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薄暮 第一章 弄潮(五)
關燈
小
中
大
在百餘名宋人的齊力推動下,絞盤緩緩旋轉,投石機發出刺耳的吱吱聲,将用于配重的裝滿泥沙的柳筐慢慢升起。
馬哈馬沙用帶滿戒指的手量了量,指了指杠杆的上的标尺,幾個大食人呼喝着,命令士兵将更多的柳條筐挂在配重端,同時,将驅趕着宋人,将一枚标有重量的原形石蛋,擡進炮兜裡。
“放!”馬哈馬沙一揮手,站在高台上的操炮手扳動機關,放松配重。
裝載了數千斤泥沙的柳條筐借着重力“忽”地落下,将杠杆另一端的石頭彈丸遠遠抛了出去。
帶着呼嘯的風聲,石蛋掠過潮州城牆。
幾所臨近城牆的房子瞬間變成了瓦礫堆,大地震顫着,發出隆隆的回響。
“減掉一百斤沙筐”馬哈馬沙大聲命令。
臨近他的另一台投石機快速開始運作,在皮鞭與鋼刀的威逼下,被抓來的大宋青壯不情願地爬上調節台,肩扛手擡,将标記着重量的柳條筐卸下來,放到一邊。
城裡人的命運已經注定了,勞碌的奴隸們絕望地想,前幾日,他們還能憑借站在城牆上的優勢,發射火箭和“萬人敵”(一種可抛射的火藥包,用于防守)來破壞蒙古人的投石機,而今天,他們連反擊的力氣都沒有,任由巨大的石彈丸在半空中飛來飛去,在回回人馬哈馬沙的修正下,一點點靠近城牆。
“放!”又一顆石彈随着馬哈馬沙的命令飛出,呼嘯着砸中了城牆角的敵樓。
青磚搭造的敵樓立刻像豆腐一樣被切了下去,煙塵沖起,遮住初升的朝陽。
這樣的配重剛剛好,馬哈馬沙用手比了比,示意所有投石車參照剛才的那一次射擊調整配重。
二十幾巨投石機吱吱呀呀響了起來,伴随着蒙古人興高采烈的歡呼聲,将石彈抛向半空。
地面上出現巨大的陰影,風雷之聲從天空劃過,巨石彈丸砸在潮州城那已經殘破的城牆上,一塊,兩塊,三塊。
城牆搖晃着,顫抖着,終于無法再支撐下去,轟然裂開了一條三丈餘寬的大口子,将城内甯靜了數百年的繁華全部暴露在強盜的眼底。
“嗚――嗚――嗚”,凄涼的号角聲在中軍大纛下響起,一面金黃色的戰旗伴着角聲緩緩升到與大纛同高。
看到令旗的千夫長查幹巴拉呐喊一聲,帶着千餘武士向前馳去。
抛石車停止了驚雷般的射擊,接下來的聲音卻更令人恐懼,那是千餘支羽箭飛向天空的聲音,帶着風,帶着箭頭撕破破空氣的聲音,從城牆裂口處射了進去。
蒙古騎手嗷嗷叫着,一邊射擊,一邊策馬從護城河畔跑過。
隻一輪馳射,裂口處已經不可能再有生命。
密密麻麻的羽箭紮在城牆後的屋檐上,街道上、民居的土牆上,如同吸血螞蟥般,将一切可能藏有生命的地方紮滿。
城内依然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透過破碎的城牆,索都可以看見遠處的街道上,有百姓和士兵匆匆跑動的身影。
那是昨夜沒有趁亂突出重圍的人,他們正努力在街道上堆建着各種障礙,試圖推遲一個城市滅亡的時間。
