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薄暮 第三章 光明之城(一)

關燈
禮。

     “這座城市看起來繁華無比,燈光遍布每個角落,但人的靈魂深處卻黑暗一片。

    外敵面前,他們不知道抵抗,卻一心圖謀着陷害自己的兄弟!”李芬利心中突然湧起了這樣幾句話,這是他的上一任雇主,在勸說他不要返回泉州時所說的話。

    那個大洋彼岸安科納的雅各,竟然在短短時間内,看穿了泉州的一切浮華。

     “諸公,諸位,諸父老!”蒲壽成用力拍打着桌案,突然發覺,此刻自己的聲音是如此軟弱無力。

     “大人,您說吧,您說怎麼辦,我們大夥跟着便是!”一個善解人意的阿拉伯商人帶頭說道。

    蒲家老大,一直以智慧過人著稱。

    勾結大元,算計趙宋,都是他的主謀。

    既然大夥拿不出具體辦法,倒不如聽聽,蒲大人如何安排,也免得說錯了話,半夜被士兵敲門捉了去。

     在衆人期待的目光裡,蒲壽成的臉上浮現了幾絲苦澀的笑意。

    現在,他再也不敢自稱有遠見,有智慧。

    正是他在半年前一次錯誤的選擇,造成了今天這個尴尬的結局。

     文天祥剛剛在邵武崛起的時候,蒲壽成還打着養盜保官的算盤。

    對于蒲家來說,以當時的情況,這是一個非常正确的選擇。

    所謂天命,所謂忠誠,在蒲壽成眼裡不過是交易。

    隻是根據對方的實力大小,開出的價格也有所不同。

     文天祥那點兒人馬,掀不起大浪,出了事情,也有王積翁這個蠢貨在前面擋災。

    相反,隻要福建境内一日“匪”患不除,大元朝廷就需要蒲家的左翼軍一日。

    蒲家的“閩南王”地位,也更牢固一些。

     可誰曾料到,破虜軍能瞬間爆發。

    半年多時間,破福州,攻劍南。

    如今直接兵臨到泉州城下。

    自己麾下的左翼軍,上去一隊,陣亡一隊。

    短短十幾天光景,已經戰死了五個千戶,一個萬戶。

    到現在,已經沒有将領敢帶隊去興化軍救援。

     他需要大筆的資金來購買武器,招募流民,組織人守城。

    同時也需要大筆的賞金,鼓舞瀕臨崩潰的士氣。

    南下的路還沒有斷,他還需要募集足夠的錢,賄賂索都,請他率領正宗的蒙古軍前來救援。

     而這些錢,自然不能由蒲家來出。

    在座的商家都要均攤幾分。

     忽必烈給他的職務是市泊提舉司,所以,無論撤到哪裡,這些海商們,必須被綁在蒲家的船隊中,這樣,在忽必烈眼中,蒲家才有利用價值。

     蒲壽成的目光從底下的商人們臉上掃來掃去,心裡默默估算,誰必須留下,誰可以抛棄,誰的财産可以趁機奪了,然後把過錯抛給破虜軍。

     底下的商人們如圈養在狼窩邊的羔羊般,瑟縮着,感覺到了蒲壽成目光裡的陰冷。

    幾個人低聲議論着,商讨着,如何做,才能讓這對貪婪的兄弟滿足。

     “大人,我們商會,願意三坎塔上好的豆蔻給大人,獎勵守城有功的士兵!”一個法蘭克商人走出來,主動答道。

    坎塔是地中海商人常用的度量單位,一坎塔豆蔻,差不多有一百斤。

    三百斤豆蔻,換來的大元交鈔,可以賣下一棟上好的大宅院。

     “如此,多謝安東尼閣下!文賊退後,我會奏請皇上,給你嘉獎,并減免你的稅款!”蒲壽庚要的就是這個結果,起身,親自向帶頭捐獻者緻謝。

     有人帶頭,自然有人響應。

    商人們紛紛上前,報出自己可以拿出的“捐獻”。

    有的商人,在捐獻的同時,還提出了派遣快船,去漳州求援的建議。

    蒲壽成搖着毛筆,刹有介事的把衆人的捐獻數目和建議記錄一一在案。

     勝亦發财,敗亦發财。

    這才是商場緻勝的秘訣。

    有了足夠的錢,他們甚至可以考慮揚帆出海,把家業搬遷回巴士拉,搬遷回阿拉伯人的聖地。

     即使在巴士拉呆不下去,也可以買了駱駝穿過沙漠。

    到大陸的另一端,享受一下地中海風光。

    大宋不是他們的家,隻是一個發财的貨棧。

    在這個貨棧中,一切都可以明碼标價,包括人格與忠誠。

     低着頭,李芬利悄悄地退出了大堂。

    他的船就停在城南的晉江上,船上沒賣完的香料,他全部捐獻給了蒲家。

    作為交易,蒲壽成簽署了他的出海水引。

     李芬利決定離開了,走得越遠越好。

    這個城市已經徹底失去了對他的吸引力。

    而不遠處,漢人的火炮聲,必将提醒這裡的人,反思他們做過的一切。

    而這一切,有其因,必有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