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薄暮 第一章 弄潮(三)
關燈
小
中
大
安甯就可以了,咱們派人時時巡查,杜絕他們的貪贓枉法行為,豈不是大夥都落得輕閑!”
“可,可,那,如何區别他們是大宋的官員還是大元!”陳龍複終于答上了一句,額頭已經憋出了汗。
文天祥的思路轉換太快,邏輯也卻非常清晰。
無論想跟上他,還是駁倒他,都很困難。
“如果連破虜軍都抵擋不住,指望地方官員和百姓,不是徒增傷亡麼。
百姓心裡屬于大宋,土地就屬于大宋。
百姓的心歸了大元,土地就歸了大元!”文天祥笑着回答。
制度上的勝利,這個名詞他無法跟陳龍複解釋清楚。
但他可以肯定一點,那就是,習慣了自治的百姓,再回到那種朝廷委派官員的奴役制度上去時,肯定反抗會更激烈。
那是出自内心的反抗,隻有享受過自治的人,也會理解自由與被壓迫時感覺的不同。
今後,破虜軍和北元肯定還會戰鬥下去,土地肯定會幾度易手。
但北元征服了土地,而破虜軍要獲得全部人心。
無論什麼時代,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道理沒有錯。
“也好!”陳龍複點點頭,對文天祥的見解表示贊同。
接着,壓低聲音提醒道,“隻是我們如此一來,儒林……” “儒林又要議論我們破壞了祖宗規矩是不是!夫子何必理睬這些人的議論,如果守着祖宗規矩可以抵抗蒙古人,我第一個去守着。
問題是,祖宗規矩已經讓我們輸了一次,我們已經輸不起第二次。
”文天祥的聲音突然提高,對于那些民間議論,他早有耳聞,開始時很難過,但很快就抛開了。
事情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
經過大元破壞後的三個半府,已經是一張白紙。
有着大宋的失敗經驗和大元的反面現身說法,他已經知道該怎樣落下第一筆。
“夫子,我們必須開創些不同的東西,我不但想讓地方官員由當地人自己任命,還準備把鹽、鐵、金、銀、藥材這些産業,完全向百姓放開。
隻要有實力經營,官府一概許可。
這樣,他們才知道,做宋人和做元人的不同。
這樣,才能讓天下百姓從絕望中看到希望,看到一種與衆不同的生活。
讓他們知道,自己除了納稅,還有别的用場,還有人的尊嚴和自己的财富。
” 文天祥低聲說着,語氣有些激動。
“至于天下人怎麼看,從斷發那一刻起,我已經不在乎。
我相信幾個儒生,無法左右上千萬百姓的想法。
我還相信,任文人怎麼粉飾,幾百年後的人,還會檢視今天元軍所犯下罪行,還有蒙古人鬧的這些笑話。
” “我也相信你,丞相!”陳龍複的語氣也有些激動,望着文天祥的眼睛說道,“那天與杜将軍争執,事後,大夥也很過意不去。
都是為了大宋…” “那天的事情别說了,大夥都是為了大宋。
至于見解不同,可以坐下來讨論,就像我們戰前的會議那樣!”文天祥大度地揮揮手,打斷了陳龍複的自我檢讨。
有争議不是壞事,至少大夥都開始有了自己的見解。
他需要在探讨中找出不足,而不是高壓下的盲從。
“丞相今天說的事,明天議事廳裡,我就把他提出來”陳龍複點點頭,大聲許諾。
“我自己提,夫子在這裡暫時坐一會,看看北方送來的情報。
我把子俊、子矩他們找來,共同讨論個細則,明天再交給大夥議論”文天祥興緻勃勃地說,通過跟陳龍複的交流,他自己的思路也清晰了許多,整個破虜軍控制地區如何發展的事情,以及如何與北元進一步争奪土地和民心的事情,也有了些頭緒。
“大元朝蛻化的速度,比我們預想得快得多。
整個朝廷中,站滿了貪官。
這樣的朝廷,不會挺立過百年。
所以,隻要我們能挺過元軍的頭幾波報複,用不了多久,大元内部的消耗,就足以把他自己打垮”,福建大都督府,文天祥侃侃而談。
從大都城輾轉送來的情報,在諸将手中傳看着。
每個看過的人都一臉不屑。
北元朝廷效率高,蒙古人心眼直,比宋人廉潔,這些是大夥從傳言中得到的印象。
而謝坊得記述得那些事實,告訴大夥,實際上,這個北元朝廷已經不再像剛剛打敗金國,席卷北方時那樣富有活力。