“命令那新附軍架橋,查幹巴拉的千人隊用弓箭掩護,野律赫的千人隊和那些漢軍準備,等橋架好後馬上從城牆缺口處沖過去!”索都冷冷地命令道,鼻孔興奮地一張一合,仿佛已經嗅到了渴望以久的血腥味道。
“是”,左右答應一聲,高低錯落地升起幾面戰旗。
蒙古軍。
探馬赤軍、漢軍和新附軍彼此配合着,靠近潮州城,将一根根巨大的木材用車推過去,橫向護城河對岸。
城中斷牆後沖出幾個幸存的宋軍,試圖阻止新附軍架橋,立刻受到了蒙古弓箭手的照顧。
千餘蒙古人同時對付幾個目标,輕而易舉地将守軍壓制住。
木橋一點點延伸,終于,另一端落到了護城河隊岸。
在河岸邊等待已久的探馬赤軍和漢軍将士發出一聲歡呼,快速按事先排好的次序從橋上跑過,越過倒塌的城牆,沖進已經沒有防禦力量的城市。
“進城、永不封刀!”索都興奮地舉起馬刀,對着身後的将領們喊道。
随軍将士響起狼嚎一樣的歡呼,這是他們最喜歡的命令。
不封刀,即意味着這個城市裡所有的人已經被索都判處了死刑。
“辛苦”了二十餘天的将士們可以為所欲為。
“弟兄們,沖,财富和女人在城内等着我們!”一個蒙古将領回身呼喊到,帶着本部人馬沖了出去。
第一波跨過木橋的士兵已經沖進了城内,與守軍短兵相接。
一個又一個大宋将士倒在潮州街道上,用生命阻擋着元軍前進的腳步。
幾個身穿長衫的讀書人揮舞着鎮尺跑上街頭,試圖減緩屠殺者的腳步。
“殺!”蒙古武士嚎叫着,将短矛刺進提着鎮尺迎戰的讀書人肚子,長袍立刻被血浸透,讀書人不甘心地握住矛杆,緩緩地倒了下去,倒在了布滿碎木的街道上。
“笃、笃、笃”,幾支冷箭從元軍隊伍中射出,将一個試圖逃走的屠戶射翻。
那個屠戶剛剛用殺豬刀捅了一個探馬赤軍夥長,倒下時,臉上
馬哈馬沙用帶滿戒指的手量了量,指了指杠杆的上的标尺,幾個大食人呼喝着,命令士兵将更多的柳條筐挂在配重端,同時,将驅趕着宋人,将一枚标有重量的原形石蛋,擡進炮兜裡。
“放!”馬哈馬沙一揮手,站在高台上的操炮手扳動機關,放松配重。
裝載了數千斤泥沙的柳條筐借着重力“忽”地落下,将杠杆另一端的石頭彈丸遠遠抛了出去。
帶着呼嘯的風聲,石蛋掠過潮州城牆。
幾所臨近城牆的房子瞬間變成了瓦礫堆,大地震顫着,發出隆隆的回響。
“減掉一百斤沙筐”馬哈馬沙大聲命令。
臨近他的另一台投石機快速開始運作,在皮鞭與鋼刀的威逼下,被抓來的大宋青壯不情願地爬上調節台,肩扛手擡,将标記着重量的柳條筐卸下來,放到一邊。
城裡人的命運已經注定了,勞碌的奴隸們絕望地想,前幾日,他們還能憑借站在城牆上的優勢,發射火箭和“萬人敵”(一種可抛射的火藥包,用于防守)來破壞蒙古人的投石機,而今天,他們連反擊的力氣都沒有,任由巨大的石彈丸在半空中飛來飛去,在回回人馬哈馬沙的修正下,一點點靠近城牆。
“放!”又一顆石彈随着馬哈馬沙的命令飛出,呼嘯着砸中了城牆角的敵樓。
青磚搭造的敵樓立刻像豆腐一樣被切了下去,煙塵沖起,遮住初升的朝陽。
這樣的配重剛剛好,馬哈馬沙用手比了比,示意所有投石車參照剛才的那一次射擊調整配重。
二十幾巨投石機吱吱呀呀響了起來,伴随着蒙古人興高采烈的歡呼聲,将石彈抛向半空。
