此時再獻這提這種不愉快的話題,那隻能徒勞地給大家增添煩惱。
對大元來說,目前北方的威脅,遠遠比南方來得大。
自從阿裡不哥莫名其妙去世之後,四大汗國就開始明着支持北方的叛亂者。
前年,四王子那木罕前往阿裡麻平叛,結果,非但未能如期凱旋,反而自己成了對方的俘虜,幾萬蒙古軍死在了亂匪海都的馬蹄下。
多虧了伯顔及時領漢軍殺到塞外,用漢軍的屍體将叛亂者的攻勢擋住,随後又通過收買、分化等手段讓叛軍内部起了紛争,才勉強将大元疆域穩定在唐麓嶺一線。
如今,西方的海都等人又恢複了元氣,随時可能東進,塞外的蒙古軍如果再向南調遣,說不定和林又得被人家奪了去。
而東北别裡古台的後裔乃顔與合撒兒後王勢都兒、合赤溫後裔勝納哈兒、哈丹秀魯幹等暗中結盟的消息也不斷傳來。
小小的遼東宣慰司根本震懾不住,完全憑那些漢軍在監視。
如果他們再趁機起兵,大元帝國就要處于三面受敵的狀态。
衆人正在絞盡腦汁的時候,董文柄輕輕咳嗽了一聲,站了起來。
“陛下,臣有一計,不知是否恰當!” “大兄,有話盡管說!”忽必烈的眼睛忽然一亮,笑着示意董文柄坐下說話。
對這個重要的漢臣,他一直以兄稱之,彰顯對方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董文柄也的确不負其所望,每每言出必中,很少有謀劃失誤的之處。
阿合馬輕輕皺了皺眉頭,幾絲烏雲浮上了他的臉。
背對着他的董文柄根本不知道自己又遭到了同僚的妒忌,清清嗓子,放慢了說話的速度:“依臣之見,與其倉促去救泉州,倒不如舍了泉州,重新調整江南戰局……” 話沒說完,阿合馬騰地一下就跳了起來,指着董文柄脊背大喊道,“你說什麼,難道泉州要白白送給大宋麼。
你這樣做,到底安了什麼居心!” 董文柄回過頭,輕蔑地看了這個守财奴一眼,笑了笑,繼續說道:“陛下,臣以為,此時泉州,已經不保。
倉促去救,無異于抱薪救火!反而助長了賊人的氣焰……” 對于破虜軍近期的作為,董文柄是下了一番功夫仔細研究過的。
他家裡養着一夥幕僚團,平日裡也喜歡分析一下天下大勢。
作為漢軍世家的長者,别的東西不需要把握,首先一個“勢”字是最要看得清楚。
幾百年來,黃河以北,先是契丹、再是女真、接着是蒙古,在适當時機,選擇适當的主子,就是這些世家大族維持家族生存的第一要務。
做對了選擇,就像他家投靠了忽必烈一系,就可以扶搖直上。
一步走錯,則被人抄家滅族,連同部下一起,切瓜砍菜一樣斬個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