大宋朝廷有原來具有的那些弊端和惡習,他們一個不落的沾染了。
大宋朝廷沒有的那些弊端和惡習,他們創造性的發明了。
無論從民族大義和道義上,大元的确不應該在這片土地上存在。
文天祥的思路轉換太快,邏輯也卻非常清晰。
無論想跟上他,還是駁倒他,都很困難。
“如果連破虜軍都抵擋不住,指望地方官員和百姓,不是徒增傷亡麼。
百姓心裡屬于大宋,土地就屬于大宋。
百姓的心歸了大元,土地就歸了大元!”文天祥笑着回答。
制度上的勝利,這個名詞他無法跟陳龍複解釋清楚。
但他可以肯定一點,那就是,習慣了自治的百姓,再回到那種朝廷委派官員的奴役制度上去時,肯定反抗會更激烈。
那是出自内心的反抗,隻有享受過自治的人,也會理解自由與被壓迫時感覺的不同。
今後,破虜軍和北元肯定還會戰鬥下去,土地肯定會幾度易手。
但北元征服了土地,而破虜軍要獲得全部人心。
無論什麼時代,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道理沒有錯。
“也好!”陳龍複點點頭,對文天祥的見解表示贊同。
接着,壓低聲音提醒道,“隻是我們如此一來,儒林……” “儒林又要議論我們破壞了祖宗規矩是不是!夫子何必理睬這些人的議論,如果守着祖宗規矩可以抵抗蒙古人,我第一個去守着。
問題是,祖宗規矩已經讓我們輸了一次,我們已經輸不起第二次。
”文天祥的聲音突然提高,對于那些民間議論,他早有耳聞,開始時很難過,但很快就抛開了。
事情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
經過大元破壞後的三個半府,已經是一張白紙。
有着大宋的失敗經驗和大元的反面現身說法,他已經知道該怎樣落下第一筆。
“夫子,我們必須開創些不同的東西,我不但想讓地方官員由當地人自己任命,還準備把鹽、鐵、金、銀、藥材這些産業,完全向百姓放開。
隻要有實力經營,官府一概許可。
這樣,他們才知道,做宋人和做元人的不同。
這樣,才能讓天下百姓從絕望中看到希望,看到一種與衆不同的生活。
讓他們知道,自己除了納稅,還有别的用場,還有人的尊嚴和自己的财富。
” 文天祥低聲說着,語氣有些激動。
“至于天下人怎麼看,從斷發那一刻起,我已經不在乎。
我相信幾個儒生,無法左右上千萬百姓的想法。
我還相信,任文人怎麼粉飾,幾百年後的人,還會檢視今天元軍所犯下罪行,還有蒙古人鬧的這些笑話。
” “我也相信你,丞相!”陳龍複的語氣也有些激動,望着文天祥的眼睛說道,“那天與杜将軍争執,事後,大夥也很過意不去。
都是為了大宋…” “那天的事情别說了,大夥都是為了大宋。
至于見解不同,可以坐下來讨論,就像我們戰前的會議那樣!”文天祥大度地揮揮手,打斷了陳龍複的自我檢讨。
有争議不是壞事,至少大夥都開始有了自己的見解。
他需要在探讨中找出不足,而不是高壓下的盲從。
“丞相今天說的事,明天議事廳裡,我就把他提出來”陳龍複點點頭,大聲許諾。
“我自己提,夫子在這裡暫時坐一會,看看北方送來的情報。
我把子俊、子矩他們找來,共同讨論個細則,明天再交給大夥議論”文天祥興緻勃勃地說,通過跟陳龍複的交流,他自己的思路也清晰了許多,整個破虜軍控制地區如何發展的事情,以及如何與北元進一步争奪土地和民心的事情,也有了些頭緒。
“大元朝蛻化的速度,比我們預想得快得多。
整個朝廷中,站滿了貪官。
這樣的朝廷,不會挺立過百年。
所以,隻要我們能挺過元軍的頭幾波報複,用不了多久,大元内部的消耗,就足以把他自己打垮”,福建大都督府,文天祥侃侃而談。
從大都城輾轉送來的情報,在諸将手中傳看着。
每個看過的人都一臉不屑。
北元朝廷效率高,蒙古人心眼直,比宋人廉潔,這些是大夥從傳言中得到的印象。
而謝坊得記述得那些事實,告訴大夥,實際上,這個北元朝廷已經不再像剛剛打敗金國,席卷北方時那樣富有活力。
大宋朝廷有原來具有的那些弊端和惡習,他們一個不落的沾染了。
大宋朝廷沒有的那些弊端和惡習,他們創造性的發明了。
無論從民族大義和道義上,大元的确不應該在這片土地上存在。