地面上出現巨大的陰影,風雷之聲從天空劃過,巨石彈丸砸在潮州城那已經殘破的城牆上,一塊,兩塊,三塊。
城牆搖晃着,顫抖着,終于無法再支撐下去,轟然裂開了一條三丈餘寬的大口子,将城内甯靜了數百年的繁華全部暴露在強盜的眼底。
“嗚――嗚――嗚”,凄涼的号角聲在中軍大纛下響起,一面金黃色的戰旗伴着角聲緩緩升到與大纛同高。
看到令旗的千夫長查幹巴拉呐喊一聲,帶着千餘武士向前馳去。
抛石車停止了驚雷般的射擊,接下來的聲音卻更令人恐懼,那是千餘支羽箭飛向天空的聲音,帶着風,帶着箭頭撕破破空氣的聲音,從城牆裂口處射了進去。
蒙古騎手嗷嗷叫着,一邊射擊,一邊策馬從護城河畔跑過。
隻一輪馳射,裂口處已經不可能再有生命。
密密麻麻的羽箭紮在城牆後的屋檐上,街道上、民居的土牆上,如同吸血螞蟥般,将一切可能藏有生命的地方紮滿。
城内依然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透過破碎的城牆,索都可以看見遠處的街道上,有百姓和士兵匆匆跑動的身影。
那是昨夜沒有趁亂突出重圍的人,他們正努力在街道上堆建着各種障礙,試圖推遲一個城市滅亡的時間。
“命令那新附軍架橋,查幹巴拉的千人隊用弓箭掩護,野律赫的千人隊和那些漢軍準備,等橋架好後馬上從城牆缺口處沖過去!”索都冷冷地命令道,鼻孔興奮地一張一合,仿佛已經嗅到了渴望以久的血腥味道。
“是”,左右答應一聲,高低錯落地升起幾面戰旗。
蒙古軍。
探馬赤軍、漢軍和新附軍彼此配合着,靠近潮州城,将一根根巨大的木材用車推過去,橫向護城河對岸。
城中斷牆後沖出幾個幸存的宋軍,試圖阻止新附軍架橋,立刻受到了蒙古弓箭手的照顧。
千餘蒙古人同時對付幾個目标,輕而易舉地将守軍壓制住。
木橋一點點延伸,終于,另一端落到了護城河隊岸。
在河岸邊等待已久的探馬赤軍和漢軍将士發出一聲歡呼,快速按事先排好的次序從橋上跑過,越過倒塌的城牆,沖進已經沒有防禦力量的城市。
“進城、永不封刀!”索都興奮地舉起馬刀,對着身後的将領們喊道。
随軍将士響起狼嚎一樣的歡呼,這是他們最喜歡的命令。
不封刀,即意味着這個城市裡所有的人已經被索都判處了死刑。
“辛苦”了二十餘天的将士們可以為所欲為。
“弟兄們,沖,财富和女人在城内等着我們!”一個蒙古将領回身呼喊到,帶着本部人馬沖了出去。
第一波跨過木橋的士兵已經沖進了城内,與守軍短兵相接。
一個又一個大宋将士倒在潮州街道上,用生命阻擋着元軍前進的腳步。
幾個身穿長衫的讀書人揮舞着鎮尺跑上街頭,試圖減緩屠殺者的腳步。
“殺!”蒙古武士嚎叫着,将短矛刺進提着鎮尺迎戰的讀書人肚子,長袍立刻被血浸透,讀書人不甘心地握住矛杆,緩緩地倒了下去,倒在了布滿碎木的街道上。
“笃、笃、笃”,幾支冷箭從元軍隊伍中射出,将一個試圖逃走的屠戶射翻。
那個屠戶剛剛用殺豬刀捅了一個探馬赤軍夥長,倒下時,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