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薄暮 第三章 光明之城(一)

關燈
,絕對不會輕易放棄。

    而蒲家兄弟手中的左翼軍(蒲氏兄弟所控制的新附軍的原來的番号),未必肯死心塌地為這兩個不講信譽的奸商賣命。

     與會者大多數存着和李芬利同樣的心思。

    在他們眼裡,湊在一起談論如何幫助左翼軍防守城市,完全不如談一談如果把手中貨物更快處理掉實際。

    蒲家兄弟獲得城市的絕對控制權後,增加了很多大宋朝原來沒有的稅種。

    稅率也比原來提高了近一倍。

    街市上紛紛謠傳,多收到的錢全進了蒲氏兄弟的私囊,成了他們向大元可汗買封爵的投資。

    對于這種貨色,大夥當然心存不滿。

    再加上彼此之間宗教的差異,大殿裡很快亂成了一鍋粥。

     “肅靜,肅靜!”蒲壽庚用力拍了幾下驚堂木,試圖壓制底下的吵鬧。

    兩旁的差役見大人生氣,用水火棍敲打着地面,喊起了熟悉的堂威。

     “威―――武―――”像是官府審案,又像商人趕集的會議,在一片堂威之聲開了場。

     “諸公,諸位,衆父老相親!”蒲壽成拱拱手,不倫不類地跟應召前來的商人們見禮,“泉州城危在旦夕,宋人已經打過了興化,今天請大家到這裡來……” “投降吧,宋人又不會屠城!”有人在底下大喊了一句,打斷了蒲壽成的話。

    他的建議立刻得到了大多數人的響應。

    幾個基督教和猶太教的首領相互唱和着,走出人群,勸參政大人接受大夥的提議。

     蒲壽庚的馬臉立刻籠罩上了一層寒霜。

    投降,說得好聽。

    上次元軍打過來前,這些人對投降的提議,也是如此積極的響應。

    問題是,他們這些人投降了,一樣可以做海上貿易,蒲家卻必須為上一次大屠殺來負責。

     想得美,讓老子當犧牲,然後你們可以食我之肉,喝我之血!蒲壽庚用鼻子輕輕哼了一聲,兩邊的差役立刻用一陣堂威聲,将提議者發出的喧嚣壓制了下去。

     幾個教派首領看看蒲壽庚臉色,慢慢退回了人群當中。

    蒲家兄弟可都是出了名的歹毒,上次蒙古人到來之前,他也是這樣召集大夥議事。

    結果當天晚上,所有堅持抵抗的人就遭了毒手。

    這回他玩聚衆議事的把戲,大夥可得小心點兒。

    别一不留神,家産又被蒲氏兄弟找借口奪了去。

     “開城迎降是不可能的,文天祥的破虜軍恨透了我們這些投降大元的人。

    上次他們打下福州,王積翁、王世強等人都被砍了頭,家财全部充公。

    我們即使不抵抗,大夥也沒有活路。

    要知道,前年左翼軍株殺城内趙姓、白姓和陳姓漢人,事後分他們的倉庫和船隊,你們各家也都得了好處!”蒲壽庚的話,三分像規勸,七分像要挾。

    他們兄弟今天的目的,就是把城内的三萬餘不同教派的色目人綁在一條戰船上。

    為了達到這個目标,撒幾個彌天大謊,找幾個鬧事的祭旗,都是必要手段,算不得違反真主旨意。

     聽了這些話,人群中又響起一陣嗡嗡聲。

    當日在蒲氏兄弟大肆屠殺城内的漢族巨商和趙姓皇族,很多人選擇了袖手旁觀,甚至教派,将逃進了教堂的人推出了大門。

    事後,蒲氏兄弟為了安撫人心,從掠奪的财産中拿出一小部分由各派商會私分,大夥明知道貨物上血迹未幹,也沒跟蒲家兄弟客氣。

    如今,萬一宋軍攻下了泉州,論起當日之罪,恐怕沒幾個人能證明自己的清白。

     “上帝啊,難道真的要懲罰你的子民麼?”一個基督徒喃喃地在胸口畫了個十字。

     “全能的主!” “真主保佑!”恐懼的氣氛在人群中蔓延,想想當年被驅趕出教堂的那些趙姓皇族絕望的眼神,有的人心裡隐隐湧上了幾分負疚。

     那犯下的罪,終是要還的。

    神在天空中注視着衆生。

    李芬利躲在人群中,聽着大夥的議論,一個聲音在耳朵裡分外清晰。

     通過這些議論聲,他終于了解了自己不在這幾年,泉州發生的事。

    鞑靼人大舉南下,攻到了家門口。

    泉州各大豪門、巨商,在投降和抵抗之間猶豫。

    此時,大宋行朝請求入港避難。

    作為大宋的官員,福建安撫使蒲壽庚非但拒絕了皇帝的要求,并且利用港口中漢族商人和色目商人之間的利益沖突,成功地發動了“株殺趙姓,驅逐漢族富商”的行動。

    在左翼軍的支持下,将試圖組織守城的幾家漢族巨商全部滅族。

    城内趙姓漢人三千餘口被斬殺,腦袋被送到了北元軍營中作為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